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到庫房去看原石,把握原石,不斷地來回地跑,來回地比對,直到完整地得出自己的結論,記錄下來。
他將自己看過的石頭,都做好了標記和評定,但他沒有切。
因為,那不是自己的東西,他的等慕哥回來後,再請教該怎麼做。
袁俊則不是這樣的,完全就陷入到了一種狂躁之中。
看和田分公司裡人,就沒有一個順眼的。
不過還好,他隻是在折磨自己,問自己,並沒有與大家發生衝突。
煩躁的時候,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玉石公園了。
在子慕雕刻的那幾座玉雕前,有時候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有時候,他還去玉石博物館看那些展品。
倒不是想從中尋找到什麼靈感,純粹的就是想安慰自己的心,讓自己失落的情緒暫時得到一個依靠。
但是,在檢討自己的時候,人難免就會找一個參照物。
這個參照物首先就是目標人物,然後就是目標人物讓自己仰慕的行為和結果,自然而然的就讓袁俊的眼睛停留在了子慕的所有作品上。
他不時地,就會用心地觀摩起這些作品來。
想著假如要是自己,得到這塊原石,雕刻這樣的作品,會從哪兒著手,會用什麼刀法,會得出怎樣的結果......
看著看著,漸漸地就悟出一點兒道理了。
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差距。
這個過程是福至心靈的,這個結果是令人欣喜的。
因為,這樣等於為袁俊打開了一道門,一道通向新層次的大門。
這個太可觀了,讓他煩躁的心一下子獲得了寧靜,獲得了平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即使一個線條,即使一個造型,也讓他如醉如癡。
那是他以前沒有想到的結果,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悟。
從此,袁俊在下刀,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便多了一份心思,多了好多選擇的方向,多了更多的斟酌,自然而然的出來的作品,韻味也就不一樣了,變得生動了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