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仁壽殿
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在乾隆與光緒兩個曆史時期均為皇帝臨朝理政之所,其陳設主體布局大致相同,均為皇家宮殿特定的陳設形式。
但陳設的物品各異,頤和園時期較清漪園時期陳設豪華很多。
現殿內陳設中心部分沿續了光緒時期的原樣,其餘陳設略有變化,原殿內的文物、圖書、家具,除在殿內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庫房保存。
十八、東宮門
東宮門門楣簷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簷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禦筆親題。
門前禦道丹陛上的雲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征。
東宮門當年隻供清朝帝後出入,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
十九、清晏舫
清晏舫俗稱石舫,在長廊西端湖邊,是一條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築。
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台。
乾隆修清漪園時,改台為船,更名為“石舫”。
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
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
二十、文昌院
文昌院位於頤和園內文昌閣之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
館內設有六個專題展廳,陳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數以千計的頤和園精品文物,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書畫、古籍、琺琅、鐘表、雜項等,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諸多門類。
由於頤和園特定的皇家環境,這些藝術品代表了當時最好的工藝水平,許多珍品在當時即為國之重器。
館中還陳展了部分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它們與帝後生活密切相關,具有突出的曆史價值,是中國皇家文化最具真實性的物證。
二十一、文昌閣
頤和園內六座城關,紫氣東來城關、宿雲簷城關、寅輝城關、通雲城關、千峰彩翠城關、文昌閣城關建築中最大的一座。
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重建。
主閣兩層,內供銅鑄文昌帝君和仙童、銅特。
文昌閣與昆明湖西供武聖的宿雲簷象征“文武輔弼”。
二十二、銅牛
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為鎮壓水患而設。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
二十三、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位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
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