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想了一下,番外若是從主角視角寫,簡寫很容易變成流水賬,詳寫的話,十幾萬字都打不住,所以會部分采用從配角視角的角度描述……不喜歡這種寫法的就當正文已經完結,對這種寫法能看下去、又對後續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聊作消遣,反正也不收點幣,不喜勿噴,哈哈】
南洋,淡馬錫城。
又是一年元宵,今年的元宵似乎格外不同,城中搭建的鱉山燈,上麵發光的不是以往的明火,而是一種奇異幽冷的彩光。
圍攏巨大的鱉山燈,附近有著許多觀看的百姓,嘖嘖稱奇。
“怎麼這麼亮?卻不是火光,難道真是話本中的法術不成?”
“爺爺,要相信科學,您忘了,前些日子報紙上說的交流發電機了?這就是以電力為能源的電燈,聽老師說等將來電力普及,家家戶戶都能用上電燈呐!”
這是衛清(曾經那個衛姓小吏)和他孫子衛聰的對話。
他們來到南洋已有十年,當初耿聰才三四歲,乃是來到南洋之後,進入新式學堂接受的新式教育,如今已經是南洋第一中學的中學生了。
旁邊一個同樣被自家小孩兒詢問的婦人,趁機教育孩子道:“聽到這個哥哥說的沒有?這叫電燈,你好好讀書,將來爭取進入南洋大學科學院,當一個科學家……”
如今新式學堂,教授語文、術數、格物、曆史、地理,中學畢業時有一個大考,成績優異可升入南洋大學,大學生的出路,第一等進入科學院,其次才是官方、軍隊。
在有意的製度設計下,整個南洋社會中科學家的社會地位極高,據說近來建國之後,會效仿泰西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科學家做出一定成果就能獲得爵位,和軍隊軍功封爵、政府官員憑政績封爵一樣。
衛清聽著孫子的科普,拍拍腦袋哈哈一笑:“爺爺想起來了,前些日子報紙上是說過‘電’這個東西,不過報紙上也說實驗中出了事故,險些死人是不是?讓爺爺說啊,還是油燈、蠟燭好,使得習慣,也安全……”
“爺爺,這種事情要辯證來看,電燈未必也不安全,以往咱們使用的油燈、蠟燭也未必安全,比如說油燈、蠟燭一個不小心就會走水,這更危險……爺爺,您要學會接受新事物,守著老一套是不對的。”
衛聰小手背在身後,學著學堂老師,似模似樣說道:“希望你們這些學生,不要將自己出生以前出現的東西,都當做理所應當的;不要將在青少年時期出現的發明、科學進步,都當作是好的、新潮的、改變世界的;更不要等到了中老年時,將出現的新東西當做是反社會的,不能理解的……”
“哈哈,你們老師說的有道理啊!”衛清撫著自己的胡子,哈哈大笑。
旁邊,一群紅毛夷站在鱉山燈附近,也是在驚歎,不過他們似乎不來自同一個國家,嘰裡呱啦說著不同鳥語。
周遭漢人百姓見到這一幕,都是挺直了腰杆,臉色有著自豪之色。
“瞧這些泰西人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不過,他們咋自己的話都聽不懂?”
“爺爺,咱們通常說的泰西是地理課本上的歐洲,但那地方其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有許多個國家,如英吉利、佛郎機、尼德蘭、義大利、羅刹……近幾年,來咱們南洋教書的泰西科學家越來越多了,聽說他們那裡的科學家受到教會迫害,教會非說太陽是繞著大地轉的……”
衛聰說道:“對了,爺爺,我跟你說,方校長的二公子,不是娶了尼德蘭的公主麼?聽說那位公主前麵的繼承人都沒了,獲得了尼德蘭國王的繼承權,要向咱們借兵,回去清除亂黨呐!”
所謂方校長,就是方臨,乃是南洋大學、南洋軍校的校長。
爺孫倆說著,離開鱉山燈向前,可見路邊到處是擺攤賣小吃的,小吃有素有肉,且都極為便宜。衛清花了一個銅元,買了兩根烤腸,爺孫倆一人一根,邊走邊吃。
得益於把控東西方貿易,還有對扶桑經濟掠奪,南洋這邊貨幣充足,早在五年前就開始進行貨幣改革,鑄官方銅角、銅元、銀元、金元。
而物價如此便宜,則是因為:這邊實控的土地麵積極為廣大,而漢人百姓卻還是太少了,完全稱的上一句地廣人稀。比如衛清家如今二十口人,兩千多畝地,人手不夠,隻能粗種,收的糧食也根本吃不完,賣出去價格太低,為免浪費,就養殖雞鴨種種……如他們這般的人家一多,肉類價格就被打了下來。
——這也是從前南洋這邊能夠往淮安運送糧食、乾肉的原因。
路上人來人往,時而可見泰西人、南洋人,還有穿著南洋人服飾的漢人女子,風氣極為開放。
衛清盯著路過露出白花花大腿的女子,看了好一陣兒才收回目光,感歎道:“要是在以前大夏,這樣穿的女子隻能在青……咳咳,大庭廣眾之下穿出來是要被浸豬籠的……這海外就是和大夏不一樣,大不一樣喲!”
在這裡沒有皇帝,百姓心中無形的枷鎖去掉;沒有吃人的封建禮教,沒有把控主流輿論、喋喋不休的儒家教條讀書人,百姓的思想自春秋百家爭鳴、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前所未有的自由;又因為這片地域位於東西往來的扼口,受到番邦外國人的頻繁衝擊,也不同於大夏的大陸文明,如今有著海洋文明的特性,百姓心中都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昂揚、奮發,積極向上。
並且,隨著土地持續向外擴張,有著足夠的生存空間,這個整體還在不斷上升發展,階層矛盾被壓製到了最低,可以說,這裡兩百多萬的漢民,正處於前所未有、往前倒數四千年最好的時代。
如果說,此時的大清如一個陳舊腐朽、古板呆化的老人,長滿了老年斑,渾身散發著教條頑固的屍臭,那麼,此時的南洋,就如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如初生的太陽,欣欣向榮,昂揚奮發,正處於最有活力的時刻。
回去路上,衛清爺倆碰到了宣傳員,為正月十八開始的大選舉宣傳,告知百姓去投票。
……
中元4380年2月2日,大夏共和國在南洋成立,首都淡馬錫城,領土從斯裡蘭卡到孟加拉少部,從馬六甲再到印尼、呂宋,橫跨將近兩百萬平方公裡,主體人口兩百八十萬,方臨在全體公民選舉下,以99%的得票率成為第一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