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的成套性也從屬於工藝性。
例如按棉紡工藝流程配置成套機器,機種排列先後次序、機台數量之間的固定關係都由工藝要求決定。
又如一定工作幅度的織機織出的產品,需要配置相應工作幅度的驗布、量布以及染整設備,也屬於成套性。
因此,紡織機械的成套性不僅存在於一個工廠中,也存在於廠與廠之間。
現代紡織機械的一個主要發展特征是不斷提高機器的運轉速度,從而獲得高產量,以減少設備的配台數,縮減廠房麵積,節省投資和勞動力,以較少的資金取得較大的效果。
提高紡織機械運轉速度的主要措施是更合理地設計零部件結構,采用優良性能材料和提高加工精度。
紡織機械的高效率是在高速度的基礎上加上相應的其他措施實現的。
如排氣棉箱和梳棉機自調勻整裝置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清棉與梳棉的聯合,從而取消成卷工序和清棉成卷裝置,節省大量搬運工作,提高了效率。
精梳毛紡由於采用自調勻整裝置使前紡工藝道數由40年代的7~10道縮減為4~7道,減少了機器配台,節省了廠房麵積,節約了投資和勞動力,降低了成本。
用機械化、自動化裝置逐步取代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減少操作工人,是提高紡織機械工作效率的又一措施。
現代的細紗機配有自動落紗插管生頭裝置,代替了繁重的人工落紗操作。
自動接頭裝置代替了人工巡回接頭。
紡織機械原來就是模擬人的動作不斷完善起來的,現已成為帶有藝術性和精巧性的高度自動化的機械。
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而產生的微電子技術、微處理機和電子計算機,開始滲透到單台和成套的紡織機械中來。
高速自動絡筒機配有電子清紗器,能自動檢出紗疵和粗細節,自動切除並自動打結,還可以與微處理機接口作紗疵、粗細節的分類統計。
配有微處理機的驗布機能用顯示屏將有關疵點類彆的統計數、疵點位置、每卷布的長度和重量以統計表格形式顯示出來,並能在一批布驗完後輸出本批布的總卷數、分類的疵點數和壞布扣除量的報告,還能打印出結果或記錄在磁帶上供日後檢查之用。
現代紡織機械在設計上充分注意減少維護保養和延長使用壽命。在選用材料和製訂熱處理工藝方麵經過周密考慮,保證零件的使用壽命長、動作可靠。
有的采用部件裝配時一次加足潤滑劑,在若乾年內無須加油。
有的采用檢測裝置預防事故。
有的采用特殊加工使零件具有鏡麵光潔度,等等。
每台機器同一零件的重複係數大是紡織機械的另一特點。
以細紗機為例,每台有400錠,同時紡製400根紗線,就需要相同的鋼領、錠子等各400隻。
至於針織機用針數量就更為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