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誌點點頭,他在這裡過了二十來年,從蠻荒之地變成了百姓能吃飽穿暖的州郡,他付出了所有的時間金錢與精力。
不,不止他的,還包括陪著她的妻兒的。
可是,自從這唐家一家來到蜀州之後。
蜀州的發展速度像坐上了馬車,一路奔馳。
不僅養活了本地的原住民,還留住了不少的流民。
甚至養活了敏之手底下越來越多的軍隊。
他曾經以為要用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做的事情,現在,他已經讓宗南國以前最是窮困的幾個州府都過上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日子。
雖然交州,益州的外族人甚多,但是,隻要是人,隻要朝廷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能服朝廷管束。
這幾個州府,條件最好的該是越州,越州土地肥沃,又靠海。但海邊卻有海盜時不時肆虐,所以相對而言。
蜀州雖然是蠻夷之地,多流放之人,可是好在有一個很大的平原可以種植,也無很不好抓捕的海盜。
四周的山林居多,除了土匪就是黎人之類的少數民族,隻要官府給他們一樣的百姓待遇,不輕看他們,周承誌發現,還是好管理的。
這一年。
蜀州發展最快。
其次是益州,交州。
幾大世家也專門派人到朝廷裡和百姓一道學習種植技術,讓產量翻了不少。
而且還因為戰事與流匪都躲來了蜀州。
自己給他們推薦上學的地方時,也就是因為對唐家的信任才隨口說了聲不如來這裡試試。
結果人家真的來了。
不僅來了,那幾個眼高於頂的世家還給他送了禮表示孩子在這裡上學,上得不錯,說是師長教授得上心,孩子都願意在那裡繼續上學。
各種誇讚。
所以自從前兩天自己那表哥來了這裡以後,州學以後他怕是沒有精力管,暫時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去管理一個州學。
而且周承禮這個人就不願意與朝廷辦的學府打交道。
再加上敏之有求他這個父王的事情,所以他才來這裡的。
沒想到,這族學辦得,倒是讓他對唐家村又高看了兩分。
等吃好飯。
唐寧便領著大家去逛了起來。
現在的族學雖小,但卻新,教舍不多,可勝在區域劃分很細致,每個區域都留著可以擴建的地方。
等眾人都參觀好現在已經有的教舍後,周承禮帶著的幾個看上去就是做學問的師長們臉上終於是露出了笑意。
且還含著些許的興奮。
他們想,如果他們在這裡執教也好,看書也罷,也或者研究學問也可,那都是極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