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克製再三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428章 克製再三

第428章 克製再三(1 / 1)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相比北魏的各樣改革,蕭賾的各樣為政舉措就顯得有點小兒科了,完全不足以在國內引起多大的震動,民眾議論最多的也絕非是上頭的政策又變了多少,而是滿朝的“亂臣賊子們”。

蕭齊自取代劉宋之後,國內輿論一直存在貶低的聲音。

與當年的劉裕不同,蕭道成從獨攬大權到篡奪皇位,用的時間太短,以致很多人都覺恍惚,稀裡糊塗從天而降一位皇帝。

畢竟劉裕在軍中多年,戰功赫赫,極具存在感,讓人印象深刻,尤其踏平南燕和後秦兩次大戰,更讓他遠近馳名。

蕭道成則僅是運氣好而已,對於國家並沒有多大貢獻。

他上位後也確是做了些惠及民生的好事,但並不足以扭轉整個輿論,在很多人眼裡,他做的越好反倒是認為是他心虛,想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蕭道成究竟是什麼想法,彆人不得而知,也已沒人關心,因他上位沒多長時間便撒手人寰了,舉國的焦點都在新皇帝蕭賾身上。

還有他身邊的一批開國元勳們。

論起輔佐大功,放眼蕭齊國內,誰也比不上褚淵。

褚淵的意義與西晉的賈充有些異曲同工之妙,賈充頂著大逆不道的惡名謀害皇帝,從而讓司馬氏前途坦蕩,而褚淵則把蕭道成引入朝廷中樞,這才有了後來的蕭齊。

兩人的遭遇也出奇的像,賈充與你起爭執的時候,對方往往會拿這段黑曆史朝廷譏諷,褚淵的性格低調得多,一般不跟人起爭執,但仍擋不住四麵八方的誹謗。

對於毫不在乎的人,任何言語的中傷都不過風吹日曬,根本不會往心裡去,偏偏褚淵還極重名節,終於積鬱成疾,在蕭道成去世的同年即482年8月21日,就在家中永遠閉上了兩眼,享年48歲。

褚淵的兒子褚賁一向瞧不起父親的作為,依例守喪三年之後,再也不出來做官,把南康公的爵位讓給弟弟,他自己則退隱在父親墓旁,直至老死,權作為父親贖罪。

褚淵之後,當朝的紅人們還有蕭賾的弟弟蕭嶷、王僧虔和王儉叔侄、王晏、茹法亮、柳世隆、李安民、陳顯達、王敬則、垣榮祖和垣崇祖兄弟、胡諧之、戴僧靜、等等。

蕭嶷身長七尺八寸,很注意自己的儀容形象,儀隊和侍從們也都非常有禮,而他對哥哥十分崇敬,時時處處不忘君臣之彆,任何事都不獨斷專行,開支也十分節儉,雖然貴為宰相,心細如絲,比地方官都要小心謹慎,所以蕭賾雖對兄弟們猜忌,卻始終待二弟十分優厚,蕭嶷至死都是一身榮耀。

王僧虔和王儉都是琅邪王氏的領軍人物,王導的嫡係後裔,靠著豪門世家的大背景,想被人忽略都難,稍微有點才華就更惹眼了,可惜王儉英年早逝,幾年後就死掉了,不然應該能在後來的亂局中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

王晏也屬琅邪王氏,但與王僧虔不是同一支,才華也有限,之所以受到器重,是因為高超的諂媚工夫,在蕭賾沒有稱帝前,擔任蕭賾的秘書長,極力地奉承長官,後來蕭賾稱帝,順理成章地把他提拔為心腹重臣。

茹法亮比王晏更會來事,雖是小吏出身,但把領導侍候好了,就是可以手握大權,牢牢掌控郡縣長的升降調補,各地的賄賂每年多達數百萬之多,他曾經在大庭廣眾下放出豪言“何必靠那一點俸祿過活,就在這個大門裡麵,一年輕輕鬆到手一百萬。”

王儉曾向蕭賾反映,但蕭賾認為這種人好管控,並不予處理。

柳世隆是柳元景的侄子,柳元景被害後,他也受到牽連,仕途失意,後來參與討伐劉子業,重回朝中任職,並在地方當差時結識了蕭賾,成了好友,蕭賾上位後,果斷把他提拔進中央。

李安民參與了代宋的多數戰役,雖無大功,好歹混個臉熟,加上先前的告密之功,受到重視也在情理之中。

陳顯達這些人都是元老級名將了,為蕭齊立下汗馬功勞,不管哪個皇帝上位,都絕不能忽略他們的力量。

似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真的成了一則真理,大到國內外,小到家內外,都概莫能外。

就算是普通百姓,有時也會覺得親人不如外人值得托付,蕭賾雖是一國之君,也有樣的感慨,寧願寵信茹法亮那種小人,對於自家兄弟卻總是不能做到心無旁鶩。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當事人,隻因越是關係親近,越是放得開,很少能保有起碼的互相尊重和敬畏。而正因關係親近,當事人遇到這種情形,往往就覺不能理解,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不能像外人那樣可以設身處地地進行體諒。

蕭嶷之所以會被重視,與早期的經曆是分不開的,包括聯合對抗父親、全力協助稱帝、等等,後來處事也是如履薄冰,但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覺悟。

蕭道成臨終時,曾特彆囑咐蕭賾,要讓蕭晃留在京師或京師附近任職,不要派到偏遠的地方,同時告誡說“宋國如果不是骨肉互相殘殺,彆人怎麼能乘機興起,你們要引以為戒。”

類似的話,幾乎每個朝代的開國君主都會說,然而後來若乾年後也總是會發生蕭牆之亂,這是個怪圈,古往今來的統治集團都在圈子裡難以跨出半步。

蕭賾這一代還是不錯的,雖做不到苻堅那樣寬宏大度,但也並沒有步劉宋皇帝的後塵。

484年10月18日,蕭賾征召南徐州督導官、長沙王蕭晃進京擔任立法院副總立法長。

按照一慣的規矩,親王在京師隻可擁有武裝侍衛40人,而蕭晃喜歡威風,離開南徐州時,秘密運送數百人使用的武器回到建康,被治安稽查官查獲,就要沒收,蕭晃一時興起,竟把糾察員投進長江。

蕭賾得到報告後大為憤怒,打算把他交付軍法審判,蕭嶷不住叩頭求情說“蕭晃的罪固然不可寬恕,但陛下應想到父親對他的鐘愛。”

蕭賾趕忙扶起他,也跟著流下了淚,終於對蕭晃不再有殺機,但也不再親近。

武陵王蕭曄的性情也有點直率輕狂,有一次到皇宮參加禦宴,喝到半醉趴到地上,帽側的貂尾都沾上了肉汁,蕭賾笑道“肉汗把貂尾都弄臟了。”

蕭曄不假思索地答說“陛下愛惜羽毛而疏遠骨肉。”

蕭賾頓時黑臉,但並沒有被憤怒支配頭腦,仍然是隻做到不親不疏而已。

“克製”是統治者的必修課,這門課不過關,很難有所作為。

不論是憤怒還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克製,後患無窮。劉宋後來的皇帝們就是過於肆意妄為,終於滅門亡國。

這一時期的中華大地上,南北兩個大國的統治者還是比較理智的,倒是塞外的柔然汗國,有點“胡作非為”的意思。

早在464年7月,雄壯威武的鬱久閭吐賀真逝世後,兒子鬱久閭予成繼位,也是從那時起,柔然汗國才開始有了紀年。

鬱久閭予成也不時挑釁北魏,當然也總是以失敗告終,後來開始秘密聯合南方的蕭齊,約定夾擊北魏,但路途遙遠,配合並不容易,一直到死也沒能取得突破。

485年底,鬱久閭予成逝世,兒子鬱久閭豆侖繼位。

豆侖是個大人物,注定留名史冊的人,他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把汗國推向沒落,生性殘忍凶暴的他,部屬不過規勸了幾句,竟滅了彆人全族,部眾開始離心。

一直到487年8月,豆侖不顧內部危機四伏的現狀,再度攻擊北魏邊境,結果損失慘重,國內怨聲載道,高車部落酋長阿伏至羅,擁有部眾十餘萬人,一直都是柔然汗國的藩屬,眼見豆侖越發肆意妄為,苦勸無果之下,憤然脫離柔然,與堂弟阿伏窮奇,率部眾向西進發,自稱高車國王。

兄弟倆感情親密,分彆統禦各人的部眾,阿伏至羅在北,阿伏窮奇在南,部眾尊稱阿伏至羅為候婁匐勒,即天子,尊稱阿伏窮奇為候倍,即太子。

豆侖此後多次攻擊高車,但都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隻好向東遷移,以致內亂越發激烈,昔日繁華不再。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靈氣複蘇:冥界主宰 影帝的契約妻 娛樂:一不小心就火了! 縱橫與連橫 為美好的戰錘獻上群星 小楊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飯! 重獲新生的我寵妻上癮,事業封神 重生之末世孤狼 無慘的自我修養 離譜!隨手撿的男人竟是孩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