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小眾賽道,但這種小眾賽道上的王者地位,在發展過程當中就不可避免的加深了創始人跟網龍高層之間的矛盾,直到不可調和。
08年到09年發展階段,雄俊還有不少獨立自主權,但是到了網龍高層獨立無線事業部之後,這些權利他反倒是沒有了,就連部門裁員都不需要通知他。
說白了其實也是利益之爭,3網的推行網龍哪怕是再過沒落,也能看到一些機會,想要把91助手拿在自己手裡,創始人也想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矛盾不可調和的情況下,創始人出走也就是必然的,網龍可能是低估了熊俊的能力,隻把他當一名普通的員工。
也有可能是網龍高層低估了熊俊出走對於91助手的影響,認為換個人來也行。
檀錦程就是在這一時間段介入91助手投資的,背後的門門道道他不知道,但91助手他知道啊,這就是開了掛的好處,作為當時全球市場唯一的跨終端,跨平台內容分發平台,91可是很牛逼的。
最重要的熊雄這家夥更新是真的快,幾乎一星期一更新,自立門戶的雄俊隨著智能機的更新迭代,91助手也相繼開發了越獄,破解等各種玩法兒。
新的手機應用軟件出現,市場份額是低了,但91助手依舊是市占率最高的一款,截止2011年底,平均每台智能手機設備利用91下載了8款軟件。
百度在年初之時,派人跟雄俊接觸過,開價就是兩億美刀,把雄俊給嚇著了,詢問檀錦程的意見。
要說這家夥技術是真可以,但是也確實不適合做管理層,10萬元就被忽悠過去了,他跟網龍的矛盾還是檀錦程出錢調解的,不然他的創立速度沒那麼快。
2010年初,檀錦程用1000萬元的價格從網龍手裡買下91助手,順帶著還給獨立後來的91助手投了200萬元,並且給了雄俊以及創始人團隊15%的股份。
平常檀錦程不乾涉他們對於軟件的運營,缺錢了可以找他,給了雄俊極大的自主權,在雄俊心裡,這位比自己小三歲的老板,簡直就是救命恩人,不然他還不知道要得陷在泥潭裡多久。
檀錦程當時的回複是讓百度吃屁去,手機應用市場這一塊,獨立的知名軟件基本都是他投資的,你不買這個就得買那個,另外智能機第一個巔峰期還沒來呢。
雖然是為了賺快錢,最終目的都是賣給巨頭們,但肯定不能賤賣啊。
豌豆莢賣了多少他不記得,但是91助手作為當時互聯網最大的一筆收購,百度為了起到宣傳效果,那新聞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的。
2013年下半年,百度花了19億美刀收購了91助手。
19億美刀啊,按六塊的彙率來計算,都114億元呢,檀錦程怎麼可能在這時候以2億美刀的價格賣給他,不就是等一年嘛。
巨頭們為什麼會花這麼大的價錢收購這些手機應用軟件?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人傻錢多,正如檀錦程想要拿下WX一級入口一樣,這就涉及到移動互聯網的一個“入口”之爭。
從PC端轉向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共識,PC時代的王者想要繼續保持優勢,就必須掌握應用軟件的入口,手握越多的資料就對自己越是有利。
像是檀錦程投資的應用軟件,他手裡的APP都在最顯眼的位置顯示,不可避免的就帶動了不少人下載。
PC時代裡,入口是hao123,是3721,是門戶網站,WX沒有發展之前,巨頭們還是入口邏輯思維,手機應用軟件就是最佳的入口。
每一個下載都是有分成的,除了能給自己旗下APP提供更好位置之外,手機應用軟件還有自己的盈利模式,這生意簡直不要太好。
2010年,2011年兩年智能機市場的飛速發展,手機應用軟件活生生的從一個小眾賽道變成了熱門賽道,尤其是專注於OS跟安卓係統的“巨量係”。
檀錦程的投資目光讓大家不得不佩服,也就是百度的報價被檀錦程一口回絕了,李老板可能覺得沒麵子也靜悄悄的沒有宣傳,不然網龍要後悔死。
雄俊雖然想跟前公司還有前同事得瑟得瑟,但是檀錦程讓他們不要到處宣傳,悶聲發大財做好自己的開發才是最好的,順帶著還給他們畫了個大餅,要帶領91助手去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公司的創始人,聽聽就覺得熱血沸騰。
跟豌豆莢幾輪融資不同,91助手的股權結構那真是太簡單了,巨量引擎占85%,創始人團隊占15%,缺錢了就找檀錦程或者黃鳴要。
真要是PO上市的話,雄俊本人至少可以保證8%以上的持股,以當前百度的報價來計算,他立馬就是億萬富翁了。
兩年之前,雄俊還在為團隊裡的某位成員不至於被裁員,而跟HR大吵大鬨,跟高管們撕逼著。
彼時的檀錦程,就像是腳踏七彩祥去的救星一樣,揮舞著支票把他給解救出來了。
兩年之後,他已經是身家估值過億的富豪了,百度找上門的那一刻,他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外掛選手在自己的記憶領域,隻要是能用錢解決的事,那就真的不是事兒,應用市場上的投資百發百中,讓投資機構側目,這玩意兒真的是跟小成本電影一樣,一旦爆了那就是大賺。
巨量引擎的投資,巨頭們的入口邏輯推高了這個賽道的估值。
91助手值19億美刀嗎?肯定是不值的,但對於百度來說,其實也不算是一筆失敗的買賣。
作為此時市占率最高的手機應用軟件,就像是應用市場的“QQ”一樣,沒有電商入口,沒有社交入口的百度確實對它有著非常高的需求。
移動互聯網的探索階段,除了檀錦程這種帶掛人,誰也不知道今後的發展會是怎麼樣,隻有通過不斷的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BAT是如此,其他的互聯網企業,甚至於實體企業都是如此。
檀錦程的優勢就是他知道初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入口確實很重要,但不同於PC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留存率更重要,隻有入口沒有留存率也是沒用的。
隻有‘入口’沒有‘船票’是不行的,手機應用軟件是橙子科技的入口,而WX就是檀錦程準備的船票。
上半場拿到入口,中間階段拿到船票,而到了下半場,字節的算法就是檀錦程的利器,張同學的創業方向很正確,他從一開始盯著的就是下半場。
而不是上半場以前中間階段跟巨頭像撕殺,那對於弱小的字節沒有任何好處。
而對於檀錦程來說,上半場以及中間階段除了給自身帶來更多的積累以及現金流優勢之外,同樣也是為了下半場做準備。
電池,電機,電控係統以及以智能駕駛為例的軟件技術,都是下半場要拚的方向。
尉來的優勢就是檀錦程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理解程度,彆的企業隻是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預期,如眼光超級的馬廠長與船夫哥。
檀錦程沒有他們那樣的眼光與技術,但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的體驗過這些產品啊。
這就是所謂的科技樹!
在科技還不太發達的年代裡,尉來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積累不如這些較早存在的企業,但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裡,尉來就能夠憑借資源整合的方式,點亮自己的科技樹。
如同悅馳A1的持續熱銷一樣,利用前世神車為基礎進行優化,在合適的時機推出,迅速占領市場。
汽車是巨頭們的遊戲,但同樣也不是巨頭們的遊戲,沒有哪個巨頭能夠像互聯網企業一樣做到絕對壟斷的的地位。
當地時間2012年2月15日。
橙子科技(OOTL)發布公告,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5000萬美刀,向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10%的股份,募集資金用於公司旗下橙品會項目的發展。
一周之後的2月22日,納斯達克無條件通過橙子科技此次的定增方向,現有股東騰迅投資以QQ以及WX一級入口端外加5000萬美刀現金,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增持橙子科技10%的股份。
定增之後,檀錦程家族對於橙子科技的持股下降至27.76%,投票權下降至43.37%,騰迅的持股上升至20%,成為橙子科技第二大股東,同時在橙子科技增加一名董事會成員席位。
於騰迅而言,流量很重要,但是變現更重要,用流量入口加5000萬美刀的方式拿到橙子科技10%的股份,小馬哥還是比較滿意的。
於檀錦程而言,在橙子科技投票權還控製在40%以上,公司依舊還是在他的控製之下。
納斯達克通過當日,橙子科技股價飆升22.13%,報36.13美刀,市值報收32.52億美刀(定增完成之前),創上市以來的新高。
同時,橙子科技也憑借著今日的漲幅,短暫超越360市值(28.5億美刀),成為國內第六大互聯網公司,距離排名第五的新浪也隻有3.08億美刀的差距。
東子這會兒還在弄著他的物流,也遲遲沒有上市,華爾街對於橙子科技跟騰迅的強強聯合,表現得極為樂觀。
有趣的是,隔日在香江上市,此時已經在謀求退市的阿狸在港媒的宣傳攻勢之下,因私有化連續上漲的股價以2.75%的跌幅而收盤。
不知不覺的,在創始人檀錦程口中要做“小而美”的橙子科技,在上市第45個月,市值突破了200億元,比在A股上市的閃馳科技市值還要高。
總股本5.1億股的閃馳科技,上一個交易日報收29.19元,市值148.87億元。
公告傳至國內之後,橙子科技一時無頭無兩,隨著近幾年把業務核心逐漸轉移到橙品會,橙子科技已經隱隱有國內第三大電商購物網站的趨勢了。
“第三?嗬嗬,看我的吧!”
王新在來到公司之後,就發現大量的媒體在鼓吹這一次騰迅與橙子科技的聯合。
有點羨慕,但更多的是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