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出宮開府之後,名下有莊子的人就可以和福晉申請,帶著護衛出去在莊子上小住一段日子,平常莊子上的產出也可以被送進府裡。
這就大大地提升了自由度,不過這種待遇的前提就是得有莊子,算遍整個王府,除了李氏,其實都有這種待遇,就連平時最沒地位的葉氏,也在京郊有一個偏僻的小莊子,反倒是平裡最得寵兒女雙全的李氏,家鄉偏遠,手頭的東西大多都是胤禛賜下的。
這在宮裡當然看不出什麼,但是出了宮,看著各個院子或多或少都有府外送進來的各種東西,心中自然難免不平衡,借著自己生辰的由頭纏著胤禛,非要討些好處。
胤禛手頭自然也是寬裕的,出宮開府給的銀子雖然都花的差不多了,產業上也還沒什麼出息,但是架不住德貴妃心疼大兒子私下貼補不少,又有當年孝懿仁皇後留下的私房,他絕對算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孝懿仁皇後的私房是德貴妃替胤禛謀算來的,代價是在孝懿仁皇後纏綿病榻的一段時間胤禛都在塌前伺候,且執子禮,這裡頭德貴妃花了多少心思,又費了多大的口舌勸胤禛自然是不必說的,隻說後來帶來的好處也是確實的。
康熙寵愛德貴妃是真,待佟氏更是一顆真心,雖沒多少男女之愛,但卻時時刻刻記著這個表姐,胤禛如此一行,在康熙心裡加了不少分,而德貴妃識大體的表現也讓康熙更加喜歡,後來德貴妃小心翼翼的幾分委屈更讓康熙心疼極了,一個貴妃之位,便是這樣來的。
這裡頭的種種曲折心思如今也不必詳談,如今胤禛自然是記著德貴妃的種種用心的,對額娘本就深厚的孺慕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沒有變淺而且更加深厚,對孝懿仁皇後也不免多了兩分憐憫。
對這個,德貴妃是喜聞樂見的,畢竟不論長輩間的恩怨如何,她們母子二人的種種好處都是孝懿仁皇後那裡來的,如今存兩分憐憫感恩之情也是好的,至少自己費心養大的孩子是懂得知恩圖報的。
這已經說遠了,隻說李氏一番溫柔小意的癡纏,到最後終究是落了空,但是胤禛對後院這些女人們素來出手大方,這又是給他生了一兒一女的,也不忍讓她失落,最後還是賞了一對做工極好的赤金纏絲的鐲子給李氏,算作了生辰禮物。
李氏失望落空,卻又得了一對赤金纏絲的鐲子,也算是哭笑不得了,最後還是得高高興興地戴上鐲子打扮地花枝招展地在院子裡吃了宴席,四福晉有意敲打她,再加上胤禛也對她的行徑有些不滿,生日也沒做的多熱鬨。
隻是讓在她的院子裡準備了酒菜吃食,四福晉做主賞了兩掛銀絲麵並一對素金鐲子,那沒什麼花紋也不華麗的鐲子自然不討李氏的喜歡,又礙於四福晉不能賞人,隻能讓在妝台上擺著了。
李氏對此不甘心也好,最後隻能在胤禛冷淡的態度下歇了,沉寂了兩日,然後借著孩子翻盤。
不論外頭如何,常靜院的日子似乎總是不緊不慢的,說是個院子,其實說是園子更合宜些,花草樹木占了院子裡大半的地方,比起整個院子來,其實建築物並不算多,更甚者,宋舒予還讓外頭的莊子送了些草莓苗和葡萄藤進來,在院子裡安了家。
這院子的地方偏僻,也占了地方偏僻的好處,占地也比平常院子大了不少,李氏自然羨慕的,但是想想這院子的地理位置,又案子慶幸了起來,她那裡雖然不比這個院子大,卻離正院和花園都近得很,從外書房到哪裡也有進路可走,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哪裡是把這邊兒的常靜院可以比的。
而青黛也自然地被李氏私下裡鄙視了一番,站著好家世好出身不作為,非得跟著那個大事不管小事不乾的宋氏混,也是個沒出息的。
沒錯,孝懿仁皇後去世後不久,借著康熙的幾分愧疚,又有家中兄長在邊疆立了功,德貴妃借題發揮,成功讓自己全家脫離了包衣籍,抬進了正白旗,成了滿洲正經旗人,還是上三旗。
前朝雖然也有人議論,但是前朝的功勳和皇子到底都在那裡擺著呢,貴妃都封了,一個正白旗出身也不是給不得。
如此,青黛也順利完成了三連跳,成為了正經上三旗出身的滿洲姑奶奶,雖然老牌的上三旗出身還不看得上她,但是烏雅家有一個將軍、一個貴妃和兩位皇子,崛起也已經是必然的了。
縱然再如何,真正算起家世來,唯一比青黛好的也就是個四福晉了,故而李氏既是羨慕青黛的出身,慶幸青黛的不爭,也看不起青黛的不爭,這也算得上是自相矛盾了吧。
春日,午後的陽光正好,宋舒予和青黛分彆坐在藤椅上,身旁幾個侍女也都在欄杆上坐著,都拿著繡棚子努力著,一圈人看下來,也就宋舒予一個渾水摸魚的,紮兩針停下擼擼貓,然後繼續紮兩針再停下,工作最不認真。
但她要的花紋也最簡單,簡簡單單的兩叢竹子,葉子要的都少,自然也最省事,故而旁人還在努力刺繡的時候她已經繡完了花紋,心滿意足地放下了繡棚子,打算明天再把香包縫出來。
這是為了夏日驅蚊繡的香包,裡頭要塞上艾草與兩樣能夠驅趕蚊蟲的草藥,實用、好看、味道好聞,掛在身上當個裝飾似的,也能免了被蚊子咬了的痛苦。
蘅安也坐在那裡有模有樣地動著,手上攢著鵝黃和素白兩色的絨線,努力回憶著雯霽教導的東西編織著花樣,宋舒予手下摸著湯圓兒,感受著毛絨絨熱乎乎的觸感,一麵對著蘅安笑“說是你雯霽姑姑教的,可真看起來,和你雯霽姑姑的手藝可沒有半分相像的。”
青黛聞言抬眸一看,也笑了,一麵又收斂了笑意,瞪了宋舒予一眼,對著蘅安安慰道“這個百子如意的花樣兒太困難了些,我瞧你那梅花樣兒的絡子和蘭草樣兒的都好看極了,可見已是不錯,不必著急做這些頂困難的。”
“是極了。”雯霽仔細打量著蘅安的臉色,得了青黛的示意忙道“奴才也是十四歲進了宮,跟著老嬤嬤學了這個的,這百子如意的絡子學了許久才打出來,您年紀還小呢,不必這麼著急。”
“算了。”蘅安歎了口氣“我並不是著急,隻是瞧著好看罷了,但如今既然上了手,自然是要做好的了。”
宋舒予略帶這些讚許地看了蘅安一眼,青黛也笑了,道“既然咱們蘅安下定了決心,那便依了你吧,正好烏雅額娘那裡有兩捆新絨線,質地是極好的,顏色也嬌豔,回頭烏雅額娘讓人給你送過來,你就慢慢磨吧,等你這絡子結出來了,烏雅額娘那兒還有兩捆兒上好的金線和珠線,也給你。”
蘅安深吸一口氣,心中下定了決心,點了點頭道“嗯,蘅兒一定會將這絡子打出來。”、
看著蘅安興致衝衝的樣子,宋舒予和青黛相視一笑,均是隨了她了。
北方的慣例,一日兩餐,早膳和晚膳,一餐在辰時正,一餐在未時初,兩正餐都由大廚房進,小廚房有時會按照吩咐添一些湯湯水水的,也給一餐添了不少味道。
宋舒予留了青黛晚膳,青黛並不和宋舒予客氣,當下就欣然答應了,午膳擺在西稍間的黃花梨木餐桌上,四福晉推崇節儉,若沒有什麼特彆的吩咐要求,大廚房送的膳食都是有定例的,晚膳便是兩碗四盤,兩個葷的、兩個素的還有兩個涼菜。
另外加上青黛和蘅安的,已經可以將桌上擺滿了,宋舒予又吩咐小廚房用莊子上送來的鮮筍燉了湯和炒了臘肉,確實是沒什麼地方放了。
不過宋舒予和青黛的份例菜是重複的,索性將一份賞人了,也騰出了地方來。
吃了八分飽,宋舒予親自動手給自己成了一碗鮮筍燉雞慢慢喝著,湯汁鮮美,就著顧婆子醃的脆筍,兩碗湯和半碟子筍下去,不知不覺也就差點吃撐了。
這對宋舒予來說是常事,不過看了一眼在一旁一臉懊惱地揉著小肚子的青黛,便知道她是吃多了,畢竟青黛的食量素來是七分飽,能吃到這個樣子已經是極難得的了。
膳後,意蘭極有眼色地吩咐人上了三盞消食茶過來,吃飽喝足,捧著小肚子坐在暖閣裡喝著消食茶,然後各自回去睡午覺,這就是一個完美的中午活動。
這時湯圓兒也已經吃了顧婆子特意給它準備的晚膳,是按照青黛給的食譜準備的,魚肉、牛肉和雞胸脯那一小塊兒肉一起煮了搗成泥,加了一點點的蔬菜,它吃的歡快,最後甚至整張臉都埋進了白瓷小盆裡,嘴邊的毛毛也染上了肉泥泥的痕跡。
負責伺候的貓兒的翠鳴無奈笑笑,隻能等貓主子吃完之後用打濕了的棉布細細擦拭著它嘴角的貓貓,然後給喂了水,再把眯著眼打著小哈欠明顯是困了的貓主子送到宋舒予床邊的小墊子上。
如此,這個大大的院子這才安靜了下來,午後溫暖的陽光打在院子裡,打在坐在廊下做針線的侍女們身上,生活是如此的靜謐美好。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