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
宮殿巍峨,街市繁華……
然而,在這繁華背後,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與暗流。
這一日,姬康上朝回宮,漫步於花園之中,欣賞著那滿園美色。
隻見珍奇花卉,爭奇鬥豔,宮娥婀娜,宛若天仙,賞心悅目。
就在這時,天邊忽然烏雲密布,狂風驟起,一座閣樓在狂風中轟然崩塌,煙塵激起,大地震顫,百花凋零。
姬康大驚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司徒王規正色道:“陛下,天道無常,陰晴之易,自古皆然,陛下不必為此等小事而憂心。”
姬康神情肅穆道:“話雖如此,但朕心中恍惚,總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恐是上天示警。”
侍中大夫的孫繼義站了起來,恭敬道:“陛下自登基以來,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此乃國之大幸,世之大幸,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雖有古訓,卻不可不備。”
姬康聞言,心中微動,問道:“以卿家之意,當如何?”
孫繼義鄭重道:“陛下,如今我朝雖已太平,但仍需警惕那些宵小之流,他們禍亂社稷,為禍不淺,臣建議征召四方英傑,以充朝堂,如此既能彰顯陛下求賢若渴之心,又能增強朝廷的實力。”
姬康聞言,心中頗為意動,就在這時,殿中卻突然走出一人,大聲反對:“不可不可!!當今天下紛擾,社稷不平,不可興此無益之舉!”
姬康望去,隻見此人乃是中散大夫元平。
元平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殿前所列,大多是朝廷舊臣,他們經驗豐富,對朝廷忠心耿耿,豈可因一時之念而行此妄舉?此取亂之道也!”
孫繼義聞言,麵色微變,但他畢竟老謀深算,很快就恢複了平靜。
他上前一步,反駁道:“天子為國招賢,乃是大義之舉,何來無益之說?公等莫非是憐惜自己的官位被後起之秀所奪?”
元平怒目而視:“吾食君之祿,當報皇恩,若有英才後起,官柄何惜?隻怕有奸佞之徒,假此時機為國進奸,禍亂朝綱,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兩下各自爭強,一時之間,大殿之上氣氛緊張,劍拔弩張。
姬康聽得心煩意亂,拍案而起,怒道:“為國選才,應天和人,何來這口舌之事?你等不必再爭,一切儘照孫大夫所說,征召各地英才,以為國用,此事就這麼定了!”
言罷,姬康拂袖而去,留下滿朝重臣麵麵相覷。
元平望著姬康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憂慮。
他深知孫繼義的為人,此人精明有略,善於阿諛奉承,對姬康的玩樂非但不阻,反而籌謀劃策,蠱惑其心。
此次征召英傑,其意恐怕是為己培植爪牙,收受黃白財物,結黨營私,此事若成,朝廷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然而,君命難違,元平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黯然離殿。
他走出宮門,仰天長歎:“天不憐這岌岌朝野,我等皆死無定所也。”
話分兩頭,就在玉京城內風雲變幻之時,西北廬州,天崩地裂。
秦王姬鴻在龍峪大敗,朝廷八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曹軍趁機大舉進犯利州。
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震驚了整個天下,朝野上下一片恐慌。
姬康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怒,唯恐曹軍殺進玉京。
他知道姬奮與曹鯤交好,於是,急忙派遣姬奮前往廬州安撫曹鯤。
可是曹鯤是何等貪婪,眼見姬康膽怯,趁勢進行要挾,索要廬州之地。
姬康雖然心中不願,恨不得把曹鯤五馬分屍,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屈從,下旨任命曹鯤的爪牙瞿榮為廬州刺史,算是將廬州拱手讓給了曹軍。
九月,姬鴻被曹鯤釋放,孤身一人回到玉京請罪。
姬康望著這位曾經英勇善戰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