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當初你繼承儒家之主位置的時候,也沒少跟他們辯,經驗比我豐富多了。”
說完就麵不改色的向後挪了一步。
孔儒見此抽了抽嘴後,緩緩起身看向眾多聽到者以及諸子百家眾人道
“盛情難卻,再推遲那就有些失禮了。”
說完。
就起身來到了廣場中央的主辯座位處。
之後揮動袖袍看向眾人,儘顯大師風範說道
“諸位,儒家的主張理念,想必前段時間的傳道授法諸位都已知曉。”
“繼續重申似無必要,就請列位就相似處辯博發問,吾來作答方能切中要害。”
聲音落下。
名家學派之主·鄧析傳人·鄧師緩緩從主座上起身,來到了場中的辯論副座上與孔儒並肩而坐。
隨後開口道
“請問孔夫子,儒家至聖先師孔聖,所說論語與兩百年前流行的掄語作何解?有何不同?”
孔儒微微一愣,這個問題很犀利啊,想到了這笑了笑道
“論語所言向德為善,主以人為本,以德善勸教世人處世之道。”
“掄語,則源於兩百多年前前人的惡趣味胡搞,過分解析。”
“但卻也不失為一個處事之道。”
“對於眾生行走在如今的亂世而言,亦有著不小的作用跟幫助。”
“所言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自身德行行於世間,而超然於世,行無敵之道。”
眾多聽眾紛紛大賀道
“向德為善,教化世人!”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彩!彩!彩!”
鄧師見此又問道
“吾曾聽聞,您在進入龍魂島參加試煉時,已完全掌握儒家之理。”
“曰可以儒家至理橫行龍魂島。”
“甚至悟出了一些新的東西,更是在出島繼承儒家掌門後,與百家辯論之時悟道。”
“徹底領悟出了掄語的至理。”
“揍得對方不敢再辯,可有此事?”
孔儒挑了挑眉道“有。”
“入龍魂島時的確悟了一些新東西,出島後不久徹底完善。”
“將論語與掄語完全融合,吾可以心平氣和的跟你講論語,也可以擼起袖子跟你講掄語。”
顯然,孔儒已經被鄧師接連的問話搞得有些不爽了,正在口頭警告對方。
可鄧師對於這些威脅卻充耳不聞繼續道
“請問孔夫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聖先師此言用論語跟掄語分彆作何解釋?”
孔儒保持大師風範淡淡道
“論語所言,學習到知識,不也很高興嗎?”
“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很快樂嗎?”
“彆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示與世人正能量,教導眾人寬容,知足常樂,待人以善。”
“掄語所言,子說學到了實戰技法便找真人練習,不開心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切磋,不開心嗎?”
“彆人不知道你的能力你不生氣,反而微笑的覺得他“傻逼”,不正是君子的做法嗎?”
“教導眾生實踐出真理,踴躍挑戰強者,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當以互相切磋提升自己為樂,不與他人作比較。”
孔儒在講解了兩個不同的理念後,又在後麵加上了自己的注解。
眾多聽眾聽到第一種解釋後,皆不由點了點頭。
但當聽到第二重解釋後卻全部臉黑了起來。
尤其是眾多儒家弟子,那更是氣得發抖。
恨不得撕了提出問題的鄧師。
論語變個味兒,咋那麼崇尚武力蠻橫,血腥暴力呢?
這還是儒家名言嗎?
鄧師繼續挑出幾個問題問道
“那麼請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兩者又作何解釋?”
孔儒回曰
“論語所言,天天自問自己,做人想著圖謀,是不是不忠,與朋友交往,是不是不相信,會專心習練麼?”
“講究以最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長思忠,長思信,以誠待事。”
“掄語所言,我每天從多方麵反省自己,彆人求我辦的事我有沒有給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與兄弟們相處的時候有沒有說到做到?學習的技法有沒有在實戰中練習?”
“講究誠信,忠義,以誠待人,努力提升自己。”
鄧師“那麼請問。”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何意?”
孔儒曰“論語所言,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意為追求真理,而奮不顧身。”
“掄語所言,早上打聽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意思很簡單,彆惹我,否則你跑不了!”
說完解釋後,孔儒見鄧師一臉好奇,還打算繼續問下去的樣子,打斷道
“好了鄧夫子,回歸正題吧。”
“我們是在爭鳴辯論,不是你問我答。”
喜歡全球守護靈開局獲得東皇帝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全球守護靈開局獲得東皇帝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