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廣州肇慶府,陳家和邵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陳家有個英俊聰明的兒子叫陳龍,而邵家則有個狡猾卻富有的兒子叫邵厚。這二人從小就在一起讀書,雖然性格迥異,卻都未曾婚配。
城東的劉勝家原本是官宦世家,家中有個聰明伶俐的女兒,年僅十五歲,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她的才情遠近聞名,許多人家都想娶她為媳。
一天,劉勝與族兄商量道“女兒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我想為她挑選一個佳婿,不在乎對方貧富,隻是不知該選誰才好?”族兄回答道“古人選婿,看重的是品行和才華,而非財富。城裡的陳家有個兒子叫陳龍,他氣宇軒昂,勤奮好學,雖然目前家境貧寒,但此人日後必定有所作為。如果你不嫌棄,我願意做媒,促成這段姻緣。”劉勝說“我也聽說過陳龍的大名。待我回家與妻子商議後再定。”
劉勝回到家後,把想把女兒嫁給陳龍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張氏。張氏說“此事由你決定,不必問我。”劉勝又說“你還是把這個想法告訴女兒,看看她的意見如何。”於是,父母二人將打算把女兒嫁給陳龍的事情告訴了女兒。女兒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早已對陳龍心生仰慕。
沒過多久,邵家也派人來劉家提親。但劉勝心中隻有陳家,便以女兒年紀尚小為由,婉拒了邵家的提親。邵家的人走後,劉勝立刻派族兄秘密前往陳家傳達自己的意願。陳家長者雖然欣賞陳龍的才華,但家境貧寒,不敢輕易應承。劉勝卻說“我看重的是令郎的才華和人品,貧富並非我所關心的。隻要你肯答應這門婚事,我就立刻挑選吉日,把女兒送過門來。”陳家長者聽了這話,便答應了這門婚事。
劉勝得到回複後大喜過望,立刻喚來裁縫為陳龍趕製了幾件新衣服,隻等著挑選吉日,把女兒送到陳家去。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一連串的懸疑事件卻接連發生,讓這樁原本看似美滿的婚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邵某,心懷怨念之人也,聞悉劉家之女竟與陳家子定下婚約,不禁憤懣難平。昔日,他曾委派鄰裡老嫗為媒,欲聯姻劉氏女,奈何彼時劉家以女尚幼婉拒。如今,此女竟轉瞬許配陳家,邵某視此為奇恥大辱,暗自發誓要尋釁生事,令陳家婚事化為泡影。
翌日,邵某心機暗動,細思量陳家底蘊。原來,陳家祖上乃遼東衛軍出身,然久已離隊,身份已然模糊。邵某心中頓生一計若以“逃軍”之罪名加諸陳家,使其子陳龍被發配遠方,豈非婚事自破?於是,他緊鑼密鼓,精心炮製狀書,直指陳某逃軍之實,徑直投遞至官府。
官府接狀,依法審理此案。查閱軍籍冊,卻發現陳龍之名早已除名,無從查證其逃軍之說。按律,此案應予擱置,不予追究。然邵某財雄勢大,上下打點,賄賂官吏,硬生生將陳龍拘捕歸案,聽候審判。陳家父子麵對無端冤屈,無力辯駁,眼見軍批已下,陳龍即將被遠戍他鄉,父子倆相擁而泣,悲痛欲絕。
陳龍涕淚縱橫,哀歎道“家中貧困,雙親年邁,而今我身陷囹圄,遠赴邊疆,父母何人照料,叫我如何安心離去?”長者陳父強忍悲痛,安慰道“雖我年邁,但親戚眾多,定會早晚探望,照料有加。隻是你命運多舛,與劉家婚事未竟,此去茫茫,不知何時才能重逢。”陳龍更是心如刀絞“正因這樁婚事,我與邵家結下仇怨,如今遭此橫禍,婚事隻能是鏡花水月,遙不可及了。”父子二人,一夜長歎,愁雲籠罩。
次日,陳龍的親朋好友紛紛趕來,為其送行。陳龍滿心憂慮,反複叮囑眾人務必照顧好家中老父,隨後含淚辭彆,踏上未知的苦旅。
待劉家得知陳龍無辜遭配、遠戍他方的消息,全家上下無不歎息連連,悲情彌漫。劉家千金更是心如刀絞,痛悔未能在陳郎離家前與之見上最後一麵。自此,她獨對菱花銅鏡,滿腹幽情與離愁無處訴說,隻能默默藏於心底。
次年春天,一場席卷全城的瘟疫降臨,無情地奪走了劉女雙親的生命。家財散儘,屋舍變賣,劉家千金瞬間從錦衣玉食的小姐淪為孤苦無依的弱女子。幸而有好心的姑母收留,將其接入自家,視若己出,百般嗬護。然而,隨著時光流轉,上門提親者絡繹不絕,姑母雖未明確表態,卻試探性地對侄女言道“如今你父母雙亡,身邊無人依靠,先前與陳家的婚約又因陳郎遠征,音訊斷絕,生死未卜。你正值青春年華,何不讓我為你覓得良婿,共度安穩一生呢?”
劉家千金聞此,淚如泉湧,堅定答道“侄女深知,陳郎今日之厄運,皆因我而起。倘若我棄他另嫁,實為背信棄義之舉。懇請姑母憐憫,允許我在此靜候陳郎歸來,縱然他遭遇不幸,我也願結來世之緣,終身守望。若逼我改嫁他人,我寧願選擇死路,絕不順從。”姑母見其意誌堅決,深感其貞烈,自此不再提及婚嫁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此後,劉家千金在姑母家恪守婦道,足不出戶,非姑母召喚,鮮與外人接觸,一心一意等待陳郎歸來。然而,命運再次波折,當年十月,海寇蜂擁而至,城池告急,百姓紛紛逃難。劉家千金與姑母也不得不離鄉背井,遠遁他鄉避禍。
待海寇之亂平息,民眾陸續回歸故土。劉家千金與姑母重返家園時,隻見舊宅已被戰火付之一炬,僅剩斷壁殘垣,荒涼淒慘,無法居住。無奈之下,兩人隻得在平陽驛附近賃屋暫居,開始了新的生活,繼續在動蕩不安的世事中堅守那份跨越生死的約定。
未過多時,僅一月光景,一位名叫黃寬的宦家子弟策馬翩翩,行至平陽驛前。恰逢劉家千金正在廚下忙碌炊飲,黃寬不經意間瞥見其清秀脫俗的麵容,頓時心生傾慕。他向附近居民打聽此女來曆,有人認出,上前告知乃是城中劉家之女,因戰亂暫居此處。
次日,黃寬迫不及待地派人前來提親。然而,劉家千金對此堅辭不受,態度決絕。黃寬仗著自家官勢,執意強娶,毫不退讓。其姑母聞訊,心中惶恐,私下對侄女道“那黃公子的父親乃朝中官員,若執意不肯嫁他,隻怕我們在此難以安身。”劉家千金深知形勢嚴峻,但心意堅決,回應姑母道“他若強娶,我唯有以死抗爭。姑母可暫且應允婚事,待我為父母守孝滿六十日,再談過門之事。其間,我自有辦法慢慢拖延,尋機退婚。”姑母無奈之下,隻得遵從侄女之計,如實回複前來議親之人。
議親人將此消息帶回稟報黃寬,黃寬聽後雖略有不滿,但終究同意等待六十日後迎娶。此事暫時告一段落,劉家千金與姑母暫時得以喘息,她們心中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一場關乎生死與愛情的較量,正悄然醞釀。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三位士兵來到了驛站,打算在此歇息一晚。其中兩人忙著生火做飯,而另一位則悠閒地倚著驛站的欄杆,閉目養神。
此時,一位年輕的女子偶然間看到了這位士兵,心生好奇,便匆匆進入屋內,對她的姑姑低聲道“姑姑,外麵驛站的軍人來了,你試著問問他們從哪裡來,說不定能探聽到陳郎的消息。”姑姑聽了,心中一動,便走出了屋外。
她走到士兵們麵前,微笑著問道“你們是從哪個衛所來的呢?”其中一位士兵回答道“我們是遼東衛的,正要去信州送文書。”姑姑聽到“遼東”二字,心中一緊,連忙追問“那你們認識遼東衛的陳龍嗎?”士兵們麵麵相覷,其中一位突然上前一步,拱手道“媽媽,您怎麼認識陳龍?”
姑姑激動地說“陳龍是我外孫女的未婚夫,他們曾經訂婚,但陳龍突然離開,至今下落不明。我一直在尋找他的消息。”士兵們聽後,沉默片刻,其中一位突然眼眶泛紅,低聲說“媽媽,我就是陳龍。”
姑姑驚愕不已,急忙回到屋內告訴女子這個消息。女子起初不信,但出來見到陳龍後,聽他講述了之前的經曆,才確信無疑。兩人緊緊相擁,淚流滿麵。
另外兩位士兵見狀,也感到十分欣慰,紛紛表示“這真是千裡姻緣一線牽啊!我們兩人還帶了些盤纏,今晚就讓他們完婚吧!”於是,他們開始張羅酒席,讓陳龍和姑姑、女子在屋內暢飲,而他們自己則守在屋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夜色漸深。陳龍和女子攜手進入房間,解衣就寢,訴說著彼此的思念與苦楚。這一夜,他們仿佛將多年的分離都彌補了回來。
第二天清晨,兩位士兵對陳龍說“你剛新婚不久,不宜輕易離開。我們兩人會替你去送文書,回來後再邀請你和女子一同前往遼東,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說完,他們便離開了驛站。
陳龍感激不已,決定留在驛站等待他們的歸來。
黃寬與女娘結為夫妻僅僅二十日,便得知陳某已經歸來。他擔心自己的婚姻會因此受到影響,於是心生一計,急忙派遣仆人前往陳某的住處,用詭計將他騙到家中。一旦陳某到達,黃寬便下令以逃兵的罪名將他殘忍殺害,並秘密命令手下將屍體藏匿於瓦窯之中。
第二天,黃寬便派人上門逼迫女娘儘快與他成婚。女娘心中憂思重重,不知所措,當聽聞丈夫被黃寬所害的消息時,她心如刀絞,絕望之下,在房內自縊身亡。姑姑發現後急忙救下她,勸慰道“陳郎與你不過短短幾十日的緣分,如今他已離世,你也該放下執念,嫁給黃公子算了,何必如此自苦?”
女娘淚眼婆娑,堅定地說“我一定要為丈夫報仇雪恨,與他同生共死,怎能再嫁仇人?”姑姑多次勸說,但她始終不為所動。正當兩人束手無策之際,突然有驛卒前來報信,稱開封府的包大尹即將到任,今晚便會抵達此地。眾人聞訊,紛紛準備迎接新任官員。
女娘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她感激涕零,立即準備了狀紙,打算在包公到來之際,向他呈報丈夫被害的冤情。她決心借助包公的公正和智慧,為丈夫討回公道,揭開這起懸疑案件的真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包公將女娘帶進府衙,詳細詢問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女娘泣不成聲,將之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包公。包公聽後,立刻命令手下拘捕黃寬到府衙接受審訊。然而,黃寬卻堅決不肯承認罪行。
包公心想“要想定罪,必須有屍體作為證據,否則他怎會服罪?但若沒有這個證據,又如何能讓他認罪呢?”正當包公陷入沉思時,突然一陣狂風刮過,吹得案前的文書紛飛。包公覺得這陣風有些古怪,便大喝一聲“若是冤枉,可隨公牌去。”話音剛落,那陣風竟然從包公座前繞過三圈,然後消失在門外。
包公手下的公差張龍、趙虎見狀,立刻跟隨風的方向出了城,一直走了二十裡路,最後風竟然鑽進了一座瓦窯裡。兩人進入瓦窯查看,發現裡麵有一具男屍,麵色竟然還未完全變色。他們趕緊將屍體抬回府衙,讓女娘辨認。女娘一見之下,認出這具屍體正是她的丈夫陳某,頓時痛哭失聲。
經過仔細檢驗,屍體上的傷痕與女娘所述的黃寬毆打致死的情況相符。包公再次提審黃寬,麵對確鑿的證據,黃寬終於無法再隱瞞,承認了罪行。包公隨即命人將案件整理成卷宗,判處黃寬死刑,並追繳他的財產用於陳某的喪葬費用,交由女娘管理。
此外,包公還深入調查了邵秀買通官吏陷害陳某的事情,最終將他發配到遙遠的邊疆充軍。女娘則由她的親人領回照顧,官府每月一定的銀兩作為生活費,確保她能夠度過餘生。女娘感激涕零,決定終身守節,以彰顯她對丈夫的忠誠和烈誌。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