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天充分周密的準備,皇子百天賀喜於九月九日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在太後的慈德宮隆重舉行。
由楊光華主持的籌備會議結束之後,梁師成擔心自己操辦這麼大的活動沒有把握,就專門請教了楊震。楊震給他說:“雖然開會是那樣定的,但是咱們可得把準皇上的脈。咱們的皇上登基以後,一直是太後在主政,到現在親政還不滿三個月,迫切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大型活動來展示一下皇家風範,激勵一下人心,提振一下士氣,也提升一下皇上的聲威。所以呀,地點可以選擇後宮,具體在哪個宮裡辦,必須讓太後來定。其他的都應該由朝廷來承辦,而不是簡單地當做皇家的事情來辦。要是真的當作皇家的事來辦,氣場和格局就小了,聲勢和影響也弱了,而皇家的風範和皇上的聲威也就顯不出什麼了。”
聽了楊震這一番話,梁師成頓然醒悟,就按楊震說的,把這樣一次原本隻是為一個孩童賀喜百天的喜慶活動,搞成了朝廷的一項大型盛事。
似乎徽宗跟老天爺有緣,老天爺格外照顧徽宗和他的長子,九月九這天,湛藍的天空一碧如洗,幽幽的菊花香味隨著輕柔的秋風溢滿了整個皇宮,金燦燦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照射在每一個人身上,特彆是太後和她抱著的皇孫,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倍有精神,分外動人。
前來賀喜的,不僅有朝廷三省六部的長官,還有地方各州府派來的代表,友好鄰邦遼國還派出了專門的使臣,帶著禮物前來賀喜。李清臣專門把禮部富有這方麵經驗的侍郎胡啟發派去做梁師成的助手。整個活動可謂轟轟烈烈,熱熱鬨鬨,喜氣洋洋。從午時一刻開始,一直到晚上亥時三刻方才結束。徽宗對這項盛事非常滿意,也非常高興,非常興奮,從活動一開場,一直到晚上禦街上放起焰火,他從頭至尾一直興致勃勃,沒有半點的疲態。太後也特彆滿意,直說“好,真好,讓人高興啊!”
這項盛事過後,徽宗專門在大慶殿舉行了記功頒獎儀式。因楊光華是皇上親自任命的總主持,所以徽宗就把這個第一功勞記到了楊光華身上,梁師成為第二功臣,其他參與活動組織的人,也都被皇上記了功頒了獎。獎金全是一色的銅錢。而這些獎金,一分不少都由楊震從戶部支付。
當楊光華從徽宗手上接過一袋六十六貫的銅錢、看著梁師成等人陸續從徽宗手上接過獎金時,“好大喜功”“大手大腳”“愛慕虛榮”幾個詞彙便從腦海裡鑽了出來,清清楚楚地寫在徽宗的腦門上。
徽宗在記功頒獎儀式上專門講了話:“大家兢兢業業,奮發作為,把這次皇子百天賀喜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既轟轟烈烈熱鬨非凡,又充滿詩意蘊含豐富,非常感謝大家!眼下,大宋王朝正處在向新的繁盛時代奮進的起點上,隻要大家象舉辦這次活動一樣勤奮紮實工作,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大宋江山就會更加穩固,大宋山河一定更加壯美。努力吧,一個新的時代正敞開懷抱迎接我們!”
這一番講話,是楊光華事先為徽宗起草後,徽宗背下來的。原稿文字要比徽宗現場講的長一倍以上,不知是徽宗忘記了、還是有意刪掉了一些,徽宗隻講了這幾句。但顯然,這幾句很富有鼓動性,也有激情,楊光華跟其他參加儀式的人一樣,既有獎金,又受到徽宗的激勵,情緒高漲得近乎熱血沸騰,掌聲經久不息。
自從章惇被貶、章惇的餘黨被清理後,從朝廷到地方各級官府提拔了一批新官員,充實了新生力量,補充了新鮮血液,官員的隊伍麵貌一新,精神狀態也令人振奮。而徽宗在記功頒獎儀式的簡短講話傳到各地後,又為這種良好的政治環境添了把柴、澆了壺油,舉國上下,出現了罕見的激昂奮進、紅紅火火的局麵。
曾布上奏章說:“陛下親政之初,所有的舉措無不深合人望,尤其是韓忠彥等被任命一事,朝野無不稱頌聖德”。
其實,像曾布這樣,為徽宗唱讚歌的大有人在,楊光華每天都能收到十幾份此類奏章。徽宗看著這些奏章,心裡著實高興。他非常慶幸,為自己能夠慧眼識珠,頂住章惇的壓力,及時把韓忠彥提拔上來感到自豪。尤其是韓忠彥確實沒有讓徽宗失望,他不但為人厚道,性格寬厚,品行端正,而且做事嚴謹認真穩當,特彆是他提出的“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戒用兵”,這四項主張非常符合當朝實際。徽宗和楊光華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四句話。兩人都認為,韓忠彥的戰略思維非同一般,雖然看上去這個人有點兒綿,跟章惇相比魄力不足威嚴不夠,但實際上做起事來卻是綿裡藏針的。
“這樣的人物多幾個,重振大宋輝煌的步子就能更快一些。”徽宗感歎道。
楊光華接應道:“有,咱大宋不缺人才,我通過研究官員隊伍建設,發現了不少呢。”
徽宗一聽,居然還有,馬上問道:“是誰?快給我說說,把他召來呀。”這話,大有求賢若渴的味道。
楊光華回道:“東坡先生,您很熟悉了,不用多說。範純仁,也是不可多得的賢才。”
“對呀!範純仁,不就是先帝朝第一個宰相?也是名臣範仲淹的三小子。”徽宗一拍大腿,高興地說。
“正是。隻不過,這老先生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兩眼都已經失明了。很可惜呀,沒法用了。”楊光華解釋。
徽宗一聽,說道:“哎,這有什麼?可以請他來為朝廷出主意,出點子嘛,又不讓他乾體力活。至於年齡,我說不讓他退,他就可以繼續乾嘛,這個不用擔心。抓緊請他來,我要專門請這些能人先賢,搭建一個顧問班子,為朝廷當參謀當顧問。噢,不過,他們可代替不了你,彆擔心哦。”
其實,徽宗即便不這樣解釋,楊光華也沒有這種擔心和顧慮。他知道,徽宗要請的這些顧問,跟他的角色及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是不可等同的,也是無法替代的。他鼓動徽宗
以搜羅人才、親近賢臣為名招攬賢能人物的目的,是為蔡京回朝鋪路。
我們先來看範純仁。因受到章惇之流的迫害,範純仁被貶往廣東嶺南。當時他已經雙目失明,瘦骨嶙峋,而嶺南氣候惡劣,常年潮濕,導致他身體狀況不斷惡化,曆經多次被貶之後,最後安置在湖南永州。正當他深感年老體衰,今生已休、來世未卜之際,由徽宗帝派出的特使前來慰問,並轉達了皇上要啟複他的意思。這老爺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當即麵北叩首,對徽宗千恩萬謝、感激涕零。在範純仁從永州赴鄧州的途中,徽宗又派出特使問候,並向他傳達皇上聖旨:拜他為觀文殿大學士、中太乙宮使。範純仁哆嗦著雙手接過聖旨,眼看不到文字,就用兩手仔細地摸,用鼻子湊近了聞,好象這樣就能看出每一個字一樣。時隔兩天,徽宗又派出特使為他送去了茶藥,並催促他快點入朝覲見。雖然範純仁入朝後,風燭殘年的身體已經難以支撐,隻得請求歸養林泉,但徽宗這種吐哺握發、求賢若渴的舉動,受到朝野廣泛讚譽。
範純仁歸養後,徽宗正要下旨召蘇軾回朝任職,卻接到蘇軾請求在常州定居的申請奏章。奏章中說,因被貶海南幾年的生活,身心倍受折磨,已無力回朝儘職,恭請聖上給予批準為盼。徽宗又是一陣唏噓,對楊光華感歎道:“可惜呀,兩位才德俱佳的賢能人士,都不能為我所用,唉,真可惜!”
楊光華便接口道:“俗話不是說,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嗎?其實,象範蘇這樣的能臣賢者還能找到。這不,我就又找到了兩位。隻是我不敢說。”
“哎,為啥不敢說?你在我跟前,說啥都行。誰最了解你?誰跟你最知己最投緣?朕呀!說吧,是誰?”徽宗很是誠懇地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