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詔獄。
董祖誥單人一間,身上也沒有戴鐐銬,就連睡的床褥,也不是一攤稻草,不說有多柔軟舒服,至少乾淨整潔。
倒不是他搞特殊,而是詔獄不同一般牢獄,能被關入這裡的,都是品級不低的官員,多有年紀大的,若是環境太差讓關押官員嗝屁了怎麼辦?
其中許多官員,都是皇帝在氣頭上,扔到這裡關兩天,說不得哪天就想起來,起複出去官複原職了。故而,獄卒一般也不會找這些關押官員的不自在,或者故意使手段折騰什麼。
當然,你要說在這裡有多舒服,能比得上在自家府中,那也不可能,不過隻要舍得使花錢,好吃好喝也能夠。
這些天,董祖誥關入這裡,再沒有什麼繁雜事務,真正摒除外因,平靜下來,開始思考一些事情。
“因為我屁股坐在文官這邊,自然就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水火不容,口號喊得多了,我自己都以為是絕對正義的一方。可我們真的是絕對正義,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真的就是罪大惡極麼?”
董祖誥在思索著,如果魏忠賢真是倒行逆施、罪大惡極、十惡不赦,那麼,為何大夏在天災不斷的背景下,還能勉強算是國泰民安,甚至,遼東戰事取得勝利,連續數年韃子叩關都沒能取得成功,這鐵一般的事實,難道都是假的麼?
“為何‘倒行逆施、罪大惡極、十惡不赦’的魏忠賢,能做到如此?若是換我們文官主政,處在同樣的位置,能做到這般麼?”
這是董祖誥在想的問題,以前不願想、不敢想,現在,有了時間、精力,真正拋開立場開始客觀思考。
然後,他就發現,魏忠賢似乎做了想許多他想做的事情:京師市容整頓、打擊在賑災中的貪腐、對遼東軍製改革……
而且,極為諷刺的是,這些即使他們文官主政,想要做這些事情,大概都會因為枝枝蔓蔓關係,巨大阻力而無疾而終,魏忠賢卻通過強權推動下去了。
——魏忠賢能做成這些,方法也很簡單,隻要解決那些製造阻力的人就行了!
“為何會如此呢?”
董祖誥分析原因:“我們文官主政,乃是一個黨派,一個團體,內部有著各自利益、盤算,力分則弱。而要真正改革,勢必要出一個強有力人物,掌握朝局,快刀斬亂麻,但這個人必然會因為觸動各方利益,毀謗加身。”
他驚訝發現,魏忠賢正是扮演著這個角色,雖然做的不那麼徹底,但細細思之,已然是目前大夏形勢下的最優選擇了。
“我先前作為吏部侍郎,深知如今大夏境況之危急。當初一條鞭法後,朝廷收稅暫時增加,但沒過幾十年,這稅收又開始慢慢下降,如今朝廷稅收甚至比‘一條鞭法’之前還要低。其中原因,因為大夏連年受災,也因為各地大戶隱沒田地,造成‘詭田’……總之,稅收越來越少,國庫空虛,根本支撐不起朝廷運轉,遼東更是連年欠餉。”
這種情況,必須要找錢,可錢從何來?給百姓加稅?這般連年受災的情況下,再敢加稅,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一個不好就是兵禍四起。
那麼,魏忠賢是如何做的呢?對京師王公貴族、江淮之地大族開刀,同時,對相對富裕的江淮之地征收工商業稅。
因為這一點,江淮之地出身的文官很不滿,畢竟這一刀砍到了他們身上,某種程度上講,董祖誥也是這其中一員。
“若是我們文官鬥倒魏忠賢,主政朝局,同樣要麵對國庫空虛的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會如何做呢?”
董祖誥悚然發現,這種情況下,要想社稷安穩,勢必要延續魏忠賢的策略,可打倒魏忠賢之前是這樣,打倒魏忠賢之後還是這樣,這魏忠賢不白打倒了麼?
更不用說,采取此舉,勢必要像是如今的魏忠賢一樣,得罪京師王公貴族,並且,還要承擔將刀子砍到自己身上的痛苦。
“可若是改變政策,取消對江淮之地的重稅,平攤到彆地,那……”
董祖誥能想象到結果,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可以說,如今魏忠賢所為,乃是對大夏相對最有利的。萬一真將魏忠賢打倒,這種相對最有利的政策恐怕都實行不下去了。
董祖誥有著大局觀,還能忍住在自己身上動刀,但其他文官能忍住麼?萬一忍不住……
他額頭滲出絲絲冷汗,發現陷入了死局,不支持魏忠賢所為,但真要鬥倒魏忠賢、上台之後、卻不得不仍繼續如此做,真要不如此做,大夏就要完蛋。
“唉!”
董祖誥一聲歎息,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曾經和方臨喝酒時,聊過的‘王朝周期律’、‘積重莫返之害’、還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論讀書人的軟弱性’……
“方兄啊,真胸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惜人憊懶了些。”
那些曾經聊過的一些東西,他不同年齡、階段,回想細思,每每有著不同的感悟。
“方兄,真良師益友也,隻是,此生恐不能再見了,憾甚!”
當初,方臨叮囑,‘以保全自身為要,不要過於剛直……存官失人,人官皆失;存人失官,人官皆存’,可惜,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他終究沒能置身事外。
董祖誥知道,這次牽涉如此之深,再以魏忠賢的心狠手辣,自己大概是沒有幸理了。
不過,他也想通了,既然鬥倒魏忠賢,大概率比魏忠賢當權更差,那還鬥個什麼?彆說是魏忠賢,就是他,對許多文官口口聲聲天下蒼生,實則隻為自身私利,都是看不慣。
“站在文官立場,魏忠賢是為仇寇,但對大夏大局來講,有著如魏忠賢這般人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董祖誥釋懷之時,牢門開鎖聲音響起,獄卒躬著腰身進來,態度客氣,甚至,帶著一些諂媚、討好:“董大人,您可以出去了!”
“嗯?”
董祖誥心中疑惑,自己怎麼可能出獄?難道魏忠賢這隻吃肉的老虎改吃齋念佛了?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大概很快就會有答案。
走出獄門,刺目的陽光讓董祖誥舉起手腕,遮擋住眼睛,然後,餘光就看到迎接之人,正是張瑞安:“恭喜董大人,董大人今日出獄,我設宴接風洗塵,我也知道董大人心有疑惑,不妨去坐下慢慢說……”
半個時辰後,董祖誥知道了原委,心中感動難言:“原來是方兄,此生欠方兄的還不儘了啊!”
……
經張瑞安援手,董祖誥過了這一劫,劫後餘生,在京師走程序等待赴任,而張瑞安卻迎來了一場自己的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