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 王鳳擅權_華夏真相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三十八集 王鳳擅權

第三十八集 王鳳擅權(1 / 2)

天色向晚,漢家宮闕。

漢元帝看罷諸葛豐奏疏,最終偏向許章,於是大怒:此賊,依仗天子威風,追逼皇親國戚走逃宮中,忒也可惡。傳朕詔旨,無論誰對誰錯,先收回諸葛豐符節!

由此便從諸葛豐開始,其後司隸校尉不再掌握天子符節。

諸葛豐被收符節,兀自不服,再次上書,以辭職相威脅。其疏略雲:

臣豐駑怯,文不足以勸善,武不足以執邪。陛下拜臣為司隸校尉,複秩臣為光祿大夫,官尊責重,非臣所當處也。又迫年歲衰暮,常恐卒填溝渠,無以報厚德,使論議士譏臣無補,長獲素餐之名。故常願捐一旦之命,不待時而斷奸臣之首,懸於都市,編書其罪,使四方明知為惡之罰,然後卻就斧鉞之誅,誠臣所甘心也。夫以布衣之士,尚猶有刎頸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無伏節死誼之臣,率儘苟合取容,阿黨相為,念私門之利,忘國家之政。邪穢濁混之氣上感於天,是以災變數見,百姓困乏。此臣下不忠之效也,臣誠恥之亡已。凡人情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忠臣直士不避患害者,誠為君也。今陛下天覆地載,物無不容,使尚書令堯賜臣豐書曰:“夫司隸者刺舉不法,善善惡惡,非得顓之也。勉處中和,順經術意。”恩深德厚,臣豐頓首幸甚。臣竊不勝憤懣,願賜清宴,唯陛下裁幸。

元帝覽奏,隻是搖頭,既不納其建議,又不許其辭職之請。諸葛豐見此,再次上書:

臣聞伯奇孝而棄於親,子胥忠而誅於君,隱公慈而殺於弟,叔武弟而殺於兄。夫以四子之行,屈平之材,然猶不能自顯而被刑戮,豈不足以觀哉!使臣殺身以安國,蒙誅以顯君,臣誠願之。獨恐未有雲補,而為眾邪所排,令讒夫得遂,正直之路雍塞,忠臣沮心,智士杜口,此愚臣之所懼也。

此疏奏上,威脅之意更顯,元帝不答,外戚皆恨。其後不久,諸葛豐反被人尋個過錯,遭捕判罪,朝廷官員多議其非。漢元帝明知其無罪,乃命釋之,調為城門校尉。

諸葛豐雖然被貶,猶不斷上書,又控告光祿勳周堪、光祿大夫張猛。

漢元帝終不耐煩,乃下詔給禦史府:諸葛豐前任司隸校尉,專作苛暴,以獲威名,朕不忍訊,命為城門校尉。今不自省,反怨周堪、張猛,案無證之辭,暴難驗之罪,恣毀人譽,不顧前言,實謂不忠者。朕憐其年老,不忍加刑,命其免官,永為庶人。

畫外音:諸葛豐由此便被免官回鄉,其後老死家中。諸葛後代耿直,皆類於此。

竟寧元年五月,漢元帝崩於未央宮,終年四十二歲,在位十六年,葬於渭陵,廟號高宗。太子劉驁登基,是為漢成帝。百官朝賀,拜舞已畢。

漢成帝:傳朕詔旨,尊我生母王皇後為皇太後。詔命傅昭儀,隨我皇弟定陶恭王劉康前往封國定陶,尊稱定陶太後。

眾臣:陛下聖明。臣等恭賀皇太後,陶太後。

漢成帝:卿等平身。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丞相匡衡出班上奏:臣有本奏。向有陳湯奉命出使,矯詔行事於蠻夷,自取康居國財物,阻止有司察查。今吾皇登基,雖頒大赦天下恩旨,但臣以為,陳湯亦不宜臨朝伴駕。

成帝初臨萬方,不好駁回丞相之奏,隻得說道:既丞相上本,陳卿可有不服

陳湯:丞相此是挾私陷害,為臣的確不服。隻因當初康居王送來侍子為假,不是真正王子。此等瞞天過海重罪,豈可不討因路途遙遠,請示不及,臣故矯詔,調集諸國之兵,滅此不臣叛國。臣之微功,先帝已有定論,丞相今重翻此案,臣故不服。

漢成帝:丞相,果有此事否

匡衡:陛下,臣等早已命人核實,康居王送來侍子確實是真,並為虛假。此是陳湯企圖脫罪,誣告藩臣,乃是欺君重罪。臣請將陳湯立即下獄,並命有司議處其刑。

陳湯聞而大怒,直氣得說不出話來。便在此時,太中大夫穀永太出班,為陳湯辯冤。

穀永太:陛下!臣聞楚有子玉得臣,文公為之仄席而坐;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陘;近漢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鄉沙幕。由是言之,戰克之將,國之爪牙,不可不重也。蓋“君子聞鼓鼙之聲,則思將率之臣”。竊見關內侯陳湯,前使副西域都護,忿郅支之無道,閔王誅之不加,策慮億憤,義勇奮發,卒興師奔逝,橫厲烏孫,逾集都賴,屠三重城,斬郅支首,報十年之逋誅,雪邊吏之宿恥,威震百蠻,武暢西海,漢元以來,征伐方外之將,未嘗有也。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介之過,賜死杜郵,秦民憐之,莫不隕涕。今陳湯親秉戈鉞,席卷喋血萬裡之外,薦功祖廟,告類上帝,介胄之士靡不慕義。以言事為罪,無赫赫之惡。《周書》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為君者也。”夫犬馬有勞於人,尚加帷蓋之報,況國之功臣者哉!竊恐陛下忽於鼙鼓之聲,不察《周書》之意,而忘帷蓋之施,庸臣遇湯,卒從吏議,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勉勵死難之臣也。

漢成帝:卿言甚是,功臣不可加誅。然丞相之奏,亦非空穴來風,不可不問。若此,可免罰陳湯欺君大罪,隻削除爵位,使充兵伍。

匡衡、陳湯、穀永太:陛下聖明,臣等奉旨,謝恩!

雲卷雲舒,花開花謝,風雲輪轉。數年之後,匡衡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糾舉其黨羽,由此石顯免官,死在回鄉路上。

匡衡奮起直言,為朝廷鏟除奸佞,一時舉國稱頌。

然而其後不久,匡衡卻又重蹈石顯覆轍,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司隸校尉駿等聯名上書,告其專地盜土,侵吞國家財產。因證據確鑿,無可抵賴,匡衡以至晚節不保,亦被貶為庶人,返回故裡。不幾年,匡衡病死於家中。

匡衡罷相,王商代之。

忽這一年,邊境戰事再起,西域都護府受到烏孫兵馬圍攻。都護段會宗一麵組織抵禦,一麵派出驛使,飛報京城長安,請求朝廷儘快發兵援救。

丞相王商接到邊報,與大將軍王鳳及百官討論數日,眾言不一,毫無結果。

王鳳由此建議:昔關內侯陳湯極善謀劃,熟悉外國情況,可以召至問之。

王商稱是,於是將此建議上報天子。漢成帝本來當年便是迫於丞相匡衡力糾,這才處分陳湯。此時匡衡已經罷相,無人相阻,於是立即召見陳湯,問以平定烏孫方略。

陳湯早在攻擊郅支時落下風濕,又在軍營中數年不得治療,因此入見漢成帝時兩臂不能屈伸。成帝免其跪拜之禮,並令賜坐,示以段會宗求救奏書,並問禦敵方略。

陳湯看罷奏疏,沉吟半晌,故作推辭道:今滿朝將相九卿都是賢才,通曉事理。小臣衰弱多病,不足以策謀軍政大事。

漢成帝聽出其話中怨氣,撫慰道:卿乃先帝舊臣,今國有急事,卿勿辭也。

陳湯聞此,怨氣漸舒:臣謂此事,不值陛下憂慮,大可高枕無憂。

漢成帝:卿據何而作是言

陳湯:若論昔日諸國戰力,胡兵五人方當我一名漢士,因其兵器粗笨,弓箭不利故也。今其雖學漢兵製器之巧,刀、箭較勝於前,但我仍可以一敵其三者。圍攻段會宗之烏孫兵馬,臣謂不足以戰勝漢軍,因此陛下儘管放心。

漢成帝:若依卿計,則我不發救兵,隻坐觀其成敗耶

陳湯:即使發兵去救,大軍遠征,輕騎每日可走五十裡,重騎隻可三十裡,絕非能遠趨萬裡以救急者。臣雖不敏,但料其包圍已經解除,不出五日,當有吉訊來報。

成帝聞奏,半信半疑。陳湯見皇帝不言,遂起身請辭。

四天之後,果然西域軍書報回,說烏孫兵已經解圍而去,不需朝廷再發大軍。

通過此事,漢成帝對陳湯刮目相看,極為欣賞。

適逢大將軍王鳳上書:臣啟陛下,前關內侯陳湯禦邊經驗豐富,於朝廷大有用處,不可久使賦閒。臣請啟用陳湯,任其為從事中郎,以備軍中谘詢,望乞恩準。

漢成帝:準卿所奏。

陳湯複被重用,國中軍情大事,大將軍王鳳都委以決斷之權。陳湯重披戎裝,再次領兵,因嚴明法令,采納眾人意見行事,頗有將帥風範。

漢成帝即位之後,丞相安昌侯張禹因曾為帝師,故此賜位特進,極受尊寵。

忽這一日,成帝設朝,公卿大臣都侍立在旁。剛欲議政,殿頭官入內啟奏:今有故太傅蕭望之徒朱雲,上書求見陛下,說有治國良策,麵呈朝廷。

漢成帝:朕幼時便聞此人名望非凡,可特賜召見。

殿頭官聲諾,外出傳旨,朱雲隨入,伏倒丹墀,大禮參拜。

漢成帝:卿既求見,未知有何朝對

朱雲:臣為靖朝綱而來。

漢成帝:朝綱有何不靖

朱雲:今觀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

天子大驚:卿所言佞臣者,乃是誰也

朱雲鏗然答道:安昌侯張禹!

成帝大怒:爾小臣居下訕上,敢廷辱天子之師,罪死不赦。將朱雲拖出,即行斬首!

禦史聞命,應諾一聲,急上前將朱雲執下,往外便行。朱雲雙手攀住殿前門檻,死不肯走,以致門檻斷折。殿中眾臣見此,無不失笑。

朱雲高呼:陛下且慢,請聽臣一言。臣今日雖死,但得下從龍逢、比乾諸賢遊於地下,此生足矣!但未知聖朝今後,當何如耳

成帝怒不可遏,拍案叫道:拉下去,先割其舌,然後梟首!

光祿大夫辛慶忌出班高叫:聖上息怒,刀下留人!

漢成帝:卿有何言

辛慶忌卸下冠帽、摘除印綬,在殿下叩頭:朱雲乃前朝太傅蕭望之高徒,譽滿天下,但向以狂放正直聞名於世。今日雖於殿中狂言,但猶有可取者。若其所說為實,則不能殺之,以成其名而歸過陛下;若其所雲皆謬,則不過狂生悖論,何必殺之更不必理會,愈要寬容待之。昔秦始皇焚書坑儒,至遺詬二百載,悔之無及。臣冒死進言,惟陛下思之。

成帝看看朱雲豪氣衝天之狀,再瞧瞧辛慶忌惶急之態,複覺好笑,怒氣逐漸消解,於是詔命:赦免朱雲死罪,趕出殿堂!

禁衛入內,將朱雲拖出殿外。

鴻臚寺卿出班上奏:臣請更換被朱雲所攀折門檻,望乞陛下恩準。

漢成帝:休要調換!就照原樣補好,以表彰剛烈正直之臣。

鴻臚寺卿:諾,臣遵旨。

漢成帝瞧向辛慶忌:賢冒死為朱雲求情,也可謂剛烈正直之士。

辛慶忌:陛下聖明,本不曾真欲斬殺朱雲,臣不過是順水推舟,不敢當陛下謬讚。

字幕說明:辛慶忌,字子真,故破羌將軍辛武賢之子。

鏡頭閃回。辛武賢與趙充國、甘延壽平定先零諸羌於鮮水,鞏固西陲邊境,立下赫赫戰功。青年辛慶忌投筆從戎,被任命為右校丞。後跟隨長羅侯常惠率軍開赴西域都護府,在烏孫都城赤穀城駐兵守邊,開墾屯田。

甘露二年,烏孫大、小昆彌王內爭,辛慶忌與烏孫歙侯作戰,陷陣卻敵。朝廷論功行賞,升任侍郎,不久又升任校尉。當時匈奴爭奪西域,辛慶忌再受朝廷之命,率兵前往焉耆國駐兵戍守,開墾屯田,朝廷倚為棟梁。

漢元帝初年,辛慶忌補任金城長史,後又調為郎中、車騎將,又升任張掖太守,徙任酒泉太守。精於武功,又擅長吏治,實是文武全才,為當時朝野稱頌。

漢成帝初年,辛慶忌調回朝廷。因其父辛武賢與趙充國有隙,兩家後人互殺,辛慶忌頗受株連,不得高升。後因大將軍王鳳極力推薦,成帝乃征辛慶忌為光祿大夫、執金吾。

閃回結束,辛慶忌起身歸班。丞相司直何武上奏:光祿勳辛慶忌行義修正,柔毅敦厚,謀慮深遠。前在邊郡,數破敵獲虜,外夷莫不聞。今我國朝兵革久寢,雖大災未至,而宜豫禦之,臣謂辛慶忌宜在爪牙官任,以備不虞。

漢成帝:準奏,詔拜辛慶忌為右將軍、諸吏、散騎、給事中。

何武、辛慶忌:臣等謝主隆恩。

漢成帝:今有婕妤趙飛燕性情賢婌,甚可母儀天下;朕謂其父趙臨,當為列侯。

宗室諫議大夫劉輔出班進諫:陛下不可。

漢成帝:因何不可

劉輔:臣聞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享白魚赤鳥吉兆,但君臣仍然敬懼,舉動互相警戒。況今末世,不蒙繼承之福,屢受威怒之怪異乎今陛下觸情縱欲,傾於卑賤,欲使趙婕妤為天下之母,此是對天不畏,對人不愧,何惑於此!俗雲“腐木不可做柱,卑人不可做主”,天人不予,必有禍無福,市人皆知。朝廷不言,臣窺悲之。自念能以同宗見用,私受俸祿不忠其君,辱諫官之職,不敢不儘死以言,望陛下深察。

漢成帝大怒:逆賊,安敢當麵謗訕天子!侍禦史,立刻將劉輔關進掖庭秘獄聽勘!

侍禦史答應一聲,如鷹拿燕雀,將劉輔扭送出殿。群臣因見天子震怒,皆不敢言。

辛慶忌再次出班,叩頭上奏:陛下且慢。臣謂劉輔身為宗室,乾預內宮外戚封黜,本是其份內之事,不謂越職。雖言辭過激,但念其剛直清正,故冒死上奏,請收回成命。

漢成帝:我聞無論朱雲,或是劉輔,卿與其二人皆是萍水之交,並不親厚。今都冒死上書營救,真可謂急公好義者也。也罷,便詔免劉輔死罪,命其回家思過!

辛慶忌:陛下聖明,臣謝主隆恩!

鏡頭掃描朝中領班重臣,字幕說明: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漢宣帝母兄王武之子,嗣位樂昌侯。漢元帝晚年寵愛次子定陶王劉康,皇太子劉驁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王商作為外戚與朝中重臣,竭力庇護太子地位,對漢成帝順利即位功不可沒。至此王商接替匡衡為相,達到從政生涯頂峰。

王鳳,字孝卿,太後王政君之兄,封任大司馬、大將軍,掌握全國兵權。

王崇,大將軍王鳳同母弟,被封為安成侯。

王譚,漢昭帝朝丞相王訢之子,被封為平阿侯。

王商,太後王政君之弟,被封為成都侯。

又有王鳳族弟,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王氏權勢大熾。

建始三年秋,京城長安忽然盛傳謠言,說有大水將至,京師難保。百姓聞言驚恐,城中大亂。漢成帝聞知,立即召集公卿大臣,在殿前商議對策。

大將軍王鳳上奏:臣以為傳言之事,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所謂未雨綢繆,今應準備船隻,大水來時,陛下、太後及後宮可以登船避難;且請通知百姓登城,以避水災。

大臣聞此,紛紛附和。唯獨王商出班反駁:自古至無道者,即使招致天怒人怨,亦無大水漫過城郭之理。況今天下承平,四海安定,怎會無端發起大水定是謠傳。當此下令百姓登上城牆,反會助長謠言,製造混亂!

漢成帝:丞相之言是也,朕信以為然。

群臣見此,不敢再言,京師恐慌乃定。

其後果然不見水來,謠言自破。朝會之時成帝當眾讚佩王商,王鳳大慚。

王商身長八尺,體態高大,容貌十分出眾。匈奴複株累若鞮單於來朝見漢成帝,順便到未央廷拜謁丞相王商。王商起身離席,單於抬頭仰望,心中畏懼,執禮甚恭。



最新小说: 玄幻:徒兒你太厲害了,下山禍害師姐去吧 超神:我媽說我是意外 躺平黑蓮靠做鹹魚飛升了 麗塔的傻瓜丈夫 流放後嫁糙漢,病弱美人被嬌寵了 抄家流放,醫妃搬空侯府手撕渣爹 靈氣複蘇:從菜花蛇進化成神龍 漢道天下 長生不死,聖朝之主請我出山 老公,不愛請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