校尉胡封,步騎四千;
校尉胡阿,步騎四千。
合計五萬八千步騎,其中純騎兵二萬。
郭汜餘部如下:
參軍郭餘、郭杜、胡楚;
中郎將張苞,步騎六千;
中郎將張寵,步騎六千;
中郎將夏育,步騎五千五百;
中郎將高碩,步騎五千五百;
中郎將伍習,步騎五千五百;
中郎將楊密,步騎五千五百;
校尉郭水,彆部司馬令狐威、令狐凱、令狐馳、令狐溫,騎兵四千;
都尉郭樸,騎兵二千;
都尉郭棣,騎兵二千;
都尉郭該,騎兵二千;
都尉郭辟,騎兵二千;
都尉郭彌,騎兵二千;
都尉郭弘,騎兵二千;
都尉郭賓,騎兵二千;
都尉郭會,騎兵二千;
都尉宋曄,步騎二千。
合計五萬六千步騎,比李傕僅少二千兵。其中純騎兵二萬。
此外還有三輔郡太守及部眾:
右扶風太守昔坑,治所為槐裡縣,二千步兵;
校尉魏傑,守好畤鎮,二千步兵;
校尉杜楷,守穀口鎮,二千步兵;
中郎將鹿旗帶守武功縣的二千步兵逃走投靠益州後,調鎮守郿縣的中郎將劉閔及所部二千步兵來鎮守武功縣,郿縣的防禦交給郭汜軍。
京兆尹司馬防,治所為長安縣,二千步兵;
左馮翊太守嚴翰林,治所為高陵縣,二千步兵;
度遼將軍張則,守左馮翊祋栩(duixu)縣和郡北部,五千步騎;
上郡太守扈育,治所為高奴縣,二千步兵;
北地太守王季然,治所為泥陽縣,四千五百步騎;
武都太守山昱,治所為下辨縣,五千步騎。
成公英曰:“李傕軍的核心精銳是其親族人所領的一萬八千騎兵,而郭汜軍的核心精銳仍是其做馬賊時的郭水等將領所領的二萬騎兵。
李傕軍中有胡軫的舊部胡軫子中郎將胡寶、校尉胡阿、王方的舊部校尉王曲、校尉王術。這四人總兵力有一萬八千步騎。如若分離出來,李傕軍就減到四萬步騎。
中郎將李句、李仿二人原為參軍,不熟軍旅,其所領一萬二千步騎為樊稠、李蒙舊部,必恨李傕,其軍可爭取之。這樣李傕親軍就隻剩二萬八千步騎了。
郭汜軍中中郎將張苞、中郎將張寵、中郎將夏育、中郎將高碩、中郎將伍習、中郎將楊密、都尉宋曄都非郭氏家族族人,手**有三萬六千步騎,都應爭取之。如此一來,郭汜親軍隻剩下親族將領所領的二萬騎兵。
各部出兵三輔之前,務必小心。如無外敵,李傕、郭汜之間必然還會有爭鬥,兵力必然有所減員。如遇外敵,二人會再度聯手,以其十萬身經百戰的兵馬,聯軍未必是對手。
加上聯軍軍糧不足,故不得操之過急,待本年有好收成後,再用兩年或更久些,來逐步削弱二人。
還有一策可強拆二人的聯合。吾提議改造水軍船隻,加強弓弩,派戰船沿涇水和渭水巡遊,阻斷李傕、郭汜之間的所有交往和訊信傳遞。
校尉魏傑鎮守的好畤鎮是右扶風郡要地,由張橫和梁興二部出兵圍住。
校尉杜楷鎮守的穀口鎮是左馮翊郡要地,楊秋和探部可設法與之聯係,收買之。聯軍可把穀口建成軍糧和軍需屯積地。
聯軍控製左馮翊郡東部四縣夏陽、衙縣、臨晉縣、郃陽縣或更多的縣後,當通過朝廷下旨拆郡,從左馮翊郡分離出去。
朝廷已脫離李傕、郭汜的操控,必然對削弱二人勢力的提議都會采納。
聯軍入三輔,各部分頭進軍,當快速收編右扶風太守昔坑槐裡縣的二千步兵、校尉魏傑好畤鎮的二千步兵、校尉杜楷穀口鎮的二千步兵、中郎將劉閔武功縣的二千步兵、京兆尹司馬防長安縣的二千步兵、左馮翊太守嚴翰林高陵縣的二千步兵、度遼將軍張則在左馮翊祋栩(duixu)縣和郡北部的五千步騎、上郡太守扈育高奴縣的二千步兵、北地太守王季然泥陽縣的四千五百步騎。
李傕跟隨董卓征戰多年,又勇猛、變化多端且狡詐,善於用兵,有辯才,挾持聖上,輔政四年。劉艾曾認為孫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對於圍剿李傕,應聯合寧輯將軍段煨等。
據傳郭汜部下有數百精銳騎兵,與李傕數萬人對陣竟然獲勝,故吾聯軍不可小視郭汜。”
韓遂、韓橋完全讚同,借力朝廷和通過收編來接管三輔當為最快捷。大為讚許成公英提議的組建水軍沿河將李傕、郭汜斷開之策。其它各策也均有精妙之處。
韓遂命從西鎮所剩不多的地窖中提取出十萬石粟米交給成公英統一支配,去收買昔坑、魏傑、杜楷、劉閔、司馬防、嚴翰林、張則、扈育、王季然等將領,要求聯軍各部儘量不采用武力攻城,以免不必要的兵力損失。
當下糧食緊缺,再收容大量的傷兵已然負擔不起。
又喚韓家軍水軍校尉部校尉韓潼前來,商議其部眾一千漢步兵和二百艘大船如何分配,包括糧食和物資運送及征戰出船,又如何將船運入涇水等。韓潼一時答不上來,韓遂命去軍師府同諸位參軍商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