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慕看完鴻蒙設計的這個流水線,很不滿意。
一是鋪攤的地方太大了,無形中增加了好多不可確定因素,空間功能用的太多了,電子功能卻萎縮了很多。
比如說織造過程,子慕覺得應該很簡單,直接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
上麵一個給料箱,裡麵布滿絲線錠子和輔線錠子。
中間織造。
下麵就是經過燙熨的絲綢卷軸。
當然,這裡麵對電子器件、加工配件,包括原材料要求的適應環境都要求很高。
但是,做出來的東西水準肯定也很高,提升的空間也很大,集成出來的東西也不容易被人複製。
現在,鴻蒙隻是做出一個概念就沾沾自喜,或者說就可以交差事,那是萬萬不行的。
子慕在彆的地方或許稍有欠缺,但是他在計算機編程這方麵卻不孬,鴻蒙蒙哄不過去。
子慕將鴻蒙安排工作以後,自己卻琢磨起剛才鴻蒙的模擬場景。
一台機子就是一個三頭六臂的人,那麼每一個配件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個三頭六臂的人呢。
即使每一個配件達不到,每一個部件總可以吧。
那麼,這樣這個機器是不是就可以看做一個由無數個三頭六臂的人組成的三頭六臂的人。
這些無數個三頭六臂的人,可以是形狀不同,也可以是功能不同,那麼構成雲錦的那點兒數據算個什麼嗎?
還讓人弄得神神秘秘。
世界上沒有做不出來的創意,隻有沒有產生的創意。
因此,在這個地方,古老的傳承很重要,那都是人類曆史智慧的結晶,把這些東西保存下來,才能賡續人類曆史的時空。
有必要在這方麵做點兒事了。
子慕忽然就想起了自己到法國,在人家國家圖書館中接觸到的數字圖書館的部分。
在數字圖書館及圖書館網絡建設方麵,法國國家圖書館製定了建立文獻資源聯合保障體係、法國全國聯合目錄數據庫、可用於遠程檢索的數字圖書館三項網絡發展計劃。
數字化文獻大部分為公共學科領域的文獻,主要以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為主。
該館在新館建成之際,就著手將館藏100萬冊圖書數字化,形成數字化目錄庫、數字化圖書和數字化圖像等。
這個特殊型文獻書目數據庫,收錄包括地圖、版畫、照片、音像資料、法國出版的音獻、縮微文獻及《法國國家書目(音樂、地圖部份)》,可檢索文獻數據已達34萬條。
還可檢索法國國家書目,實現法國各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聯合編目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另一項網絡計劃。
編製法國全國圖書館聯合目錄數據庫,使讀者在某處檢索到所需文獻,確認收藏單位後,就地可請求傳遞或複製。
國家圖書館的書目係統是全國的書目數據中心,在法國圖書館聯合目錄網絡係統中占據主導地位。
這項網絡計劃1997年基本完成,聯合目錄可1300萬種圖書、期刊、視聽資料等文獻。
還建立了一個電子全文數據庫。
數字圖書館計劃的實施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能達到共享,麵對世界各國圖書館,也是邁向國際文獻係統的極其重要的一步。
另外,法國國家圖書館參加了歐洲多國合作的項目“歐洲電子圖書館圖像服務elise”計劃,該計劃受“歐洲委員會圖書館計劃”資助,開發一個模型係統,使歐洲的圖書館能聯機存取彩色圖像庫。
法國國家圖書館還是g7(西方七國集團)全球數字式圖書館集團的成員,它與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共同牽頭負責實施g7全球數字式圖書館項目。
子慕不知道國內開展這項工作進展的情況如何?
但是,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他感覺到這個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