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陛下。”
高力士恭敬的行禮說“察事監發來密報,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已經秘密出城。”
王霄對此並沒有什麼過激的情緒。
他抬手掏了掏耳朵“看來他已經選擇好了自己的道路。”
對於安祿山這種梟雄性格的人來說,其實根本就沒得選擇。
在長安城內做個混吃等死的米蟲,這是之前在草原上呼風喚雨,一聲令下萬人景從的安祿山所無法接受的。
享受慣了權勢滋味的安祿山,寧願去死也不願意被困在長安城內做個唯唯諾諾之輩。
所以,他的最終選擇並不讓人驚訝。
“去把郭子儀叫過來。”
打發走了高力士,王霄起身來到了幽州地圖前仔細查看。
以他那豐富的經驗來說,自然很清楚安祿山接下來的計劃。
第一步肯定是乘著範陽(幽州)節度使郭子儀在長安城的機會,出兵突襲範陽。
戰略上來說,這是南下打開了進入中原之地的道路。
戰術上來說,囤積在範陽境內的無數錢糧輜重,是安祿山的大軍所無法抗拒的誘惑。
而且範陽這邊人口眾多,安祿山打下來之後可以快速拉起大軍。
無論是哪個時代裡,人多勢眾都是一句名言。
好不容易逼著安祿山造反了,當然不能讓他稱心如意。
所以郭子儀急匆匆的來到皇宮之後,王霄第一句話就是“安祿山要造反,你立刻秘密回範陽做防備。”
郭子儀倒是沒有太過驚訝,畢竟範陽的北邊就是平盧,對於安祿山的為人,他也是早有所聞。
“臣領命。”
郭子儀先是應聲下來,之後才問“如何秘密回範陽?”
“這兩天你先密集參加各府酒宴,之後尋個身體不適的由頭歇息幾日。快馬加鞭一路不歇的趕赴範陽,給安祿山來個迎頭痛擊。”
王霄囑咐他說“你的底線就是卡住長城關隘,不能讓安祿山叛軍南下禍害百姓。做到了,你就是首功。”
郭子儀離開之後,王霄研究了一會地圖,隨後逐步召見了高仙芝,封常清,王忠嗣,李嗣業等人。
除了傳達有關安祿山即將反叛之事外,還給這些名將們各自布置下了任務。
之前通知他們回來一起過中秋節的時候,就有密旨讓他們安排好精銳兵馬在後麵跟著過來。
現在算算時間,從安西北庭等軍鎮過來的精兵,差不過也進隴右了。
這些各鎮抽調的精兵數量不算多,全部加起來估計都不足兩萬人。
可這些都是真正意義上常年作戰,身經百戰的精銳老兵。
以他們為核心,再配備上常年駐守長安城周邊的戰略機動預備隊,撲滅安祿山並沒有多大的困難。
要說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那就隻有駐紮長安的這些兵馬,雖然訓練和裝備都不缺,可卻沒有什麼實戰經驗。
這一次剿滅安祿山,順勢橫掃大草原,算是王霄心目之中大唐最關鍵的一戰。
所以他下定決心,要親自領兵出征。
半個多月之後,安祿山在平盧鎮舉起反旗的消息傳來,長安城內頓時一片嘩然。
大唐已經許多年沒有這樣規模的叛亂了。
上一次的話,還得追溯到把全家都送進鐵墳之中的李敬業。
普通百姓不懂其中的彎彎繞,隻認為安祿山身為雜胡,做到了節度使的高官還不知滿足的叛亂,簡直就是活膩味了。
畢竟在普通百姓們看來,大唐現在國勢強盛,疆域橫跨數萬裡。多少異族王國都在大唐鐵騎之下臣服,區區安祿山算不得什麼。
而在朝堂之中,眾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都怪皇帝與宰相。
因為之前是王霄的不斷提拔,以及張九齡不斷地默許,這才使得安祿山逐漸做大,直到此時野心終於暴露出來。
要知道大唐在邊疆的軍鎮不少,可基本上都是隻有幾萬人的定員。
而安祿山這裡卻是能夠養出來二十多萬大軍,完全是因為王霄和張九齡,對安祿山的所有要求都是有求必應。
軍餉糧草各種物資的超規格發放,養出來的就是一個龐大的怪物。
現在怪物開始反噬大唐了,當然是要乖皇帝和宰相的縱容了。
好在王霄的威望足夠高,這種話大家都是隻敢放在心裡,沒人敢於說出來。
二三十萬控弦之士,在以往那都是匈奴突厥最為強盛時期才能拿得出來的兵力。
而且他們久經訓練,裝備也是精良,其作戰能力甚至還高於匈奴人突厥人的巔峰時期。
所以知道安祿山底氣所在的朝堂上眾人,遠比普通百姓們憂愁的多。
不過好在王霄這邊反應極快,幾乎是消息傳來的第二天,王霄就召開了大朝會,並且當場宣布了自己要禦駕親征的事情。
很是自然的,許多大臣們出麵各種理由的進行勸阻。
上古時期打仗,原本就是國主人君最為重要的工作。所以禦駕親征什麼的,在上古時代那就是理所當然。
可自從儒門掌握話語權之後,各種理由全都出來了,千方百計的進行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