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感慨萬千_開封府胥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開封府胥吏 > 第98章 感慨萬千

第98章 感慨萬千(1 / 1)

嘉佑二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它被世人銘記於心,主要還是因為那一年誕生了名垂青史的“千古龍虎榜”。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考場,蘇軾、蘇轍、曾鞏、程頤、程顥以及張載等眾多才子佳人齊聚一堂,共同角逐進士之位。而這場盛事的主考官,則是那位德高望重、文采斐然的歐陽修。

時光荏苒,距離慶曆新政的失敗已經過去了許多年。然而,歐陽修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使命。他深知,要想改變朝廷的現狀,就必須從選拔人才入手。於是,在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中,他毅然決然地肩負起了改革科舉風氣的重任。

對於廣大讀書人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他們渴望通過公平競爭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人生抱負。而歐陽修的改革舉措,恰好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在這場科舉盛宴中,無數優秀學子脫穎而出,成為了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

對朝堂來說,這次科舉改革同樣具有深遠意義。它不僅為朝廷注入了新鮮血液,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些新晉進士們將以嶄新的姿態投身於政治舞台,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期裡,歐陽修挺身而出,在同為慶曆士大夫的韓琦協助下,他的改革壯舉猶如一陣和煦的春風拂過大地,驅散了籠罩在人們心頭已久的陰霾。這場改革如同一股清泉,流淌進乾涸的土地,讓萬物煥發出勃勃生機。它不僅改變了當時社會的格局,更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慶曆新政唯一實現了的也就是對於科舉製的有限改革,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卻深遠而長久。在這股春風的吹拂下,無數顆希望的種子得以破土而出,茁壯成長。這些新生力量或許暫時受到壓製,但他們終將在曆史的洪流中嶄露頭角,成為推動國家進步的中堅力量。

歐陽修的改革壯舉雖然坎坷,但其意義和價值不容忽視。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挑戰舊有體製,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嘉佑二年充滿了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大事,但卻鮮少有人留意到這一年裡,大宋的官家——這位被後世譽為史上首位仁宗皇帝的身體狀況正每況愈下,令人憂心忡忡。

他那虛弱不堪的身軀仿佛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麵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可言;雙眼透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無力感。這樣糟糕至極的健康狀況使得諸位相公們心急如焚、坐立難安。

與此同時,相公們還要處理國家政務,確保朝廷的正常運轉。但官家的病倒讓他們感到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他們深知官家對國家的重要性,如果官家有個三長兩短,整個大宋將陷入混亂和動蕩之中。

於是,相公們在繁忙的公務之餘,頻繁地前往皇宮探望官家,表達關切之情,並向太醫詢問治療進展情況。每次離開皇宮時,他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仿佛壓著一塊千斤巨石。

相比於宰相的憂心忡忡,當今官家趙禎對於自己病狀反而可以平常心視之。他依舊是以一貫的溫和態度對待眾人,疾病似乎完全沒有改變他的人生。

此刻的官家,正笑吟吟的看著眼前的幾位朝中肱股之臣,而眾人看向他卻始終愁眉不展。

“諸位愛卿,朕的身體狀況如今已較年初時好轉許多,你們不必過於憂慮。朕特意令人烹製了香茗,大家不妨品嘗一番。”言罷,趙禎率先舉起茶杯輕啜一口,仿佛是要向眾人展示他安然無恙。文彥博見狀,連忙效仿,恭恭敬敬地端起茶水一飲而儘,其他人也紛紛跟隨其後。

趙官家目光掃過眾人,見他們仍眉頭緊鎖,不禁歎道:“關於李寧明西行一事,有殿前司都虞候親自押送,想必不會生變。”他的語調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憂愁,“此事至此了結,日後隻要李寧明不再踏足我大宋疆土,便與我們毫無瓜葛。”

說完,趙官家緩緩放下手中杯盞,凝視著窗外遠方,心中暗自思忖。而殿內眾臣則默默品味著皇帝所言,思考著其中深意。一時間,大殿內氣氛凝重,隻有茶香嫋嫋縈繞。

"官家,前次臣等欲令皇城司延攬那名小胥吏之事,如今似無下文。"富弼輕聲說道,言辭間滿是謹慎,仿佛生怕聲音稍大便會驚擾到聖上。趙禎微微頷首,表示已知曉此事。

"原以為皇城司長官親往招募,這區區一胥吏當會欣然應諾。孰料其家竟斷然回絕。據趙雪堂回報,那胥吏之父嚴辭相拒時,甚至搬出了樞密院之名。"趙禎言罷,目光不經意地掃了韓琦一眼。韓琦聞此,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讓衛昶去皇城司其實是有人想借助他和李諒祚之間的關係來辦事,原本這件事並沒有那麼複雜。然而問題在於皇城司並不受東西二府的調遣,如果要把這件事情辦成,那就必須驚動官家才行。

如今有了李寧明這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人物進入西夏,衛昶的地位瞬間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值得慶幸的是,那些人目前並不清楚衛昶的真實身份,否則的話,衛家恐怕將麵臨難以想象的局麵。

幾位宰執聽到皇城司在一個小小胥吏麵前吃癟,一時間都覺得有些好笑。

趙官家再次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線,心中感慨萬千。多年來,有一件事情始終縈繞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那時候,正值李繼遷剛剛離世,李德明初登大位之際,如果能夠抓住這個絕佳的時機一舉消滅西夏,該有多好啊!隻可惜,當時曹瑋所獻良策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采納,否則如今這片土地恐怕早已歸入大宋版圖之中。

若是日後李寧明和李諒祚兩兄弟能夠勢均力敵地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又或是他們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沒藏訛龐,說不定大宋還能迎來一次難得的轉機呢!

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錯過的機遇終究難以挽回。想到此處,趙禎不禁深深歎息一聲,眼神中滿是無奈和遺憾。

數年之後,當李諒祚決心鏟除沒藏訛龐時,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果敢和決斷力。這場權力鬥爭在暗中悄然展開,但李諒祚卻以驚人的速度取得勝利。在大宋還未察覺到任何異樣之前,李諒祚已經穩穩地掌握了朝政大權,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主宰者。

然而,真正令西夏陷入巨大內部危機的時刻降臨在西夏仁宗李仁孝統治時期。這一時期,任得敬野心勃勃,企圖分裂西夏。不幸的是,此時的趙家江山已經經曆了從北宋到南宋的變遷,失去了參與局勢的實力與地位。

原本強盛一時的北宋王朝,在曆史的洪流中逐漸衰落,最終被金國所滅。而南宋雖然得以建立,但其實力大不如前,無法再像昔日那樣對周邊國家產生重要影響。南宋與西夏甚至並不接壤,麵對西夏內部的紛爭,南宋隻能無奈地旁觀,無法介入其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西夏內部的政治格局變得愈發複雜和動蕩。任得敬利用自己的權勢和謀略,試圖挑戰李仁孝的權威,實現自己的私欲。這場內亂給西夏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社會秩序混亂不堪,人民生活困苦。

幸好彼時西夏的宗主國金國及時出手,以雷霆之勢幫助李仁孝平定任得敬叛亂,否則西夏分國就是必然的,甚至可能徹底易主。

而南宋則因自身的困境而無暇顧及西夏的局勢。

這段曆史充滿了戲劇性和遺憾。西夏作為一個曾經強大的政權,卻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而南宋也在時代的變遷中失去了原有的影響力,無法再扮演重要角色。這一切都使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更加撲朔迷離,令人感慨萬分。

.


最新小说: 這個打石工惹不起 流放海島,我家娘子不是人 聽聞,前世她被陰暗男主強取豪奪 全能仙醫 丈夫兼祧兩房!重生後我帶崽嫁冷麵軍少 我醫武雙絕,走出保安隊就無敵 替身小師妹覺醒後,全宗門跪求原諒 重生斷親不扶弟,隨軍大佬甜蜜蜜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 末世天災餓肚皮,我有空間滿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