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密探回報,允炆殿下已調配官糧。”
“現在應是在發放糧食給災民了。”
朱元璋微笑道:“高仲遠他們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本想再多觀察些時日,待儲君人選確定後再重用他們。”
“如今看來,閒置人才是浪費,應當讓他們行動起來,為儲君鋪路。”
“那小子呢?還在抄書?”
小五聳聳肩:“回皇上,他今天一直在抄寫。”
朱元璋臉色一沉。
“把他叫來,我要教訓他一番。”
“回皇上,少主已返回府中。”
朱元璋愣住了,掏出懷表,查看時間。
“孽障!”
放學的鈴聲剛落,這群小子溜得比誰都快,真夠積極的。
“這才剛過下午三點,就腳底抹油了?”
“三點了?”小五一見皇爺隨口就能報時,好奇心瞬間被他手上那小巧玩意兒勾了起來:“皇爺,您怎麼知道現在啥時辰?真是太神了!”
朱元璋聽小五這麼一問,立刻寶貝似的把懷表揣回懷裡:“我自然有我的法子!”
“是朱政那小子送了我這塊懷表,瞅時間確實方便得很!”
小五瞧著皇爺對懷表那般珍視,雖沒開口討著看,心裡卻忍不住嘀咕:皇爺也太摳了,一塊表都不讓人碰碰。
皇爺的心思還真是海底針,前一秒還數落著那大孫子,下一秒又誇上了少主。
小五腹誹未完,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奔來:“皇上,允炆殿下在賑災時出了岔子,災民開始搶東西,還把殿下團團圍住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允炆有沒有受傷?”
“五城兵馬司是吃乾飯的嗎?怎能容這種事發生!”
太平門外,朱允炆正騎在馬上,來回查看粥棚的搭建進展。
望著零零星星的災民,他臉上滿是不悅。
神策門那邊災民集中,發放糧食時還高喊著皇長孫萬歲,雖喊得不太對,但他並不想糾正,反而暗自得意。
原先在另兩處發放糧食都挺順利,可高師傅偏要在太平門搭個粥棚,他實在不解。
這裡的災民屈指可數,能賺幾個好感度?
“高師傅,我們為何要在此處搭粥棚呢?”
“這兒災民實在太少,效果遠不及神策門和儀鳳門。”
高仲遠見朱允炆終於開口詢問,笑了笑。
他早察覺朱允炆心中不願,故意不說,等他自己問起。
“皇長孫殿下,您說災民和官員,哪個更重要?”
朱允炆聞言,眉頭緊鎖,第一反應自然是災民。
但許多重大決策出自官員,官員也極為關鍵。
“這問題……”
見朱允炆語塞,高仲遠換了種問法:“那百姓的認同與官員的認同,哪個更重要?”
這次朱允炆答得飛快:“當然是官員的認同啊!”
“最簡單的,百官上書就可能影響皇爺爺的決策。”高仲遠這才解釋:“這便是我們要來太平門的理由。”
“附近有都察院、六部衙門,還有國子監。”
“諸多要害部門皆在此區域。”
“地利之便,不少官員府邸也集中於此。”
“在這兒賑災,朝廷眾多高官都能看到,自然會在臣子中傳揚你的賢名,也讓皇爺爺更易聽聞。”
“原來如此……”朱允炆聽了心中震撼,鄭重向高仲遠深深行禮。
看來他還年幼,缺乏經驗,竟未看出這些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