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等到兄妹兩個差不多吃飽的時候,林奶奶也回家了。見著許久未見的大孫子,老人家這就張羅著要去割肉做飯,給大孫子補一補。
“奶奶,我這剛吃飽呢,且不必張羅,離著午膳時候還早呢。”林琅看了看眼前空了將近三分之一的食甕,頗為不好意思的說道,“您看,這都是我吃的,您這會子就是做東坡肉,我也吃不下了。”
林奶奶這才罷休,又拉著林琅細細的問,在書院裡是否適應,與同窗關係好不好之類的,林琅俱都一一回答了。
待到林清夫婦倆從鎮上回來,林家就更熱鬨了。林母算著自家兒子也該休沐了,特意從鎮上買了兩斤肉,還有幾個大棒骨,準備給自家兒子好生補養補養的。
一家人熱熱鬨鬨的吃過晚飯,林墨年紀小熬不住,已經先進屋睡覺了。倒是其他幾人,還坐在院中納涼吹風,閒話聊天。
林琅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問道“爹,我今天回來見到墨姐兒,發現她一身裝扮,根本不是咱家能負擔的起的,還有舉手投足的氣派,連我們書院山長家的姑娘也比不得,看著就貴氣的很。”
林清含笑看著兒子,示意他繼續說。
林琅見此,鼓足勇氣道“爹,我自然知道,能跟著叔奶奶和嬸娘學習,這對墨姐兒來說是多大的機遇。可是咱家,咱家不過是普通農家,即便是秀才呢,在咱們族裡也並不罕見,若是墨姐兒她”
林父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欣慰的說道“琅哥兒也長大了,知道為家裡為妹妹操心了,這很好。不過你不必擔憂,我已經與你三叔奶奶和三叔父說好了。”
林母也笑著安慰兒子“你想的你爹都考慮清楚了,咱們在族裡隻有這幾畝薄田,每年的產出,不過是將將夠一家子的口糧罷了。其餘的,都得靠你爹行醫賣藥,日子過得也是清貧的緊。”
“你三叔奶奶早幾個月便跟我說了,想著讓咱們一家子跟你叔父一起,去他們揚州府上過活。”林父見兒子滿臉不解,隨即解釋道,“你三叔奶奶給了我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束脩,包咱們全家的詩書,隻是讓我當個她家的府醫,活計清閒的很。她還答應會給你和琪哥兒找個好的書院,休沐日時,還能讓你叔父指點一下你們的功課,這種條件,我自然不會拒絕。”
林奶奶也在一旁附和“我老婆子在鄉下地界兒,過了大半輩子了,如今有機會去城裡看看,那可真是巴不得呢。”
林琅沉默了很久,他自然知道爹娘和奶奶,是為了自己兄妹三人著想。故土難離,幕僚難做,自家若是去了林如海府上,那就是低了他們一等了,再是同族的親戚,說話身板也難免不硬氣。
林琅心中有些難過,可同時也滋生了野心出來,畢竟自家以前能獲取到的資源,確實是非常有限的。可林如海不同,他是五世列侯之家,當朝最年輕的探花郎,才華人脈都甩出自家十八條街去,此舉確實能讓自家有平步青雲的可能性了。
見著兒子一臉沉思,林父示意林奶奶和林母先進屋去,自己留下來與他談心。誰也不知道父子二人說了些什麼,隻知道第二日林琅回書院之時,滿腔昂揚鬥誌,比起從前的精氣神高了十倍不止。
而林如海家中,也正在忙忙碌碌的收拾東西。林如海畢竟是在職的巡鹽禦史,雖然這段時日工作清閒,但也不能長期請假,故此他隻在家中呆了兩日,就連夜趕回揚州去了。
臨行前,林如海找到林清,如此這般的囑咐了一通。大意就是拜托堂兄多關照自家,待到安哥兒滿三個月後,與之一同啟程,路上安穩要緊,自己在揚州掃榻相迎雲雲。
林清自然一一應下,如今他已經開始拿著林家的報酬,且準備今後追隨林如海,自然比之從前更上心些。
故此每日早上,林墨和林雯去上課時,林清也就跟著過去,先為林家祖孫三口把脈,再根據他們的脈象,製定今日的食譜。在全方位的跟蹤服務下,林家三口的身體,如今不說是達到巔峰水平,也比尋常人家好了許多,最起碼與她們剛回到族中,那病懨懨風吹就倒的樣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彆了。
林老太太對此十分滿意,心中暗暗想著,等到了揚州,務必要為林琅林琪兄弟倆,找個最好的書院。
初次之外,林清也沒有閒著。自家的宅院,托付給了隔壁林大伯母一家照應,同時也把菜地什麼的當做報酬,免費給了他家使用;村裡的幾畝良田,都選了忠厚老實的族人佃了出去,每年就和林如海家的莊子一起收租。
至於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況且揚州並不遠,快馬加鞭一天多也就到了,真有什麼事情,來回也便利。
轉眼三月過去,到了林家啟程的時候,除了林清一家人外,還有個林雯小姑娘也跟著一起出發了。
原來賈敏教導她們姊妹一年多,早就對彼此有了感情,如今自己等人走了,單留下林雯一個,實在是舍不得。可林雯與林墨不同,他父母除了種地外,並無其他本事,勉強一家子跟去,倒像是打秋風的窮親戚,反倒不美。
故此在與林老太太商量過後,由賈敏出麵,把林雯和林墨姊妹倆,收為了義女,這樣就能名正言順的帶在身邊,也不虞旁人會說什麼閒話。
因為帶著老人孩子,一路上大家走的並不快,一日隻行百裡就歇下了。如此足足花了四天的功夫,才到了揚州城。
揚州自古繁華,有詩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一斑。如今的揚州城,雖然不如唐朝時候鼎盛,被蘇杭搶了風頭,可依舊不容小覷,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是熱鬨非凡。
林墨和林雯兩個,從小在村子裡長大,連鎮上都沒有去過幾次的,如今陡然見了此景,免不了好奇極了。林奶奶和林母也沒有見過,一家子趴在車窗邊上,驚歎不已,口中嘖嘖稱奇。
還沒等她們怎麼看,馬車就停下來了,原是巡鹽禦史府到了。
鹽政是國稅的大頭,而巡鹽禦史則是出了名的肥差。這座官邸經過幾代人的整修,外表看著雖然不算特彆奢華,但走進去後可真是一步一景,精致美麗極了。
林如海早就安排下人,把院子準備好了。林老太太住了正院,林如海和賈敏住了旁邊次一等的院落,而林清一家和林雯,則是住了前麵的一處客院。說是客院,可也是前後兩進半的院落,他們一家六口,外帶一個雯姐兒,住起來也是寬寬敞敞的。
經過了半日的修整,晚間的時候,林如海舉辦了一場家宴,一是慶祝一家團圓,二是為了歡迎林清等人的到來。都是同族骨肉,又有林如海在場,故此大家也沒有多避嫌,隻拿屏風在中間擋了擋,男女各開了一桌,便在花廳一起用了飯。
“三姐姐,這鍋好奇怪,它居然放到桌子上來燒呢。”林墨扯著林雯的衣袖,兩人說著悄悄話。
正巧被林老太太聽到,她笑著解惑“這個東西叫暖鍋子,是北邊傳來的吃法,咱們江南倒是少見。這暖鍋是要一邊吃一邊煮的,吃個熱乎勁兒,北地嚴寒,若是不用這個,飯菜端上桌,不一會兒就涼了,人吃了就要不舒服了。”
兩個小人兒這才恍然大悟,林雯自告奮勇的說道“那我給祖母煮,我在家時候經常幫我娘打下手呢,她說我做的可好了。”
“還有我我煮的麵可好吃,不信您問哥哥。”林墨也不甘示弱,甚至還拉了林琅做證人。
林老太太樂得一手摟住一個“難為你們倆的孝心,不過這且用不著咱們家姐兒呢,這屋裡許多侍候的丫鬟婆子,咱們隻管吃就是了。”
兩個小姑娘聞言,有些黏黏兒的,林老太太又說“祖母已經享你們的福了,前幾日墨姐兒做的抹額,我今日帶著就很好。還有雯姐兒做的手爐套子,那隻狸奴繡的活靈活現的,看著就高興。”
繼而又轉頭對著林奶奶說“老嫂子,不是我誇,咱家的雯姐兒和墨姐兒,是一等一的孝順懂事。小小的人兒,樣樣都想得到,姊妹兩個又好,日後咱們這兩個老婆子可等著享福嘍。”
林奶奶如今身上穿戴的,也是林墨和林雯兩人合力做的,聽聞此言連連點頭,不過嘴裡還是誇讚道“這都多虧了您和海哥兒媳婦費心,往常在我們自家身邊,也是淘氣的不行,整日家摸魚爬樹沒個女兒家的樣子。如今倒是好了,出去進來也能文文靜靜的,日後我是不用發愁她們嘍。”
“您也是操心太過了,淘氣又怎麼了,小孩子家家的就該多動動,這樣身體才好呢。就連安哥兒,如今我和你侄媳婦,如今每日都還要出去走動半個時辰,這不今年的身體眼看著就比往年強些。”
兩位老人家互相吹捧了幾句,又有眾人在一旁隨聲附和,還有安哥兒在一旁咿咿呀呀的插話,一時間花廳內甚是熱鬨。
林如海見著此景心中感歎,去年這時候,自家三口人吃飯,總覺得冷冷清清的。想必今年守歲的時候,就不會淒清孤寂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201213:08: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融融49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