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扣肉蒸好,又跟依依打了個視頻電話,隨意吃了個晚餐後,蘇陽就一覺睡到了深夜。
並不需要著急蒸糯米飯。
蘇陽先是用高壓鍋把泡發好的去皮綠豆跟糯米加了些清水以及少量食鹽,用高壓鍋燉耙。
燉好的綠豆跟糯米散發出綠豆的清香,不需要再額外進行調味,先前加的食鹽已經補充了底味。
用飯勺將其按壓攪拌,沒一會綠豆蓉就完成。
做好的綠豆蓉看上去跟土豆泥很像,同樣的綿滑細膩。
蘇陽蓋上蓋防止水分流失,將其放置一旁。
接著他又將買來的蘿卜乾用開水泡發。
泡發時間隻需要十分鐘即可。
像這種曬好的蘿卜乾想要複水可千萬不能直接上鍋煮,否則蘿卜乾就會失去脆爽,也不能用冷水泡,否則非但很難泡開,味道也會不對。
泡好的蘿卜乾攥掉多餘水分,蘇陽又剁了一些辣椒,隨後便把酸豆角給拿出來洗淨。
蘿卜乾與酸豆角都切成小段,起鍋燒熱後下入少許底油,先下入蘿卜乾煸炒一陣,再下入酸豆角中火持續翻炒。
由於蘿卜乾在曬乾前,都會使用食鹽進行殺水,所以本身就帶著鹽味。
而酸豆角經過泡製,同樣也有鹹酸味,所以這時候除了少量的剁椒以外,就不需要再加入額外的調料。
剁椒的目的是為了增香,由於加的並不多,所以吃起來也不會太辣,屬於小孩子也能接受的程度。
酸豆角跟蘿卜乾炒好後盛出蓋蓋備用。
接下來就比較費時間了。
桂省糯米飯中,還有一種同樣被當地人視為靈魂的東西——脆脆。
這其實就是用麵糊炸成的“脆皮”。
桂省的脆脆需要使用特殊模具進行製作,江北市根本買不到。
於是乎蘇陽直接按照記憶中脆脆模具的樣子,找係統要了八個過來。
這種模具有一根長杆,長杆底部形似切片的藕,有著圓形的小洞。
這種小洞能夠讓脆脆炸製時能更好的炸透,並且能更好的使脆脆進行脫模。
而之所以這麼設計,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為了運輸的方便。
如果隻是一片完整的“脆皮”,因為本身十分酥脆的原因,在大量運輸時就非常容易斷裂,而中間留有7個小洞則是能夠為其結構增加穩定性。
模具弄到了以後,蘇陽先將其仔細清洗了一遍,雖然係統給的工具看上去都是無比乾淨,但還是自己清洗過後才更加放心。
隨即。
蘇陽往不鏽鋼盆裡倒入麵粉、雞蛋、糖、水,使用攪拌器將其攪拌均勻,直至麵糊呈現出酸奶狀。
起鍋燒油,大火加熱後轉成小火。
蘇陽筷子沾了少許麵糊入油鍋,麵糊立馬冒泡浮起,這樣的溫度最為合適。
緊接著,他利用雙手的指尖,每隻手各夾住4個模具,放入不鏽鋼盆中粘上麵糊,直接下入鍋中。
模具上的麵糊在鍋中迅速膨脹、成型,雙手微微一抖,成型的麵糊就輕鬆完成了脫模,飄在油鍋中。
蘇陽並沒有著急撈出,而是繼續將模具放入不鏽鋼盆中,完成先前的流程。
脫模的麵糊需要讓它在油鍋中再炸上一會,直至其金黃酥脆後,他才陸續撈出油鍋,放入濾油框中。
“如果是敏娜跟蚊子,她倆應該會挺喜歡炸這玩意的。”蘇陽小聲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