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那個繁榮昌盛的時代,滑州胙(現今河南延津之地)有一位名叫劉崇龜的官員。他的名字中帶有“龜”字,這並非偶然。在古代,烏龜象征著長壽、通靈與吉祥,與龍、麟、鳳一同被視為瑞獸,深受人們的尊敬與喜愛。因此,許多古人的名字中,都寄托著對烏龜的崇敬與向往。
唐代,龜字在名字中更是屢見不鮮。比如那位唐太宗時期的楚王李靈龜,他的身份尊貴,名字中的“龜”字彰顯了他的非凡與吉祥。再如唐玄宗時期的梨園第一樂師李龜年,他的音樂才華與名字中的“龜”字相得益彰,成為了一代傳奇。還有那位大文豪陸龜蒙,他的文采飛揚,名字中的“龜”字更是為他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深邃。
即使在今天,“金龜婿”這個詞仍然流傳著,它代表著人們對烏龜的喜愛與尊敬。從劉崇龜的名字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古人對烏龜的崇拜與敬仰。
劉崇龜不僅是一位擅長繪畫的才子,更是一位出色的官員,尤其擅長斷案。在南海為官時,他遇到了一個頗為棘手的案子。
當時,有一位富商的兒子,我們暫且稱他為李二郎。李二郎年輕有為,相貌堂堂,皮膚白皙如玉,英俊瀟灑。他的外貌優勢讓他在眾人中脫穎而出,然而,正是這出眾的外貌,為他帶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禍端。
李二郎,一個繼承父親商業基因的年輕商人,起初在父親的庇護下學習經營之道。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逐漸長大,羽翼漸豐,決定獨自闖蕩商海,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一天,李二郎乘船外出談生意。當船停靠在江邊時,他抑製不住內心的好奇,下船到岸上閒逛。不遠處,一座精致的小樓映入眼簾,樓上有一位妙齡少女,約莫二十來歲,姿色出眾,儀態優雅。
在那個時代,男子盯著女子看被視為輕浮無禮的行為。然而,當李二郎的目光落在少女身上時,她卻並未露出不悅之色。相反,她竟與李二郎對視,絲毫不避諱旁人的目光。
李二郎心中暗自竊喜,於是他鼓起勇氣,走近少女,輕聲說道“我晚上再來看你。”少女聽後,並未害羞,隻是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
夜幕降臨,李二郎懷著激動的心情,如期而至。而少女也如約等候在屋中,為了方便他的到來,她甚至悄悄打開了房門。然而,命運卻在此刻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就在李二郎尚未抵達之時,一名強盜悄然而至。他見這座樓上其他房門緊閉,唯獨少女的房門半開,且屋內漆黑一片,便心生貪念,決定潛入其中行竊。
就這樣,一場悲劇在無聲無息中悄然上演。李二郎與少女的命運,將因這次意外的相遇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夜幕降臨,月光灑在江邊的小樓上,給這座原本靜謐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少女坐在屋中,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李二郎的到來。當她看到有人走進屋內時,心中一陣激動,以為是心上人終於赴約而來,於是她滿心歡喜地迎了上去。
她並未意識到,進來的並非李二郎,而是一名窮凶極惡的強盜。強盜原本隻是想趁著夜色行竊,卻沒想到會遇到屋中有人。當他看到少女不僅不害怕,反而朝著自己走來,臉上還帶著笑容時,心中頓時慌亂起來。他誤以為自己的行蹤已被發現,情急之下,他揮舞著手中的尖刀,狠狠地捅向了少女。
少女發出一聲短促的呻吟,鮮血瞬間染紅了地麵。她無力地倒在地上,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強盜看到這一幕,驚恐萬分,手中的刀也掉落在地。他慌亂地撿起刀,轉身逃離了現場。
此時,少女的家人正在樓上熟睡,對樓下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沒過多久,李二郎如約而至。他推開房門,一腳踩到了地上的血跡,頓時感覺腳下濕滑。他一個踉蹌,摔倒在地,手掌也沾上了鮮血。他疑惑地摸了摸地麵,又聞了聞手上的血腥味,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李二郎驚恐地抬起頭,這才發現地上躺著一個渾身是血的人。他驚恐萬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慌亂地爬起來,連滾帶爬地逃回了自己的船上。他不敢停留,立即開船逃離了這個恐怖的地方,一晚上跑了一百多裡。
第二天早上,少女的家人發現女兒不見了,心中湧起一股不安。他們順著血跡找到了岸邊,但到了岸邊,血跡卻突然消失了。他們心中更加慌亂,趕緊報官。縣令接到報案後,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調查。
岸邊的居民們被召集起來,縣令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昨晚發生的事情。然而,大家都表示一無所知,對於這起離奇的凶殺案感到十分困惑。少女的家人傷心欲絕,他們無法接受女兒就這樣離奇死去。案件的調查陷入了僵局,真相似乎被一層厚厚的迷霧所籠罩。
在調查的過程中,有人向縣令透露了一個關鍵線索。他說道“前天上午,有一艘船曾停泊在此地,船上的人看似是個商人打扮。然而,就在昨夜,那艘船已經悄然離去。如果它中途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此刻恐怕已經遠在百裡之外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縣令聽聞此言,立刻下令派衙役去追蹤那艘商船。果不其然,在一百多裡外的地方,衙役們找到了一艘船,船身上竟然帶著斑斑血跡。順著這條線索,他們成功抓獲了李二郎,並將其關入監獄之中。
李二郎的鞋子和船上均發現了血跡,而且他正是在少女遇害之後連夜起航逃離的。案件至此,縣令對李二郎的嫌疑深信不疑,認定他就是凶手。
李二郎堅稱自己無辜,矢口否認殺人罪行。為了迫使李二郎認罪,縣令下令對他進行嚴酷的拷打。在酷刑之下,李二郎雖然承認了自己因貪圖美色而去找少女的事實,但他始終不肯承認自己殺了人。
此時,少女的家人已經將凶器——一把廚刀交給了縣衙。人證物證俱在,似乎足以給李二郎定罪。然而,劉崇龜聽聞此案後,卻覺得事有蹊蹺,於是他決定親自接手這個案子。
劉崇龜接手案件後,親自前往獄中審問李二郎,詳細了解了當日之事。李二郎沒有隱瞞,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隨後,劉崇龜又仔細檢查了少女的傷口,發現傷口的特點與那把廚刀並不吻合。這讓他更加確信,凶手並非李二郎。而那把廚刀,則是解開這樁懸疑案件的關鍵所在。
在案件的迷霧中,李二郎的嫌疑愈發顯得撲朔迷離。他本是為了約會而去,又為何會帶著刀具呢?他與那位少女素不相識,更無深仇大恨,怎麼可能一見麵就下此毒手?即便他真的心懷不軌,試圖強行侵犯,但少女又怎會輕易為他開門呢?
最令人生疑的是,倘若李二郎真的是凶手,他為何會帶著一把廚刀作為凶器?這樣的選擇似乎與他的身份和動機都格格不入。
經過深思熟慮,劉崇龜得出了結論凶手並非李二郎,而從廚刀的線索來看,真正的凶手很可能是一個廚子或屠夫。畢竟,隻有這兩類人才會經常使用廚刀,也才有可能將其作為凶器。
於是,劉崇龜決定采取一個大膽的計劃來揭開真相。他發布了命令三天後,將宴請本地的官員、巨商以及德高望重之輩。為了這場盛宴,需要殺雞宰羊,因此需要請廚子、屠夫前來協助。他要求本城的所有廚子、屠夫都帶著自己的家夥前來集合,以便安排任務。
到了約定的日子,廚子、屠夫們紛紛如約而至。劉崇龜假意給他們安排任務,詳細說明了每個人需要做什麼,廚子負責哪些菜品,屠夫負責宰殺哪些動物。他還特意將廚子和屠夫分成了不同的組和隊,以便更好地管理。
任務分配完畢後,已是下午時分。劉崇龜便告訴眾人“今日已晚,明日再正式開工吧。你們先回去休息,養足精神。”廚子、屠夫們聽後,便準備離去。
此刻,劉崇龜平靜地開口“各位,既然明日還要再來,不如就將刀具留下,也省得來回攜帶的麻煩。”他的話語中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廚子和屠夫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於是各自將刀具放下,便各自回家去了。
當眾人離去,劉崇龜迅速行動起來。他小心翼翼地用那把殺人的廚刀,替換了其中一把看似普通的刀具。這一舉動,無疑是在為即將到來的真相揭曉埋下伏筆。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了大地,廚子和屠夫們如期而至。他們各自尋找著自己的刀具,然後拿著刀開始忙碌起來。然而,在這和諧的氣氛中,卻出現了一絲異樣。一人站在刀具旁,遲遲不肯動手。劉崇龜察覺到了這一異常,便走過去詢問“你為何不肯拿刀乾活?”
那人猶豫了片刻,終於開口“這把刀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拿。”
劉崇龜心中一動,表麵卻不動聲色“哦?不是你的刀?那你說說,這把刀是誰的?”
那人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後回答道“依我看,這把刀應該是張三的。”
劉崇龜聞言,心中已有了計較。他立刻派人去尋找張三,然而張三卻並不在這些人之中。於是,劉崇龜果斷下令,讓衙役們前往張三家中進行抓捕。然而,當衙役們趕到張三家時,卻發現張三已經聞風而逃。
儘管遭遇了挫折,但劉崇龜並未泄氣。他深知,張三就是解開這樁懸疑案件的關鍵。於是,他安排了幾個精乾的衙役,暗中盯守張三的家,等待著他的出現。
在這緊張而壓抑的氛圍中,劉崇龜在獄中找到了一個即將行刑的死囚,他巧妙地將其偽裝成李二郎。隨後,這個假冒的李二郎被披頭散發地帶到了繁華的鬨市中,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冷酷地執行了死刑。
當這個虛假的李二郎頭顱落地的一刹那,劉崇龜宣布,少女被殺一案已經畫上了句號。消息傳開後,逃竄在外的張三聽聞李二郎已被處決,案件已了結,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他耐心等待了三天,確信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從李二郎身上轉移,才敢悄悄返回家中。然而,他剛踏入家門,就被早已埋伏好的衙役們一舉抓獲。
麵對鐵證如山,張三終於低下了頭,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原來,那天他原本打算偷竊,卻不慎失手殺死了少女。當劉崇龜召集所有屠夫和廚子,並讓他們留下刀具時,張三就意識到自己已經暴露,於是匆忙逃離。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劉崇龜的計策比他想象的還要高明,最終還是將他捉拿歸案。
最終,張三被判處死刑,而李二郎則因私通之罪被鞭打一頓後釋放回家。這起懸疑重重的案件,在劉崇龜的巧妙布局下,終於揭開了真相的麵紗。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