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侯府內,鄒氏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她見曹鯤帶著袁綱歸來,心中大喜,連忙迎上前去。
“多謝大司空救了袁綱一命。”
鄒氏聲音哽咽,淚光閃爍。
曹鯤溫聲道:“夫人客氣了。”
袁綱見母親如此激動,心中也是羞愧萬千。
他上前一步,跪在鄒氏麵前:“孩兒不孝,讓母親擔心了。”
鄒氏連忙扶起袁綱,母子二人相擁而泣。
此時,袁昔也聞訊趕來。
他見袁綱平安歸來,心中也是一塊大石落地。
他上前對曹鯤道:“多謝大司空出手相助,袁昔感激不儘。”
曹鯤哈哈一笑,說道:“賢弟客氣了,本王與袁綱也是舊識,豈能袖手旁觀?”
袁綱擦起淚水,麵對著曹鯤說:“大司空,我想跟你!”
曹鯤道:“袁綱,我聞你自幼便懷揣壯誌,苦練武藝,但你已經上過戰場,應知曉戰場之上,生死不過瞬息,絕非兒戲。”
袁綱聞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眼神堅定道:“大司空所言極是,我生性懦弱,麵對生死,心生畏懼,讓袁家蒙羞,但我不願就此沉淪,我袁綱,誓要親手斬斷恥辱之鏈,重振袁家威名!”
說著,他猛地抽出腰間長劍,劍光一閃,橫於頸間,決絕之色溢於言表。
“若大司空不肯收錄,袁綱唯有以死明誌,以慰先祖之靈!”
一旁,鄒氏本想開口勸阻,但見此情此景,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竟無語凝噎。
曹鯤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好啊,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再戰的勇氣,你的心氣未滅,是可造之材,你暫且在家養傷,不日本王將親率大軍討伐反賊姬非,屆時,你隨軍同行。”
袁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激動,隨即深深一揖:“多謝大司空成全,袁綱定不負所望,誓死殺敵!”
一番客套之後,曹鯤起身告辭,袁昔與鄒氏親自送至府門外。
而關於曹鯤與鄒氏的種種傳聞,袁家眾人自是有所耳聞。
但袁家作為世家大族,曆經數百載風雨,什麼樣的風浪沒見過?
那些所謂的“流言蜚語”,在他們眼中,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大乾由於宗法製度和儒家思想的影響,男人在家庭中擁有絕對的權威,而女人則處於從屬地位,一些人為了巴結上司或權貴,會將自己心愛的姬妾贈予對方,以示忠誠或敬意,還有文人墨客中,把互贈姬妾視為一種風雅之舉。
當然,也有人為了保全性命、官職或權力,將妻子作為交換的籌碼。
世家大族曆經數代甚至數十代的傳承,其家族曆史之悠久,底蘊之深厚,非普通人家所能比擬。
在這樣的家族中,各種紛爭、秘聞乃至醜聞,都如同家常便飯,屢見不鮮。
因此,世家子弟往往培養出一種超乎常人的包容心和豁達態度,麵對家族內外的紛擾,總能以一種超然物外的姿態去應對。
在世家眼中,無論是家族內部的明爭暗鬥,還是外界的流言蜚語,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不足掛齒。
他們深知,家族的大業遠比這些瑣碎之事重要得多,隻有保持冷靜和理智,才能確保家族的繁榮與穩定。
個人的情感糾葛和私生活,與家族的興衰存亡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因此,即使家族中出現了關於男女之事的傳聞,他們也能以一種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麵對,而不是過於糾結和執著。
至於袁家,作為世家大族的一員,他們自然也深諳此道。
麵對外界的流言蜚語,袁家人以一種冷靜和理智的態度去應對,不會輕易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更不會因為這些傳聞而影響到家族的團結和穩定。
相反,他們會以一種更加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理解這些傳聞。
:.vv.cc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