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慧眼如珠,明白了這是馬家父子上演的大戲。
“還是挺聰明的。”諸葛亮誇讚了馬超一聲。
小插曲過後,長安就陷入了平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除了一萬兵馬戒備,其餘四萬兵馬都投入到長安城的開墾、種植、水利當中。
長安城本就是富庶的。經曆過多年的戰亂,人口不多。
哪怕經曆多年的休養生息,依舊無法恢複到巔峰狀態。
諸葛亮投入四萬人手,長安的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速。
更多的荒地被開墾出來,為明年的春耕做好了準備。
當然了,諸葛亮也不是隻是開墾,他還從南陽、兗州、豫州等地招募沒有土地的百姓,極大力度地恢複民生。
就是在諸葛亮全力在恢複長安的工作之中,相關情況也被劉備給打探清楚了。
在經曆過劉禪出生的歡喜之後,劉備就全麵進入了工作狀態。
涼州、長安、上庸的各種情報都是劉備需要知道的。
馬岱還是在陽平關和劉備軍對峙,讓劉備如鯁在喉。
上庸方麵,有閻圃協助的張繡,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造十分堅固的防禦工事。
而且上庸的兵力也在張繡的努力之下,達到了兩萬之巨。
劉備要想進攻上庸,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諸葛亮到達長安的一係列操作,劉備就真的看不懂了。
劉備叫來了司馬懿、法正商議大事。
至於徐庶,依舊是裝病不來。
劉備將情報交給司馬懿和法正,說道:“諸葛亮調動了五萬兵馬,意欲進軍漢中。可直到現在,諸葛亮都沒有進軍,吾很是疑惑。兩位可有什麼見解?”
法正自然是收到了相關的消息,他心中早有腹稿,對劉備拱手道:“主公,劉俊看似強大,但地盤遼闊,需要駐守的兵馬甚多。他能夠調動的兵力極其有限。諸葛亮雖然調動五萬兵馬,可眼下寒冬將至,他不敢妄動。”
“不敢妄動?”劉備有點疑惑了。
法正十分明確地說道:“涼州本為多事之地,自古以來,涼州常年混亂。如今馬岱帶兵與我軍在陽平關對峙。若不退回涼州坐鎮,諸葛亮就必須要留下兵馬,威懾涼州。”
“馬岱若是退兵,我軍大可長驅直入,打涼州一個措手不及。如此,諸葛亮現在是進退不得之境地。”
劉備聽得眼前一亮。
司馬懿也附和道:“正是如此!諸葛亮即便是要開戰,也會是在寒冬過後。主公大可放心。”
寒冬開戰,一直都是遊牧民族活不下去了,才會冒險而來。
偏偏涼州之地就有大量的羌人。
曆史上的羌人,屢次造反,讓大漢朝廷頭疼不已。
前些年,羌人又叛亂了。
司馬懿和法正相信諸葛亮在無法保證羌人不叛亂的前提下,是絕對不會出兵的。
同時他們也想到了派人去偷偷聯絡涼州的羌人部落,許諾重利,讓羌人造反。
這一點,劉備當然也想到了。
“涼州羌人反複無常,涼州百姓又要受苦了。”劉備隱晦地說道。
司馬懿和法正立刻就明白了劉備的意思。
這就是讓他們放手去乾啊!
反正結果都是對劉備有利的,司馬懿和法正自然知道怎麼選擇。
突然間,法正向劉備鄭重地說道:“主公,在下有一件重大之事稟報!”
劉備看著嚴肅的法正,輕笑道:“孝直,有什麼事情就說出來吧。咱們都是自家人,不必那麼嚴肅。”
法正十分嚴肅地向劉備進言道:“當今天下,劉俊禍亂朝綱,僅剩主公獨力維持正道。天子蒙塵,百姓迷惑。劉俊竊據中樞,挾天子號令天下,稱王稱霸。主公乃是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大漢皇叔,豈能屈尊於劉俊?”
劉備心中一跳,他猜到了法正的意思了。
司馬懿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對法正說道:“孝直,你是說要讓主公更進一步?”
法正鄭重地說道:“在下懇請主公稱王!以正視聽!掃六合,震寰宇!”
稱王啊!
這可是劉備一直以來的夢想。
劉備的嘴角都要壓抑不住了。
司馬懿內心歎息一聲,自己怎麼就比法正慢了一步呢?
劉俊現在是唐王,距離皇帝的位置隻差臨門一腳。
劉備作為和劉俊對著乾的諸侯,又和劉俊一樣的出身,劉俊稱王,劉備為何不能?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