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內,連著好多人開始上表。
他們背後代表了許多士人小團體的利益,極大地分裂了士人集團。
現在,他們選擇投入皇帝的懷抱,背棄了士人集體。
選擇了皇帝,擁抱改革,紛紛投奔更好的政治利益去也。
他們的上表其實就是旗幟鮮明的政治站隊,與其餘家法決裂。
部分士人試圖進行的大串聯行動徹底失敗。
即便還能串聯不少人,但是他們的勢力也不足以影響大勢。
再也沒有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因為已經有相當一批人選擇跟皇帝合作了。
勝利者的席位是有限的,這些選擇合作的人已經足以將那些席位占滿。
朝廷的統治沒有陷入危機,劉禪能夠獲得大量的人才儲備,官府能夠正常運轉不休。
士人能夠鉗製皇帝的手段已經支離破碎。
劉禪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對這些上表之人中自己需要的那一批進行加官進爵,表明自己的扶持態度。
而這一舉動,則是立刻獲得了那些正好學習了相關學術的士人們的支持。
在野士人的心理遭到持續打擊,有人選擇站到皇帝身後,分散了士人的力量。
皇帝將會有人可用,即便可能不會那麼飽滿,但是皇帝已經不用再做任何退讓了,因為他擁有充分的餘地。
在之後,某些家族會得到劉禪的重用,家族繁盛更上一層樓。
而有的則會被排擠,踹到一邊自生自滅,沒有辦法紮根政治權力的土壤上汲取營養,再大的世家也會衰落。
一開始那洶湧澎湃的反對浪潮,此時已經降溫。
集體崩潰的災難他們已經不甚在意,自身的利益才是根本重要的事。
很多人開始掂量自己的當下和未來,思考自己能否承受失敗,或者是否還有機會改換門庭。
不少人開始私下裡登門拜訪那些被劉禪提拔之人,想要尋求改換門庭的機會。
他們忐忑的等待著十六日的臨華殿會議的召開。
在此之前,正月十五的望日大朝會,同樣在臨華殿召開。
在京凡是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員都來參加了朝會。
在這座剛剛修建完畢,隻進行了了基礎的裝修的宮殿中,雖然沒有富麗堂皇,但也十分的大氣莊嚴。
一百七十八名大漢朝官、二十二名蠻夷氐越酋首坐於此間。
他們隻感覺一個“新”字,那種萬象更新的氣象。
大殿之中,分列了很多席位,其中大多數連接在一塊的大席子。
文武百官各依品級和官位落座,比如文臣首位的是丞相諸葛亮,武將首位的是大將軍關羽。
此外,尚書令法正、兼任司隸校尉的張飛、禦史大夫孟獲三人則是單獨席位,不與他人連席而坐。
在朝會時均專席而坐,故稱三獨座。
這是東漢近兩百年的傳統,漢百官朝會,一般都是接席而坐。
唯有此三官各自獨坐一席,一方麵是表現皇帝對他們的優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