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
華山縣
曆經戰亂,民生凋敝,千裡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曹鯤身披錦袍,腰懸長劍,胯下駿馬如飛,直奔羽林軍駐地而來。
羽林軍駐地,戒備森嚴,旌旗招展,煞氣衝霄。
遠遠望去,隻見軍營連綿,軍威之強盛。
曹鯤心中暗自讚歎,皇甫彥雲帶兵有方,名不虛傳,難怪紅蓮教即便得到了情報,依舊被打得損兵折將,不得不遠離玉京,流竄在京兆一帶。
通報之後,羽林大將軍皇甫彥雲親自到轅門迎接,一見曹鯤,便拱手行禮道:“見過魏王,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曹鯤拱手回禮道:“皇甫將軍客氣了。”
二人見麵寒暄一番後,便進入了帥帳。
帥帳內,燭火通明,沙盤密布,氣氛肅穆。
曹鯤開門見山,直言不諱道:“大將軍,本王此次前來,是為了一事相求。”
皇甫彥雲心中微驚,他深知曹鯤權勢滔天,若非有事,絕不會親自前來。
他心中暗自揣測,莫非是為了關瓊之事?
皇甫彥雲道:“魏王請講,隻要末將能做到的,定當竭力去辦。”
曹鯤道:“本王聽聞,羽林軍中有一名將士,名喚袁綱,因臨陣脫逃,被大將軍判了斬首之刑,本王想請大將軍網開一麵,饒他一命。”
皇甫彥雲聞言,眉頭一皺。
他本欲借此機會整肅軍紀,樹立威信,怎料曹鯤會親自前來求情。
難道曹鯤和鄒氏的傳聞是真的?
袁朗出征在外,袍子沒有染紅,頭上倒是染綠了。
皇甫彥雲正色道:“魏王,末將也是無奈之舉,軍法如山,不可輕饒,那袁綱身為將門之後,本應成為我軍的楷模,卻臨陣脫逃,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曹鯤語重心長道:“大將軍言之有理,但袁綱畢竟年少,沒見過世麵,初上戰場,難免心生恐懼,還請大將軍看在本王的麵子上,饒他一命,大將軍,你我同朝為官,不會這點兒麵子都不給吧?”
皇甫彥雲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曹鯤的性子,若今日不答應,曹鯤十有**會大鬨一場,到時候大家都不好看。
畢竟,不管是江湖還是朝堂,都不是單純的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袁綱一個逃兵,殺一個不多,放一個不少,沒必要為了一個逃兵與曹鯤翻臉。
想到這裡,皇甫彥雲歎了口氣,說道:“罷了,既然魏王親自開口,末將便賣個人情給魏王,但那袁綱必須受罰,以示警戒。”
曹鯤聞言,心中一喜,連忙道謝:“多謝大將軍,本王自會安排。”
皇甫彥雲隨即命人將袁綱帶來。
隻見袁綱遍體鱗傷,神色萎靡,顯然已經受過刑罰。
他一見曹鯤,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低下頭,不敢直視。
“袁綱,你可知罪?”
皇甫彥雲厲聲道。
袁綱聲音低沉,語氣中帶著幾分悔恨:“末將知罪。”
皇甫彥雲冷哼一聲,滿臉不屑道:“念在魏王為你求情的份上,本將軍暫且饒你一命。”
袁綱聞言,連忙磕頭謝恩:“多謝大將軍,多謝魏王。”
曹鯤對皇甫彥雲道:“大將軍,本王這便帶袁綱離去,改日再登門拜訪。”
皇甫彥雲點頭應允,曹鯤隨即帶著袁綱離開了羽林軍大營。
夜幕降臨,玉京的街道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熱鬨非凡。
曹鯤帶著袁綱,一路疾馳,直奔馬陵侯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