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回去以後趙平安還跟薑魚林說起今日祭拜時遇到的這事兒,兩人雖是表示有些離奇,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好在平安沒什麼事兒,晚上也沒發生什麼反常的情況,所以這件事就當這麼過去了。
不過去也不行,總不能去找高人把他爹娘收了吧。
也是過了許多年,薑魚林在廟裡與主持聊過,相談甚歡,聽主持說起才知道這紙錢向上吹是代表著亡人高興的意思。
而那紙包的錢,興許是結陰婚的引子,也可能是跟人借壽,大多數都是借壽。
不過這法子也確實是損,再怎麼說你去借壽也得經過人家同意啊你是人彆人也是人,若是有那不清楚的,糊裡糊塗撿了去花平白折了壽數,這不就是缺德嗎
總歸那紅紙他是丟進了功德箱,趙平安就不信了,有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敢跟佛祖借壽
隨著科考的時間臨近,除了一日三餐,趙平安也不大去打擾薑魚林。
而高小姐,最近她隻要一得空兒便會往客棧跑,帶著李程文也不知道去了哪裡逛,趙平安沒去多管,也沒跟著。
高小姐追夫是大事兒,趙平安才不過去給他們當電燈泡兒。
除了每日堅讀書習字,不落下功課以外,趙平安還去了一趟他爹娘給他留下的那座山。
這山坐落在城郊附近,最為難得的是離京都的方向倒是近些,隻不過還屬於鹿鳴郡的地界。
要說這京都寸土寸金,哪怕是出了京都的地界兒這地皮也不能便宜,也不知道他爹娘當初到底是從哪裡弄到手的,說是天上掉餡兒餅也不為過。
這山可不是那種小山包,雖然沒有李家莊的那座占地大,但眼前這座山高度可是不低。
薑魚林不讓他一個人出門兒,李程文又不在,趙平安便又雇了個附近村兒的當地人給他做向導。
這山對比彆的山雖是占地不大,但也是比對著彆的山來算,好歹也是座山,比宅子大多了。所以在外緣扯個木柵欄圍上什麼的並不好使,畢竟,隻要有心人願意,隨手便能扯開,所以他們也不如費那個心。
山裡並沒有全封起來,除了泉水所在的位置不讓他們過去之外,其他地方他們平時是可以進入的,當然,也是防不住。
山中並不是無人管理,以前沒有發現山泉的時候確實沒什麼人,但後來發現有泉,吳嬤嬤便派了一對兒家裡來的仆人夫妻住在這山泉附近看山,山上條件艱苦,便加了些銀錢。
說來也巧,這泉眼就在這半山腰的上麵,村民們有時會過來打柴,卻不大往高處走,越往上越累,低處的木柴便夠用了。
越往山裡走,空氣就越是濕潤,打在臉上很是舒服,唯一的缺點就是山路太滑,他這還沒走多久呢鞋襪便濕了。
好在不是冬日,不然真的要凍壞人。
趙平安跟著向導來到了半山腰處的一個木屋前停下,他自己先去瞧了瞧這山泉,讓向導進屋去喊人。
他倒是熟門熟路的,應當跟這夫婦二人也是認識的,不一會兒便帶了他二人出來。
趙平安不僅報了家門,還拿出了吳嬤嬤寫給他們信件和信物,以此證明他是本人。
出來的這夫婦倆都是姓張,那男人也是識得幾個字的,如若不識字吳嬤嬤也不會派他過來,不然兩地離得遠,溝通起來就太麻煩了。
會識字的仆人太難找,這倆人還是吳嬤嬤好不容易才挑出來的。
張氏夫婦瞧了信物又看了信件,確定了是他家小主人,便趕忙參拜,好一番問候。趙平安沒這個時間與這二人寒暄,他今日是午後才出來,本就耽擱了許久,若是再晚些,天就該黑了。
他此次前來隻不過是認認地兒認認人,同時也是瞧瞧這泉水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要知道,他前世可是學地質的啊
趙平安簡直不要太感謝他的專業。
這泉水按水流狀況劃分,可以分為常流泉和間歇泉;根據水流溫度劃分,又可以分為溫泉和冷泉
他大致問了些基本情況,得知了這泉屬於常流泉,冷泉。
泉水叮咚,聲如金石齊鳴,像珠落玉盤。
這處泉水是從石縫間流出,水流不大,也沒有冒水花和氣泡,明顯是個下降泉。
趙平安瞅著那水流也就是比水龍頭兒的流量要多上個兩三倍的樣子罷了,如果按流量劃分的話,等級差不多在五六級的樣子。
泉眼下方是個小水窪,水流下來的地方蓋了石台子,水順著石台子往下流便淌到那水窪裡。若是要接水的時候,便將木桶放置在這石台子上,更方便些。
此處被他夫婦二人打掃的還算乾淨,趙平安走到那兒石台子上,先是洗了洗手,而後拘起一捧水。
他也沒忙著下口,先是仔細瞧了幾眼,雖說他的眼睛不是顯微鏡,但起碼能夠分辨出這水是否乾淨,等看的差不多了他才又拘起一捧水送入口中。
趙平安品了品,這水跟前世喝過的礦泉水果然是有一定的區彆,不光生態比前世好,更是少了些人工處理過的味兒,甘甜。
不過生水還是生水,保不齊裡頭就有寄生蟲,少喝些倒是無妨,但放在平時,若是可以,最好還是燒開了為妙。
他此次前來便是視察一下自家的產業,看看有什麼可操作的餘地,畢竟這泉水淌著也是淌著,不加以利用多浪費。
回去的時候是先回的附近的村莊,馬車便停在向導的村裡,有人幫著喂馬。
他二人過去的時候沒看見送他來的車夫的影兒,村裡家家戶戶門口一個人都不見。
真是奇了怪了。
趙平安和這向導麵麵相覷,都不知發生了什麼,畢竟是在自己家村子裡,又是讓主顧乾等著,向導還有些尷尬,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要不你在這兒等我,我去替你找人。”
“好。”
說著車夫便去了,隻是趙平安等了半天也不見人來,隱隱約約還能聽見村裡不遠處有動靜。他在這裡乾站著也是無聊,便朝著聲音源頭走過去。
到了地兒,便見到一夥人圍在一戶土屋前,一個個村民立在此處,神情很是肅穆。
人群太擠,趙平安進不去,卻能聽見他們在裡頭說話。
“二蛋,你可千萬彆想不開。”
“對呀二蛋,你大伯說的對,你正值壯年,以後的路還長著,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你們彆勸我了,狗老天不讓我活,我還能怎樣不如死了算了,你們都閃開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