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變換,指向南方的荊州。
北伐大軍,曾經氣勢如虹,如今卻彌漫著低沉的氛圍。
將士們不解,疑惑寫在臉上,竊竊私語在隊伍中蔓延開來。
長安唾手可得,為何突然轉向?
北伐的榮耀,仿佛成了泡影,壓抑感如同陰雲般籠罩著每一個人。
急促的馬蹄聲敲打著乾燥的大地,揚起漫天塵土。
日夜兼程的急行軍,讓將士們的疲憊不堪。
盔甲摩擦的金屬聲,如同歎息般在風中飄蕩。
乾糧的粗糲,在口中如同嚼蠟,難以下咽。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圍坐在桌案前,眉頭緊鎖,目光交織。
桌上的地圖,荊州被重重圈起,鮮紅的標記如同滴血的傷口。
“周瑜為何背叛?這其中必有隱情。”諸葛誌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他手指輕敲著桌麵,一下一下,如同敲擊著眾人的心弦。
諸葛亮手持羽扇,輕輕搖動,目光深邃。
“兄長,周瑜此人,心高氣傲,赤壁之戰,他居功至偉……”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著措辭,帳內寂靜無聲,隻有風吹動帳簾的獵獵聲。
馬超握緊拳頭,指節泛白。
“難道是嫉妒兄長的功績?如此小人行徑!”他語氣中帶著憤怒,仿佛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諸葛誌搖了搖頭,“不,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他抬頭看向諸葛亮,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亮弟,你還記得赤壁之戰後……”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兄長是指周瑜對功勞分配的不滿?的確,赤壁之戰後,周瑜被孫權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而兄長卻執掌荊州大部分地區,這或許在他心中埋下了芥蒂。”諸葛亮的聲音平靜,卻如同驚雷般在帳內炸響。
將士們的不解,似乎找到了一個出口,議論聲再次響起,隻是這次,多了幾分恍然。
諸葛誌點點頭,表情嚴肅認真,“正是如此。周瑜自視甚高,認為赤壁之戰,他是首功,而我不過是錦上添花。如今我執掌荊州,在他看來,是奪了他應得的榮耀。”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荊州的位置,“荊州乃戰略要地,連接南北,進可攻退可守。周瑜覬覦此地已久,欲奪取荊州,增強江東實力。”他說話時,眼神堅定,仿佛能洞穿一切陰謀詭計。
馬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周瑜這小人,竟有如此野心!”他握緊的拳頭,似乎要將周瑜捏碎。
帳內氣氛再次凝重,將士們意識到,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諸葛亮眉頭緊鎖,羽扇搖動的速度加快了幾分。
“兄長,還有一點,不得不防。”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圖上,“曹操詭計多端,他會不會從中作梗,挑撥離間?”
諸葛誌沉吟片刻,“亮弟所言極是。曹操深知我們與江東聯盟的重要性,他定會想方設法破壞這層關係。”他走到桌案前,拿起桌上的茶杯,卻並未飲用,隻是輕輕摩挲著杯壁,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周瑜性情高傲,容易衝動,如果曹操派人挑撥,說我等對江東不利,他很可能會信以為真……”
帳內陷入一片死寂,隻有風吹動帳簾的聲音,如同鬼魅般嗚咽。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三人陷入沉思,懸念如同蛛網般在帳內蔓延。
諸葛誌將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來人!”
諸葛誌下令道:“速召周瑜使者,我要親自問個明白!”話音剛落,便有一名侍衛匆匆應聲而入,片刻後引了一名麵容憔悴的使者至帳中。
使者見到諸葛誌,連忙跪拜道:“諸葛軍師,小人乃周瑜麾下使者,奉命前來……”
諸葛誌打斷他,語氣嚴厲:“你家都督為何突然翻臉,不僅撕毀盟約,還暗中與曹操勾結?”
使者麵露難色,聲音顫抖:“軍師明鑒,周瑜都督並非自願,實是中了曹操的奸計。曹操派人頻繁向江東進言,誣陷諸葛軍師有意吞並江東,挑撥孫權對您的信任,都督不得不如此。”
諸葛誌沉吟片刻,眉頭緊鎖。
他轉身對諸葛亮說道:“亮弟,你立即派人前往江東,務必與孫權當麵談判,化解這場危機。江東若失,我軍將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諸葛亮點頭應道:“兄長放心,小弟定會竭力說服孫權。”
諸葛誌目光堅定,轉向馬超:“孟起,你率一隊精騎,護送諸葛先生安全抵達江東。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馬超點頭道:“軍師放心,馬超定不辱使命。”他心中的怒火並未消退,但此刻已無暇多想,隻得先完成任務。
諸葛誌轉頭看向關羽和張飛,語氣凝重:“雲長、翼德,你們即刻回荊州,加強防禦。周瑜若攻來,務必堅守城池,等待援軍。”
關羽拱手應道:“諾,軍師放心,關羽定會守住荊州!”張飛則拍了拍胸膛,豪氣乾雲:“軍師,張飛願為大哥擋下一切風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