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從了諸葛誌的建議,立刻派人前往荊州探聽消息,同時下令加強宛城防禦。
宛城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城牆上士兵來回巡邏,城門緊閉,隻留下一個小門供出入。
城內的百姓也感受到了這股緊張的氣氛,紛紛閉門不出,街道上行人稀少,隻有偶爾幾隻流浪狗在街上遊蕩,發出淒厲的叫聲,更添了幾分蕭瑟。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味道,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城樓上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發出啪啪的聲響,像是戰場上的戰鼓,敲擊著每個人的心弦。
士兵們緊握手中的武器,目光警惕地注視著遠方,仿佛隨時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攻。
諸葛誌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心中憂心忡忡。
他知道周瑜的軍事才能,也清楚荊州防禦的薄弱,更明白荊州的重要性。
如果荊州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他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召集眾將議事。
“諸位,”諸葛誌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軍雖勝,但不可掉以輕心。荊州危急,我意放棄長安,回師救援!”
帳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諸葛亮和馬超猛地站起身來,臉上滿是悲憤之色。
“軍師!”諸葛亮的聲音顫抖著,“長安乃我軍浴血奮戰所得,豈能輕易放棄?”馬超更是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一聲巨響,“周瑜欺人太甚!末將願領兵攻打江東,為荊州解圍!”
諸葛誌看著二人激動的神情,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知道放棄長安意味著什麼,也知道眾將士心中的不甘。
但他更清楚,荊州的安危關係著整個戰局的走向,他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我知道諸位心中不甘,但……”
“報——”帳外傳來一聲急促的呼喊,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跑進來,“稟軍師,荊州急報!”士兵雙手呈上竹簡,諸葛誌接過,展開細看。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臉色也愈發凝重。
竹簡上寥寥數語,卻如驚雷般在他心中炸響。
荊州告急,周瑜率領江東水軍,已攻破江陵,正向襄陽進發。
諸葛誌看完急報,將竹簡置於案上,發出輕微的“啪”的一聲。
他抬眼掃視帳中眾人,眾人皆屏住呼吸,等待著他的決斷。
帳內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隻剩下帳外寒風呼嘯的聲音,像是在嘲笑著他們的困境。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諸位,荊州情況危急,已到生死存亡之際。我意已決,放棄長安,回師救援荊州!”他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絕。
“軍師!”諸葛亮急切地喊道,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他緊握雙拳,指甲幾乎要刺破掌心,“長安乃我軍曆經無數血戰才奪得的戰略要地,豈能說放棄就放棄?此舉一旦傳出,恐怕會動搖軍心,讓將士們的心血付諸東流啊!”諸葛亮雖然心中明白諸葛誌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依然無法接受要放棄長安的事實,心中既悲憤又無奈。
馬超更是怒不可遏,他猛地拔出腰間的佩劍,劍身發出清脆的鳴響,在寒冷的空氣中散發著逼人的寒意。
他怒吼道:“周瑜背信棄義,偷襲我荊州,此等小人行徑,簡直令人發指!我馬超誓要殺了他!”
諸葛誌看著二人激動的神情,心中如同刀絞一般。
他何嘗不明白他們的心情?
他何嘗不想繼續在關中與曹操決戰?
可是,荊州是劉備的立身之本,是他們大業的根基,絕對不能有失!
他必須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即便會背負罵名,即便會讓他心如刀絞。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將領,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痛苦的沙啞,“我何嘗不知長安的重要性?我何嘗不想繼續北伐?但是,荊州是我們的根本,不能不救!放棄長安,是為了更大的勝利,是為了大局!我意已決,不必再議!”
諸葛誌說完,便沉默地坐在主位上,身上的鎧甲在燭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澤。
帳內一片死寂,隻有眾人粗重的呼吸聲,像是在無聲地抗議著這個艱難的決定。
諸葛亮看著諸葛誌,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諸葛誌的內心比他們更痛苦,隻是為了大局,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唉……”諸葛亮長歎一聲,聲音在寂靜的帳內顯得格外清晰。
他緩緩走到諸葛誌身前,聲音帶著幾分悲涼,“軍師,亮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撤軍事宜。”
諸葛誌抬頭看向諸葛亮,
就在這時,帳外又傳來一聲,“報——”傳令兵急匆匆的跑了進來,看了一眼帳內的諸將,又將目光對準諸葛誌,“軍師,馬將軍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報!”
馬超聞訊疾步踏入大帳,劍上的寒氣還未散去,他的麵色鐵青,眼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