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城南,今日霧大,不大能看得清楚,什麼時候我領哥哥去走一趟。”
這就是跟原著相呼應了,儘管這一版的設計,最後宋江並不葬在這裡。
短暫的休息後,又開拍李雪刀的特寫。
他眼睛微眯著眺望遠方,但眼神卻在思索的放空,帶著悲傷的語氣喃喃道
“兄弟們歡聚一處的日子,一去不再來了。”
寧遠看了看他,沒有說話,而李雪刀感歎道
“真要有這麼個地方,死後就葬在那兒,也算有個歸宿。”
很多影視,乃至文學作品,都喜歡用這種隱喻,而且用未來很多觀眾總結的那樣,一般這麼寫的,都是有用意,最後十有會應驗,這裡也是如此。
不僅這裡,之前吳用他們去宋江老家看望他,說起盧俊義被再次征召入宮,吳用感歎道“隻怕是凶多吉少”,而李逵卻不信,擺手道“竟說晦氣話,沒準盧員外是去加升了呢”。
對於觀眾來說,吳用當然比李逵靠譜多了,所以他的話才是正經,最後盧俊義自然是凶多吉少,被高俅他們找人在禦賜的酒宴裡加了毒,回去的路上毒性發作,一頭栽進江裡死了。
而這裡,寧遠飾演的花榮,雖然沒有像李逵那樣完全否定,但也詫異道
“哥哥平白無故,為何說出這般話來”
說著,寧遠岔過話題,笑道“來,我陪哥哥再下一盤”
隻不過,這個時候,一個龍套上前,隻露出一個背影,彙報道“朝廷禦使駕到,請宋大人回府。”
寧遠的愕然,李雪刀的皺眉,不儘相同,但實際上,都在預示著什麼。
宋江的官職是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兵馬總管,跟知州差不多,也就相當於六品左右,對於他的付出來說,死了那麼多兄弟,又被武鬆、魯智深等這些兄弟不理解甚至差點反目,其實是非常不值當的,畢竟這官職,還不如過去呼延灼他們。
連宋江都這樣,就更不用說呼延灼他們,辛苦了那麼久,到頭來還混回去了。
不過縱然心裡不爽,但到了這一步,也總算是轉白了,熬出了頭,也替那些熬過來的兄弟奔了一個前程。
不過,宋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有自己的野心,但把這些壓製下來的,還是那座忠的大山,讓他一直持續到死。
就像接旨的時候,李雪刀依然是那副五體投地的姿勢,在得知這次的聖旨是嘉獎,更是高呼萬歲不斷磕頭跪拜。
而寧遠,就平靜的直著腰、微垂著腦袋跪在那裡這還是看在宋江的麵子上。
所以,李雪刀不斷叩拜,寧遠一動不動,這就是他的區彆,如果不是怕因為自己的態度影響宋江,他連跪都不想跪。
兩人一起起身,李雪刀上前領了旨,回來繼續跪下,而寧遠就沒再有彆的動作,順勢站著不動了。
當禦賜酒的時候,寧遠搶上一步,直接端起就喝,當然是替宋江試毒。
在寧遠喝下沒事後,他才放心讓李雪刀喝。
不過,在禦使走了之後,跪在地上恭送的李雪刀,那深沉的眼神,看了看門口,又眼睛上翻看了看寧遠,雖然一句台詞都沒有,但在他的演繹下,卻充滿複雜的意味。
又過了兩天,就是寧遠的最後一場戲。
對於寧遠來說,他演的花榮倒是沒怎麼跳躍,基本都按照順序在走,不像趙曉銳,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當然李雪刀也有。
或許,也跟寧遠的戲份沒那麼多有關。
而今天這一場,寧遠演完也就算演完了。
雖然戲份在楚州,但拍攝依然是在影視城裡,甚至離之前清風寨的知寨房間不遠,轉了一大圈,還是在這裡晃蕩,不過影視劇大都這樣,隻有外景才會出去。
在房間裡,李雪刀趴在桌上低聲叫著,這時寧遠推門進來,腳步有些虛浮,來到李雪刀麵前,眼神有些無神的盯著他
“大哥,我每日腹內疼痛,是不是那禦酒下了慢藥”
這個時候的寧遠,眼神、氣度,跟之前的灑脫淡然不一樣,當然也不是苦大仇深,而是猜到這件事後的難以置信,以及對宋江的愧疚。
愧疚,內疚,才是此刻他心理的真實寫照。
李雪刀聽了一驚,豁然起身,踉踉蹌蹌的來到寧遠跟前,兩人雙手緊握。
“大哥”
寧遠悲愴的叫了一聲,不是為他悲,還是因為李雪刀。
此時李雪刀的神色,有茫然,同樣也有難以置信,還有眼睛微眯間的怒。
“他們對你下黑手。”寧遠深吸一口氣,同樣帶著怨氣的道。
說著,寧遠踉蹌了一下,李雪刀雖然比他矮,但還是用雙手緊緊抓著他,然後語氣帶著後繼無力的虛弱
“你後悔嗎”
寧遠定定的望著李雪刀,臉上沒有畏懼,此刻全然是難過的絕望,緩緩跪倒在地,聲音透著哭腔
“大哥”
緩了口氣後,寧遠眼裡晶瑩閃爍,哽咽道“花榮隨哥哥來,就是怕人謀害哥哥,能為哥哥死,花榮心甘情願”
“隻是未能識破朝廷詭計,沒能就得了哥哥,花榮心不甘啊”
雖然說得很慢,而且寧遠的聲音也不那麼沉穩的微微發飄,但聽起來,依然帶著一種震撼的力量。
看起來是一句,這已經是寧遠私下裡不知道練了多少次的結果,嘗試很多語氣和節奏,最後才選了這一個。
快說完的時候,寧遠還因為太投入情緒,聲音都乾啞的破音了,而這樣一個意外,卻讓這段台詞的感染力再上了一個台階
僅僅這一句,就把跟他對戲的李雪刀,說哭了。
不僅是李雪刀,監視器那邊的張紹林、任大惠,以及張記中,甚至連不遠處的袁和平他們,都沉默著,個彆人眼眶都微微紅了。
聲音和語速,還有節奏的感染力,可見一斑,也是寧遠學了這麼久,給自己,和李雪刀交出的答卷。
李雪刀哭了後,寧遠更是抱著他,失聲痛苦,聲音壓抑到沙啞的痛苦,讓人聽著心裡更加難過了。
這時候,張紹林才如夢初醒,喊道“好”
連回放都沒看,他就率先鼓掌起來,隨之而來的,是掌聲如雷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