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麼撐過來的呢?
全憑著一個信念嗎?
秦標搖了搖頭,指著一個賣糕點的鋪子。
“這家鋪子糕點最為地道,我記得以前是位年輕貌美的婦人,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如今那婦人,已成了老婦。”
秦標感慨著時間的流逝。
秦樉則嘿嘿笑著。
“當年她在京都可是有名的很,父皇麾下的一些將領都想納其為妾,隻可惜人家不在意,隻不過當年她的名號咋叫來著?時間太久,不記得了。”
秦棣也點了點頭。
“當年她隻有一家鋪麵,如今竟已擴至了五間。”
這座京都,可以說全是兄弟們的回憶。
至於秦博跟秦風,則有些尷尬。
他們相對年輕,跟三位兄長有代溝。
秦風使喚了個眼色,立刻有暗中跟隨的遼地親兵衝進了店鋪內。
不多時,秦風的手上便滿是那家店鋪的糕點。
“來嘗嘗,每樣五塊,正好一人一塊。”
秦風招呼了一聲。
五兄弟幾人分食,秦標忍不住點頭。
“好像跟以前的味道,有了點區彆。”
秦棣點頭“更甜了。”
秦博笑了一聲“齁嗓子,這是打死了賣糖的?”
秦風嘗了兩口,最後順手走到一家涼茶鋪子前,要了幾份涼茶。
“配茶喝應該還好。”
這京都,甚至京都以南的菜係。
普遍都是甜口。
甜的仿佛能把人的牙齒都能全吃壞了。
民間似乎還有個說法。
窮人喜歡吃鹹的。
富人喜歡吃甜的。
從一個地方的喜好,就能瞧出這地方的富裕程度。
秦風覺得並不準確。
畢竟糖這種東西,都產自這邊,價格相對更加低廉。
而且這年頭,糖與鹽一樣,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都是奢侈品,也是朝廷重要的納稅大頭之一。
不像遼地,遼地根本沒這些東西。
“大哥,若想最直接的改善百姓生活,就直接將鹽的價格落下來。”
“這樣能讓百姓省掉許多開支。”
曆代封建皇朝。
素來用鹽來控製天下人。
人不吃鹽,就很難產生太多力氣。
所以私鹽販子,是很容易造反的。
因為他們能吃飽了,最有力氣。
秦標微微皺眉。
“糖的價格倒是可以下來,隻是鹽這是朝堂最關鍵的稅收之一,百官定會全力阻攔。”
皇權雖大。
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是沒有可能那麼的隨心所欲。
除非身邊養了一群佞臣,一切以滿足上位者需求為第一要務。
否則的話。
但凡官員正直一點,就會在許多事情上插手。
甚至可能為了幾十萬兩銀子誰出的事兒,就在朝堂上吵個好幾天。
而興許他們回家後,府中的一塊假山石頭,造價就值了這幾十萬了。
這就是朝堂。
“鹽稅過重,遲早滋生**,如今的好政,必然成為壞政。”
“既如此,不如早些提上日程,不給任何從中貪汙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