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天才之爭,恐怖如斯!_金句製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台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金句製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台 > 第163章 天才之爭,恐怖如斯!

第163章 天才之爭,恐怖如斯!(2 / 2)

年代越是接近,失真的概率就越低,得出的結論就越準確。

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寫了什麼,又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征,能讓他與千年難出一個的蘇軾並列?

實在是讓人心頭癢癢,好奇萬分。

“可能天才都是從小就會呈現端倪的,蘇軾蘇轍兄弟如此,王安石也並不例外。

誰還不是個少年天才了?

王安石自幼聰慧,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基本隻要他讀過一遍的詩書,就能脫口而出,講得頭頭是道。

可能就是這個讀書天賦太驚人了,他一生都手不釋卷,有書必讀,筆記、小說、經文,雜書、醫書、史書,但凡和‘書’字沾邊的內容,他都絕不放過。

可能正是因為讀書太多,見識太廣博,以至於他一生都沒能遇到值得他仰慕的老師,書籍就是他唯一的老師!

不知是不是書中的人物太出彩,還是書裡的君子太高尚,總之,對書籍的愛好和沉迷,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王安石的交友標準。

某種程度上,王安石對朋友的要求,可能太過嚴苛了,和現代很多人選擇老婆的標準差不多。

不僅要文化水平相當,聊得來,還要對思想品德上有要求,得是個善良溫婉之人,這些硬性條件達標了還不夠,你還得和他產生精神上的共鳴,才能成為他的朋友。

這點精神上的潔癖,可能也為王安石往後遭遇的挫折,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他低估了人性的下限。

王安石對自己和對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他曾經寫過一篇散文,去哀歎一個神童天賦的隕落,這篇文章名為《傷仲永》。

簡單來說就是在王安石的母親娘家金溪,有一個叫方仲永的人,出生在農民家庭,五歲的時候都沒接觸過書寫工具。

突然有一天,他哭啼著說要這些書具,把他父親都驚呆了。

父親去鄰居家借來書具,方仲永立刻就寫了四句詩,並且還題上了自己的名字。

全鄉人都把他當作天才,但凡指定一個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而且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後來有人花錢求方仲永寫詩,父親覺得這有利可圖,就天天帶著方仲永到處販賣詩才,不讓他去繼續深入學習。

十二三歲時,王安石讓方仲永作詩,寫出來的東西已經名不副實了。

又過了七年,王安石從揚州回來,再問舅舅方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

‘泯然眾人矣。’

王安石是這麼評價這件事的——

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人要優秀得多,可謂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就是這麼一個天才,最終還是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為什麼呢?是因為沒有接受到良好的後天教育。一個天才,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夠天資聰穎,本來就是普通平凡的人,還不去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關於這篇《傷仲永》的原文,我貼在了微博上,大家感興趣可以去閱讀觀看。

我想說的是,王安石寫下這篇《傷仲永》時,自己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卻能發出如此言簡意賅的勸學之聲,振聾發聵,讓人感覺像是聖賢文章,你不得不感慨他的少年老成。

或許,這篇文章也是王安石對自己的告誡和警醒吧,在這個年紀有此覺悟,日後乾出那麼一番事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傷仲永?

很多聽眾立即就打開微博,找到顧知書的主頁,果然在最新的動態裡,看見了他新發上去的文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看完之後,頭皮發麻。

這尼瑪哪裡像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能寫出來的文章?

你說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寫的,反而更能讓人接受!

而通過這麼一篇散文,王安石的形象算是徹底地被立起來了。

一個人讀書讀到什麼程度,才能配得上“少年老成”這四個字,也許從王安石身上,你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人喜歡拍段子,讓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在鏡頭麵前,數落爸爸的不是,教導爸爸要省錢、要自律、要學會孝敬爺爺奶奶,要在開車的時候注意禮讓行人等等。

這些段子一看就是有劇本的,是為了博取關注和流量,故意為之。

但王安石,他是真寫啊!

這篇《傷仲永》一出,警醒的就不是一兩個人了,直接影響後世千千萬萬的人!

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指點江山,恐怖如斯!

…………

“天才的圈子總是很小的,王安石最早結識的朋友是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他不但是王安石的同鄉,兩邊家族還有姻親關係。

王安石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認識了曾鞏,兩人惺惺相惜,時常在一起談論時政,交流為人處世的心得態度,後來不能經常見麵,也會保持書信往來,交往密切。

公元1042年,二十二歲的王安石在科舉中進士及第,嗯,在這裡插句題外話,蘇軾二十一歲中舉,蘇轍十九歲中舉,這幾位都是特例,是天才中的天才,不是普通情況,大家千萬不要形成刻板印象,以偏概全。

因為像王安石的好朋友曾鞏,就‘平凡’多了,他擅長策論,但不擅長考試文章,因此直到三十九歲那年,等到同樣注重策論的歐陽修主持科考,他才最終順利中舉。

那一年,曾鞏名列第一,蘇軾排名第二,蘇轍名列五甲!

對,就是這位曾鞏,即便身為狀元,即便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和他身邊的這群妖孽比起來,都顯得是如此平凡,命運多舛。

也由此可見在天才圈子的爭奪裡,你想要在曆史上留下一個顯赫地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得到多少命運之神的偏愛和垂青,才能在天才俱樂部裡獲得一個靠前的名次……”

.



最新小说: 病態占有 她是個靈醫 我在異界當王 涼風綿意情 安家四秋 心理罪之叛逆歸途 少主蘇綰兒 玲瓏綻 我不是他的女主角 連城梁朝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