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機會,應該促促這個事。
跑題了,子慕趕緊把自己的思緒收了回來,給鴻蒙做了一個程序架構,發給了他,讓他完善。
不管怎麼說,機織雲錦,已經成為可能。
子慕沒有離開計算機中心,他開始驗證繅絲、紡線、印染各工序的控製程序和邏輯。
生產的依據是工藝。
在原料繭投產之前,根據生產任務和對產品的要求,製訂出切實可行的繅絲工藝和技術措施,是製絲廠技術管理的基礎。
具體內容包括抽樣、繭質調查、試繅、纖度設計、等級設計、產量設計和繅折設計。
原料繭複雜多變,須進行抽樣調查以了解原料繭的性能。
抽取的樣繭必須有充分的代表性,樣繭的數量一般占一批繭量的1~2,如采用自動繅絲機,樣繭可略多抽些。
了解繭質的基本性狀。
如上繭、次繭和下繭等的含量比例。
通過肉眼的觀察了解繭的外觀形狀,如繭色、繭形等。
測定繭形的大小及其整齊程度,調查每粒繭的平均繭幅和繭幅的最大差值。
通過解剖調查,測定原料的繭層率和蛹體的乾燥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通過煮繭測定絲膠溶失程度等。
取樣繭400粒在規定的溫度、速、定粒等條件下進行試繅絲。
主要了解繭絲長、解舒絲長、解舒率、繭絲纖度、長吐率、蛹衣量、病蛹等。
根據試繅結果製訂出下階段兩台繅絲機的工藝條件,進一步摸清原料性能,最後確定繅絲工藝並製訂技術措施。
根據解舒試驗的繭絲纖度,結合本廠試繅和實繅生絲纖度的差距,進行纖度設計。
製定其差距允許範圍。
在設計生絲等級時須儘可能考慮發揮原料繭的性能潛力和最大的經濟效益。
確定解舒絲長、繭絲纖度最大差值以及清潔、潔淨等指標與生絲設計等級的關係。
確定生絲等級除原料繭的結熟情況外還須考慮工人技術水平、定粒正確率、中心配繭率和運轉率。
設計產量指每台機器每小時的產量,即台時產量。
台時產量決定於繅絲的線速度、生絲速度、序數、定粒和運轉率等。
設計時須全麵考慮質量、產量和繅折三者的關係。
繅折是原料繭的消耗指標。
即繅製100公斤生絲所需消耗原料繭的數量。
例如繅折300公斤,就是指繅製100公斤生絲需用原料繭300公斤。
影響繅折的因素較多,如管理方法、製絲設備、工人的操作技術、溫濕度控製、原料繭的性能等。
設計時一般以解舒試驗時的繅折為基礎,結合企業曆年試繅和實繅的差距進行調整,確定繅折指標。
喜歡七爺的世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爺的世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