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剛開始沒多久,袁基手上的兵馬一定不多,撐死也就十萬。隻要吃掉這五萬人,袁基就會元氣大傷,數年不會有力量再犯。
奈何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呂笵就不該相信劉勳是個有腦子的人。他在安風等到第七天就察覺不對勁了,探子告訴他今日沒有運糧車經過。
這種情況持續到第十天,呂笵心中一動,帶著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六安,結果看到的就是一座被洗劫一空的城池,以及一具吊在城門口的屍體。
都是叫勳,姓張還是姓劉是有差距的。張勳這幾天白天讓紀靈搦戰,晚上讓橋蕤夜襲偷城,把劉勳煩的不行。
終於在第五天的時候還未等紀靈將辱罵對象上升到劉勳的父母,劉勳就出城了。
事實證明戰鬥力和官職沒什麼關係,劉太守不到五回合就被紀將軍削掉了腦袋。
大軍順勢一波,六安拿下!
呂笵人都要傻了,兩萬守五萬,他還帶來了大量的箭矢,豬都能守得住好吧!
現在也沒時間研究劉勳是怎麼輸的了,呂笵帶著人抄近道走水路,隻比張勳快了一步趕到成德。
這回一路順風順水的張勳終於遇到對手了,兩軍在成德僵持了一個多月,他的糧草支撐不住了,於是寫信將情況彙報給袁基。
袁基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很失望,他命紀靈帶一萬兵馬駐守合肥,任命張勳為廬江太守將廬江郡控製住,把橋蕤調了回去。
既然水路走不通那就隻能嘗試走陸路了,袁基給叔父袁隗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從董卓那裡買些馬匹,同時號召汝南的商人去遼東買馬,他大量收。
這一仗除了袁基和袁術,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戰爭隻持續了短短三個月,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一場戰爭不打個一兩年根本結束不了。
兩個人說打就打,說停就停,連正常的檄文罵戰都沒有,就跟鬨著玩兒一樣。
不過這場戰爭還是有意義的,它打破了很多潛規則。
比如說募兵不再需要朝廷同意,發動戰爭不需要請示朝廷等等。
雖然也沒人真的遵守這些法令,但洛陽可是還有一個手握玉璽的皇帝呢。
當然,我不是說那個小的,而是後宮裡正在與妃子們做遊戲的土皇帝。
既然有人開了第一槍,那麼人人都開槍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這場戰爭的關注度很高,可惜所有人的目光都不在袁氏兄弟身上,而是看向了洛陽的董卓,他們想看看董卓會有什麼反應。
董卓就是個矛盾的集合體,這一點李儒深有體會。
你說他淫亂後宮吧?他還就晚上去,該享受享受,該乾嘛乾嘛,白天依舊處理政務。
你說他殘暴無道吧?他淨殺一些反對他的朝臣,對一些名士還真就禮敬有加。
你說他窮兵黷武吧?他不想武力統一天下,成天想著怎麼用權謀將各方諸侯聚攏在一起。
對此李儒很頭疼,如果擁有絕對實力你跟誰講道理都會聽,問題你董卓不是沒有嗎?
李儒曾經建議董卓聯合西涼馬騰先把何家給解決了,保證自己立的皇帝是正統。
順勢再將馬騰乾掉,憑借他的人望整合西涼,兵進中原。
隻要派一員大將守住陳留,一員大將守住榮陽,派駐少量部隊駐守洛陽八關,天下諸侯根本動不了洛陽分毫,時間足夠。
收拾好後院之後董卓就會是天下間最強的勢力,到時候想乾什麼都行。
可也不知道聽了誰的建議,董卓居然派人拿著聖旨出麵調停,試圖讓兩人和解……
李儒氣呼呼的一腳踹開房門,拿著水壺一頓猛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文優啊,下次推門就好,我家房門還是挺好開的。”一個中年文士看了一眼李儒,笑著搖了搖頭。
“文和,你是不知道,我都要氣死了。”李儒放下水壺,罵罵咧咧“也不知道是哪個蠢貨給主公提出調停這種餿主意,誰會理會這道聖旨?”
中年文士正是賈詡,他放下手中書卷笑著說“正是我這個蠢貨啊。”
“什麼?”李儒驚得直接跳起來,一邊指著賈詡一件繞圈圈,最後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能行嗎?”
“試試唄,反正也沒什麼損失。”賈詡擺擺手示意李儒坐下,緩緩說道“讓我們看看這些人對玉璽還有幾分認同。”
李儒坐在桌邊以水代酒敬了賈詡一杯,揶揄道“心狠手辣賈文和,手辣不辣不知道,但心是真的狠。哈哈……”
賈詡沒理他,抬起書卷起來。
賈詡到底做了什麼能讓李儒這般表現?
李儒是看過那幾道旨意的,他之所以覺得獻策的人是蠢貨,因為拿到旨意任命袁基為九江太守,袁術為廬江太守,劉繇為揚州刺史,袁紹為徐州刺史。
這樣的話袁家人的地盤就連成一片了,極大增強了袁氏的力量。
可這個主意是賈詡出的那就不一樣了,這條計策真的很毒。
現在大漢還沒有正式覆滅,趁著玉璽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賈詡設計了一場兄弟反目的戲碼。
袁基不是想要九江嗎?給你。
袁術不是丟了廬江嗎?給你。
袁家人不是想聚攏在一起嗎?徐州也給你們,陶謙都被調回洛陽了。
這裡麵劉繇才是關鍵。
袁術不可能放棄揚州去廬江待著,但有了正式任命的劉繇為了自己的領地必然會和袁術不死不休。
袁基的九江郡掌握在袁術手裡,袁術的廬江郡掌握在袁基手裡。這是朝廷承認了的合法領地,拿回來的理由光明正大!
賈詡根本就不是讓人去調停的,而是想讓袁基與袁術接著打,理由和借口都幫他們找好了。
至於袁紹也彆想好過,今天之前還有一道旨意是發往東郡的,那就是任命曹操為青州牧。
袁家人確實是連成一片了,隻不過連成了一片死地。為了各自的利益絕對會鬥得你死我活。
你說賈詡為什麼會這麼肯定他們不會聯手?很簡單,袁基是三兄弟中血緣上的老大,掌握的地盤卻是最小的。袁紹是三兄弟中出身最卑微的,如今卻是袁氏新一代的領袖。袁術是三兄弟中最狂傲的,現在卻要兩頭受氣,最不受家族待見。
他們不打誰打?兄弟鬩牆啊……嗬嗬……
賈詡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若是成了目前來說董卓最大的麻煩袁氏的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不成也沒關係,正好讓董卓死心,告訴他玉璽屁用沒有,還是好好打天下實在一些。
這大概就是賈詡,在敵人同心協力的時候他會製造矛盾。當敵人內部有矛盾的時候,他會直接讓對方死於內鬥……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