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哪有什麼良策能抵得上數百萬雄師?
我要是有這樣的良策,你還能穩穩地坐在龍椅上嗎?
父皇啊父皇!
你真是老糊塗了!
不行就讓位給朕吧!
朕一定會重振朝綱,掃平不臣之臣!
可是這些隻能是內心的活動!
姬材滿臉羞愧地回答:“兒臣愚鈍,但兒臣願意親自率軍,討伐曹鯤,寧可與他同歸於儘,也絕不讓曹鯤的陰謀得逞!”
姬康冷哼一聲:“朕就不該對你抱有希望,滿朝大臣都說北戎和南蠻是心腹大患,但在朕看來,與曹鯤的危害相比,北戎和南蠻根本不值一提,隻恨朕當初小看了曹鯤,被他的諂媚之言所欺騙,一時疏忽,讓這個奸賊去了涼州,如今竟是養虎為患。”
儘管姬材心中也在埋怨姬康昏聵,當初就不該放曹鯤去涼州。
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的禍患!
可惜,父皇雖然老了,但仍是皇帝,而他隻是兒臣。
父皇什麼時候才能傳位於朕啊!
姬材沉思片刻後說道:“父皇,如今朝廷與北戎、南蠻連年交戰,國庫空虛,損兵折將,糧草匱乏,單憑朝廷之力,恐怕難以剿滅曹鯤,兒臣有個想法,攘外必先安內,不如先與北戎南蠻議和停戰,騰出兵力,鎮壓曹鯤。”
姬康臉色凝重地說道:“攘外必先安內,皇兒胸有謀略,比太子強多了,丞相也曾提出過這個策略,但柴信、湯輝、徐狐等武將都反對議和,認為與蠻夷議和有損國威。”
姬材道:“武將以軍功為晉升之資,求戰心切,這也是情理之中,但議和事關朝廷大局,江山社稷,不能因為個人的私欲而損害朝廷的大局,兒臣願意為了大乾蒼生,用三寸不爛之舌去勸說諸將。”
姬康頷首道:“那你去試試吧,但切記不可辱沒了皇室的威嚴。”
姬材拱手道:“兒臣遵旨。”
姬康:“退下吧!”
姬材:“兒臣告退!”
姬材離開後,姬康獨自坐在宣德殿中,心力交瘁地望著玉璽。
大乾內憂外患,局勢日益嚴峻,即便他夜禦十美,也難以入眠。
世家壟斷官位,把控朝政。
北戎、南蠻連年進犯。
如今,曹鯤更是成為了心腹大患,雍州、涼州、陝州都已失去控製。
作為大乾的皇帝,姬康心急如焚,悲憤交加。
他自問繼位以來,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勤於朝政,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何大乾的江山社稷會糜爛至此?
哎!
不想了!
還是去看望一下淑妃吧,聽說淑妃新學了一個曲子。
最近實在太累了,也該放鬆放鬆了。
要不然,朕累垮了,這江山社稷的重擔誰能挑的起來?
大臣和皇族們不爭氣,隻能辛苦朕了。
好像曹鯤還沒有子嗣,那朕就多生幾十個皇子。
將來,就是朕打不動了,還有幾十個皇子去打。
曹鯤沒兒子,朕有幾十個兒子。
優勢在我!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