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天色漸亮,紅日東出,夜幕退散。
依山而建的莊園中,幾個道人哼哧哼哧的收拾著昨夜的狼藉,另一間小院裡,儘是粥米的香甜之氣。
道士的飯菜,想到素,不過楊獄自然也不挑食,大快朵頤,這些天追逐,他著實也沒吃過什麼東西。
“大人慢著些吃……”
幾個老道看的心驚肉跳,這位大人,一頓足吃了他們五六個人一天的量。
看著被風卷殘雲般空蕩蕩的桌子,雲雀捧著碗,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又得餓肚子了……
會武功,不見得就是人上人。
看著這群寒酸的道士,楊獄心中也有些感觸。
搶又顧忌臉麵,做生意又全然不會,投靠朝廷又怕被人戳指脊梁骨,就守著那麼一間道觀,幾畝荒地。
尋常時候也就罷了,雖然沒甚香火,深山之中倒也不缺吃食,可大旱連年,那就真個躲不過去了。
辟穀,到底隻存在於傳說中。
現實是,無論販夫走卒、帝王將相、和尚道士、武者宗師,都是要吃飯的。
而且習武之人,飯量奇大。
以楊獄自己為例,他每日吞服補血益氣的丹藥,金鐵豆子也或多或少能補充一些體力,可飯量還是大過尋常人十倍。
他們沒有吃土這樣的技能,在這大荒之年被人拿捏,那自然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若他們能放開麵子,就如今德陽府的亂狀,哄搶偷盜朝廷大概也是沒法子處置的。
“大人這食量,真是驚人。”
妙法老道放下碗筷,心中繃緊的弦也漸漸放鬆了。
這位名頭極大的楊千戶,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相處,當然,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
“爾等或許有種種苦衷,但做錯就得認罰!”
楊獄放下碗筷。
“貧道等,認罰。”
妙法老道歎氣,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你也不需覺得冤枉,你們雖沒親身參與伏殺,可在這莊園中設下法壇,本也有著為他們斷後的心思在。”
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楊獄淡淡道。
有苦衷,不代表就情有可原。
那法壇薄霧,讓他都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假設不是他追來,而是受了重創的祁罡,隻怕就要栽在這裡。
這事,他心裡自然有一杆秤。
“任憑大人處置。”
妙法老道瞥了眼木頭也似坐著,麵無表情的兩個師弟,以及滿麵懵懂的雲雀,又是歎了口氣。
他知道,這位楊千戶既然沒有直接出手,那必然是有著事情要自己等人去配合。
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不好受,但他也沒什麼辦法。
這自己要是走了,這群憨貨,豈非要被吃的骨頭都不剩?
“如何處置,那是後話了。”
楊獄擺擺手,直視這老道,問道
“我聽說,佛道兩家的真修,無不恪守三皈五戒,可有此事?”
他猶記得那爛柯寺的老和尚慧安曾說過的持戒,這幾年明裡暗裡他也不少次聽說過類似的說法。
隻是,純粹的佛道兩家的人,太難找了。
戒色和尚到底年輕,懂得並非很多,此次遇到這些道士,自然就有心求證。
“出家人,首重持戒……”
妙法老道的神情有些微妙,猜出了楊獄想要詢問什麼,微微沉吟後,回答
“不過,持戒之難,在於行,也在於心。行還好說,恪守戒律的和尚道士不在少數,可難點,在於心。”
“心?”
楊獄咀嚼著老道的話,心中若有若思
“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人生於紅塵,自有諸般欲念,以心持戒,若八戒皆守,這隻怕已非人,而是仙佛了。”
有著強大自控能力的人,莫說八戒,便是再多的戒律也可遵守,但心,卻不是這般簡單了。
誰能控製己心?
“大人說的是,但我等出家人,所追尋的,就是心靈的安定……”
妙法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後又道
“依著我家祖師所言,人要成就仙佛,持戒是必然要走的過程,可惜老道愚鈍,到的如今,也不敢說可持守‘一戒’,更不要說‘八戒’的境界了。”
“欲成仙佛,必須八戒齊全?”
楊獄挑眉。
類似的話,他不是第一次聽說了,隻是,便是傳說中的仙佛,也沒幾個能做到這般境界吧?
“空有力量而無心性境界,又算什麼仙與佛?”
妙法老道平靜回應
“依著老道看,傳說之中的所謂仙與佛,也隻是比我等走的更遠一些的凡人罷了,算不上典籍中的真正仙與佛。”
“有些意思。”
楊獄又有些高看這老道了。
他武功稀鬆,氣血也衰敗,可見解倒是不俗,算不上真修,卻也是個真道士了。
這一點,比之他兩個師弟,倒是強了不少。
“我摩雲門雖隻有七百多年,但祖師留有餘蔭,門中道藏也有一些。老道出家七十多年,唯一可自得處,就是熟讀道藏。”
妙法老道微有些自得。
熟讀道藏,對於一個道士來說,幾不亞於儒生的‘學富五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