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
康熙一邊對胤礽說這次去東巡是很嚴肅的事,一路上舟車勞頓。
一邊又告知天下人“朕平三藩,天下安定,今東巡祭拜先祖,告先祖成功之事,並行祭祀典禮。”
除此以外,康熙這一回東巡還帶了比上次北巡更多的人手,甚至帶上了三位後妃隨行。隨行人員包括了伺候的、保護的、還有大臣、太醫,浩浩蕩蕩的一大隊伍人,加起來共有七萬餘人(注1)。
這麼龐大的隊伍要走,那肯定是很慢,汗阿瑪好像一點都不急切。而且七萬人出行,一路上到的縣城該怎麼住人,光馬車與運輸糧食,路上帶的就不少了。
胤礽還以為就像上次北巡那樣人員簡單,這一回皇祖母不去,卻反而人多了起來。包括他的太子儀仗,也都全部到齊了,有些禮官胤礽壓根就不認識。
有意思的是,汗阿瑪還邀請了南懷仁師傅一起去,並且允許他用自己國家的語言寫下記錄。
隻看這奢華的陣容,胤礽就能猜測到南師傅會在日記中怎麼吹捧大清富有昌盛,皇帝出行排麵大。
臨行前,一直被汗阿瑪拴在身邊的胤礽終於見到了長高了許多的圖圖哥哥。
圖圖哥哥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了,更加英俊沉穩,更加有男人味,胤礽與他麵對麵站在一起,發現自己比他矮了一個頭。
胤禔瞥了一眼闊彆已久的傻弟弟,先拜見了康熙。
傻弟弟目光閃閃發光地望著他,想來是許久未見想念他了。
康熙沒好氣道“你們兄弟許久未見了,想來有許多話說,一路上有的是機會讓你們兩人好好聊。”
胤礽笑道“兒臣哪有那麼迫不及待?”
“此去先北上永陵(注2),上告先祖,後走水路,一路上朕會沿途查看當地民情,考察地方官,到時候會召見你們二人隨行。”
帝王囑咐他們二人,多詢問禮官此去路上見聞,趁此機會多學一些東巡路線上的風土人情。
出行的陣仗像是在遊玩,在宣告全天下我要去告訴祖先國內安寧。
可真正目地,胤礽知曉,胤禔也應該知曉。
帝王放任他們隨行路上待一輛馬車,胤禔年紀大一些,還可以單獨騎馬。
待一路出發,先行第一站三河縣,兩個孩子終於能夠湊到一塊兒了。
胤禔問道“這回東巡你沒有帶曹珍嗎?他現在怎麼樣了,聽說他去做了手術,至今快一年沒有音訊了。”
“還在家裡修養呢,不過聽說手術很成功。”
“沒事就好,害我擔心那麼久,等那小子回來,爺可要好好說說他,這麼重要的事兒竟然瞞著爺。對了,這次出遊你沒有帶鵝與貓嗎?”胤禔輕快笑了起來。
“這次看似是出遊,其實不是出來玩的,”胤礽解釋起來“汗阿瑪搞這麼大的陣仗可能是為了讓天下民心安定吧!”
他細細為胤禔分析了北麵邊境不穩定的問題。
胤禔安靜地聽著,沒忍住摸了摸胤礽的頭“體察民情、巡視邊防、另有安撫蒙古、關心功勳後代的意味,汗阿瑪出巡當然不會隻是為了玩,隻是我沒有想到,原來邊境問題已經這樣嚴重了。龍興之地是咱們祖宗誕生的地方,汗阿瑪當然不會坐視那兒的邊境百姓受到北麵蠻夷侵擾。”
“大哥沒有參與朝政就能知道那麼多,”胤礽見兄長厲害,又比自己個子高,一看就是可以頂在自己前邊乾活的料,頓時就高興地臉頰紅撲撲。
“我也有師長教導,”胤禔輕哼一聲,蹂躪他的腦袋“你有汗阿瑪教,當然比我學的更多。”
“快彆提了,我都快被汗阿瑪榨乾了!”
胤礽心有餘悸拍了拍胸口,輕聲抱怨道“這回可算是說服汗阿瑪將大哥給招來了,我要是再脆弱一些,就要以淚洗麵了。”
傻弟弟滿嘴跑調的話,似乎比離開上書房前更加嚴重了,胤禔遲疑了下,反問胤礽“汗阿瑪就沒有糾正你說話的方式?”
胤礽茫然臉“為什麼要糾正說話方式?我覺得我這樣挺好的,人前人後當然要不一樣了,在外人麵前,我一直都很給汗阿瑪麵子的。大哥是自己人,你看我都不叫你圖圖哥哥了。還有啊大哥,你一定要加把勁啊,我等著你一起來為汗阿瑪分憂,再這樣下去,我要承受不住了。”
“你快承受不住了,所以說服汗阿瑪將我也調來?”胤禔氣笑了,虧得明相費心讓人給汗阿瑪上奏,害他還以為額娘向著娘家,要跟著明相胡來,真去向汗阿瑪吹枕邊風了,誰能想到都是傻弟弟乾的?
胤礽自知失言,忙補救道“當然也是我想念大哥了,我們都快大半年沒有見麵了,難道你不想我嗎?”
胤禔冷酷無情回道“不想,倒是四弟,他怪想念你的。”
胤礽沒有因為胤禔的冷臉而失落,反而受寵若驚“四弟弟那對萬事都不關心的脾性,還會想念我?”
“他當然想你,沒有了你,三弟天天盯著他磋磨,他能不想你嗎?”
胤礽一陣唏噓“原來三弟弟與四弟弟都想我了,可惜汗阿瑪他不放我去上書房,他總說我會帶壞弟弟們。”
胤禔還真覺得,汗阿瑪這事兒乾的對,就不該放傻弟弟來上書房,否則一個兩個都被他給帶歪。
胤礽不可置信道“你什麼意思,你竟然讚同汗阿瑪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