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旁站著一群幕僚和大臣,正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一位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殿下,諸王滯留玉京,拉幫結派,對您來說可不是好事啊。”
姬高冷哼道:“哼,一群庶子能翻起什麼大浪?本太子就不信,他們這些臭魚爛蝦能撼動本太子的儲君之位!”
一位大臣勸道:“殿下不可大意,諸王心思各異,勢單力薄,但陛下之心不可不察。”
姬高聞言,眉頭緊鎖,眼中泛起戾氣。
自己這個太子之位已經坐了四十多年,久居其位,難免心生懈怠。
再加上身邊這些幕僚和大臣的奉承,他確實有些飄飄然了。
此刻聽到大臣們的提醒,他頓時警覺起來。
“那依你們之見,該如何是好?”
姬高問道。
一位幕僚獻策道:“殿下可暗中聯絡各地刺史郡守,抓緊兵權,以防不測。”
姬高聞言,點了點頭:“好,此事就交由你們去辦,還有,盯緊了本太子的那些弟弟,關鍵時刻,可以敲打一二。”
與此同時,其他幾位皇子的府邸也是燈火通明,各自在商議對策,使得玉京暗潮湧動,殺機四溢。
姬康膝下的成年的皇子共有十七人,姬高雖然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但依舊不乏野心勃勃之輩。
太子姬高雖然早早被立為太子,但他已經年近七十,鬢發斑白,看起來和姬康更像是兄弟,而不像父子。
姬高的母親,是姬康的發妻,也是皇後。
她的娘家是金陵世家之首的蕭家,傳承萬載,家世顯貴,在姬康爭奪皇位時,蕭家給予了他巨大的支持,讓他最終得以登上皇位。
因此,在姬康登基的第二年,他就把姬高立為太子。
早年姬高為人賢德,謙恭禮讓,可是年歲越大,反而越加昏聵無能,處理朝政沒有主見,隻知道聽從幕僚和大臣的意見。
更讓姬康不滿的是,姬高竟然與曹鯤私通書信。
更是在書信中抱怨:““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這是想做什麼?
盼著繼位登基?
盼著他這個父皇趕緊死?
大逆不道!
不忠不孝!
姬康有心廢太子,隻是礙於蕭家在大乾的勢力,擔心廢黜姬高,會引發蕭家的不滿和反彈,故而一直引而不發。
而且,姬高已經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勢力在朝中也是盤根錯節,一旦動手,必然會引發一場大亂。
如今他縱容諸皇子以儘孝之名在玉京滯留,放縱他們爭權奪利,結交權貴,拉攏人心,打壓太子和金陵蕭家,借刀殺人,鞏固皇位。
他就是通過篡位登上的皇位,因此極為的敏感。
隻要他在皇位上一日,就不允許有人搶班奪權!
:.vv.cc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