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日,秦標早朝下的極早。
這讓群臣壓力變得極大。
因為許多權力,都被太子殿下放給他們去做了。
這對他們而言,毫無疑問過於驚喜。
當然。
京都上下,議論最多的事兒,還是從遼艦船上的卸貨。
“碼頭那裡,整整卸了十天的貨物了,整天通往皇宮的道路都是封鎖的,全往內庫裡放寶貝。”
“聽說遼人席卷了南洋諸國的王宮,將人家攢了幾百年的家底全都給端了。”
“據說南洋諸王這次給陛下的賀禮,足夠支撐北伐的軍費了,那些去漠北的兄弟,都榮耀歸來,被賞賜了太多好東西。”
“陛下也快回來了吧。”
“也就兩三天的事兒。”
整個京都都喜慶的很。
因為慶皇的六十大壽,趕得很巧,閏五月,能過兩次大壽。
一次對外,萬國來朝。
一次對內,萬民朝拜。
“陛下這次大壽,天下間但凡慢滿六十的老者,皇帝都會賜下布匹、糧食等物,可真是普天同慶了。”
“我父恰好六十也能獲得?這簡直就是恩賜。”
“聽說是太子定下來的,陛下過壽,天下人都開心。”
京都百姓。
議論的基本都是皇家的事兒。
或者猜測港口的碼頭還要卸多少天的貨,若是花錢請點工人,幾天就搬完了,非得信不著,隻用遼人跟宮裡的人搬。
以及遼王等近期又去了秦淮河,整個秦淮河兩岸的姑娘們,全都瘋了。
“聽說上次遼王上船,有幾個不長眼的紈絝不讓船,被遼王關在了底倉裡關了三天多,等人出來時,都不成樣子了。”
“不是說第二天就給放了嗎?”
“第二天整船的人都被錦衣衛給帶走了,被關著的那群人給忘了。”
炎熱到死氣沉沉的京都,因為藩王的入京,帶來了諸多的話題。
也緩解了今夏的酷熱。
如今的大慶,所有百姓閉著眼都知道必然蒸蒸日上。
外無敵人,內無憂慮。
興盛是早晚的事兒。
至於秦標秦風等五兄弟,近些日子在京都閒逛。
除了一點暗衛外。
基本不用帶啥人。
如今的秦標,已經根本不怕生死,更不怕遭人暗害。
更不用說。
身邊跟著天下無敵的遼王。
當然。
就算秦風不動手,他們腰間還掛著火槍。
安全基本沒任何問題。
這裡畢竟是京都。
“如今的京都,當真是越發繁盛了,孤上一次在街道上如此漫步,還是兒時。”
“老二老三在城內玩的多,總跟年輕人打架。”
秦樉嘿嘿笑了聲。
“那時候大哥學業繁重,父皇還總去外麵打仗,為了大哥的安全著想,大哥出府次數不多。”
秦標點頭。
“就算出府了,大多也會被清街,生怕我出現任何一點意外。”
當年群雄爭霸,秦標作為嫡長子,就是慶皇的軟肋。
若秦標被掠走,很容易拿捏住慶皇,故此秦標的安全,可能比慶皇還重要。
這也導致。
秦標沒有童年。
他從出生開始,似乎就是在為了接手這個江山做準備。
很累。
很累。
即便現在想來,秦標難免覺得以往的日子真的有些透不過氣來。
而當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