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不信:我前日追敵,明明看見孔明坐在四輪車上,如何卻說已死
鄉民:前日車上所坐孔明,乃木人偶像也。
司馬懿心中巨震,歎道:此因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於是立即會齊眾將,複引兵追趕,已自不及。行到赤岸坡,路上見孔明安營下寨之處,各依陣勢整齊有法,遂讚歎道:孔明真天下奇才,我不如也!
於是就此暗放蜀兵全軍退回漢中,引兵回到長安,分調眾將各守隘口,司馬懿與辛毗自回洛陽麵君。一路之上,坐在行軍車中,為史侯哀泣不止,錦褥儘濕。
鏡頭轉換,漢中劍閣。
楊儀、薑維引軍退入劍閣,下令更衣發喪,揚幡舉哀。蜀軍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
前隊剛剛回到棧閣道口,忽見前麵火光衝天,喊聲震地,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者正是大將魏延,單搦楊儀出來授首,並交出丞相軍符璽印。
眾將上前,力勸息兵講和,先為丞相回漢中治喪要緊。
魏延怒道:與你眾將無乾,休惹某惱發。隻教楊儀交出將印兵權,否則絕不罷休!
眾將無奈,急報楊儀。楊儀自料不是魏延對手,即問薑維:似此奈何
薑維:王平向與魏延交厚,可使其先往退敵。
楊儀即命王平率軍三千,去會魏延。王平引兵前來,對魏延揚聲道:魏文長!丞相命你斷後,你卻引兵先回,燒絕棧道,阻截大軍歸路,意欲何為
魏延在馬上施禮:子均,此事與你無乾,你且回去,隻喚楊儀來見我。
王平不答,大聲喝斥魏延部將:丞相去世,屍骨未寒,你等以武力截柩,不論有何冤屈,也是造反,誅殺滿門重罪。蜀科軍律,你等難道不知焉敢如此!
諸將皆知錯在魏延,且家眷儘在成都,怎肯跟他造反於是哄然而散,皆歸王平。
魏延見此,無由分辨,長歎一聲:子均,某自長沙隨先帝以來,忠心耿耿,矢誌不二,公亦素知。今反罪已被楊儀坐實,某冤似海,是洗不清了。今隻得逃去西涼,與陛下另開一片國土,得功再回蜀漢。你回去成都,替某在天子麵前分辨,則感戴終生!
說罷回馬,與子魏昌及數員舊部向西而逃。王平在馬上沉吟,反複品味其剛才數語。過了片刻,楊儀扶著丞相靈柩,率軍來到。因問王平:反賊魏延何在
王平:彼將部眾留下,父子向氐羌而去。想是懼罪,說立功後再來成都見駕。
楊儀知五平與魏延長年並肩作戰,定是私放,此時不敢公然問罪,怕激起眾將之怒。於是回頭叫道:馬岱將軍,丞相臨終之時,是怎樣囑咐你來
馬岱猛醒,遂引部下一千精騎,向北急追而下。
追出不到半個時辰,已見魏延父子及部從數騎,在前猶豫彷徨,不似懼罪亡命之相。
馬岱見其是去南鄭而非氐羌方向,便知欲歸故宅府第,正在猶豫而已。於是更不信其有造反之心,遂在後麵揚聲大叫:文長慢走,某有丞相密囑要說!
鏡頭閃回。孔明臨終之際,密囑馬岱:我死之後,你要密切監視楊儀、魏延,無論哪個因私仇而廢公事,率軍投魏或引魏兵入蜀,隻要發現端倪,立即斬之,不必先行奏聞。
囑罷,又付以密旨:以此先斬後奏,後在天子麵前作為辨狀。
閃回結束。魏延聽到馬岱呼喚,回轉馬頭。心中熱浪翻滾,便似受屈之人陡見父母,雖說大丈夫淚不輕彈,卻已流下兩行熱淚。
魏昌以為是因馬岱前來追殺,父親怒極而泣;又見馬岱引一千鐵騎前來,不由錯會了意,於是提刀縱馬上前,喝道:有道是情留三分,便好相見。我父有何大罪,如此相逼
口中說著,舉刀向馬岱迎頭便劈。
馬岱側身躲過,急呼魏延:文長,造反之罪尚未剖明,你怎敢誅殺國之大將!
魏昌認準其是來擒拿父親,非但不停手,反而左一刀右一刀,刀刀不離馬岱後腦勺。
馬岱左躲右閃,數次遭險,不由怒發,再次叫道:反賊魏延,你究欲如何
魏延聽出馬岱話語中有相護之意,但見兒子不由馬岱分說,刀招緊急,不由惱怒交加,喝道:豎子,焉敢如此無禮!
舉刀直奔兒子魏昌,要架開其手中大刀,救下馬岱,才好說話。
馬岱見魏延舉刀而來,驚出一身冷汗,暗道:魏延武藝蜀中無敵,今父子兩個來並我一人,豈能引頸待死罷罷罷,有道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想到此處,急撥戰馬,跳出魏延父子夾攻,繞到魏延背後,使出關興所教拖刀之計,順手對著魏延腦後就是一刀。
魏延本是上前阻止魏昌,毫無防備,怎生躲得隻聽咕嚕一聲,人頭落地,死不瞑目。
便在此時,魏延之刀也已砍在兒子魏昌頸上,與父親兩顆首級同時落地。
魏延那幾個部從圍觀,見主人父子皆死,各抽肋下寶劍,橫擔脖項,猛然一勒。
可歎難得如此義仆,均殉主而亡,並無一求生。
馬岱見狀,方猛悟魏延舉刀上前,是來相救自己,不料卻被自己砍了。不由哎呀一聲,跌落馬背,捧起魏延人頭,號啕大哭。
部下諸將見此,也不由深為歎息,上前勸諫道:事已至此,哭亦無用,不如且回成都,將事情原委向天子奏明,待其聖裁。
馬岱止哭,令將魏延父子及那幾個義仆,覓一高阜向陽之處掩埋,作好標記。又將魏延首級貯於木匣之中,攜之回報楊儀。
楊儀走猶未遠,正翹首以待,見馬岱獻上魏延首級,不由哈哈大笑,將人頭傾倒於地,以腳踐踏踢弄,口中罵道:庸奴!某看你還能再作惡乎
馬岱及圍觀諸將見此,無不怒滿胸膛。隻因丞相靈柩見在,皆敢怒而不敢言。
是夜紮營,楊儀將心腹末將喚至帳中,令持丞相符節,引五百軍前去南鄭,誅滅魏延三族。可恨楊儀!隻因素日口角之爭,便如此滅族以報,實是小人行徑,心狠手辣已極。
鏡頭轉換,成都漢宮。
尚書李福回報後主:丞相今已歸天,遺囑蔣琬承接重任,靈柩即將返回漢中。
後主聞言大哭,叫道:相父棄朕而去,是天喪我也!
侍臣扶入後宮,吳太後及夏侯皇後聞聽凶信,亦放聲大哭不已。多官無不哀慟,百姓人人涕泣,皆主動為諸葛丞相穿孝,多有孝滿百日,不去其帽者。
後主連日傷感,不能設朝理事。忽報魏延表奏楊儀造反,劫奪丞相靈柩,欲引魏軍入蜀。蔣琬引群臣入宮啟奏,劉禪聞奏大驚,緊急升殿。
因事關重大,吳太後亦臨殿上,與眾官商議楊儀反情。
忽又報長史楊儀有緊急表到,卻奏魏延不遵丞相遺語,自提本部人馬先入漢中,放火燒斷棧道,欲劫丞相靈車,謀為不軌。
吳太後聽畢問道:卿等所見若何
蔣琬奏道:楊儀不能容物,魏延恃功淩人。二人早就不合,多虧費禕遮護協調,方至各儘其用。今二人為爭兵權相互誣奏,臣敢保楊儀不反,實不敢保魏延無辜。
董允亦奏:魏延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今丞相新亡,乘機為亂,勢所必然。若楊儀者,常在丞相身邊左右,今委其扶柩而回,臣料其必不背反。
君臣正說之間,魏延、楊儀奏表又到,各陳是非,皆說對方造反。忽報費禕到京,入殿細奏魏延反情,不遵丞相遣命。
後主因魏延係先帝心愛大將,猶不肯信,即下詔道:且令董允假節,到斜穀棧道釋勸,用好言撫慰,使其各歸來見朕,當麵分辨是非,不可互相攻殺。
董允奉了後主勸解聖旨前來,未到南鄭,聞馬岱已斬魏延,與薑維合兵一處。
楊儀見董允拿出詔旨,讀罷深為恐懼,急具表星夜奏聞後主,說讓馬岱斬殺魏延乃丞相遺囑,不乾為臣之事。
後主見事已至此,難以深究,即降旨道: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於是馬岱即引董允,找到埋葬魏延父子之外,起屍合首,以諸侯之禮給予厚葬。蜀漢諸將見此,憤恨齒寒之心方才稍舒。
楊儀等扶孔明靈柩到成都,後主引文武官僚,儘皆掛孝,出城二十裡迎接,放聲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無不痛哭,哀聲震地。
後主命扶柩入城,停於丞相府中,先接受滿朝文武及親眷故舊吊祭,然後治喪殮葬。
諸葛亮其弟諸葛均,子諸葛瞻、諸葛企,侄諸葛望、諸葛謙等守孝居喪。
後主還殿升朝,楊儀自縛入殿請罪。劉禪令去其縛,撫慰道:若非卿能依丞相遺教,靈柩何日得歸,魏延如何得滅。大事保全,皆卿之力也。
遂加楊儀為中軍師。馬岱有討逆之功,即以魏延之爵封之。
楊儀呈上孔明遺表,後主覽畢又哭,降旨依丞相臨終遺言,命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亦不用一切祭物。擇本年十月吉日,後主親送靈柩至定軍山安葬。
降詔致祭,諡號忠武侯;令建廟於沔陽,四時享祭。
喪事即罷,蔣琬奏道:丞相新亡,臣聞東吳增兵巴丘;不論何意,陛下亦應為備,增益江州屯守。臣舉參軍、右中郎將宗預,字德豔,可使前去東吳報喪,探其動靜,再結盟好。
後主從之,即命增兵三萬付於陳到,在江邊習練武侯八陣之法;又使宗預持哀報國書,徑到建業入見吳主孫權。
宗預領命而往,以外臣之禮參拜畢,見吳主左右之人皆穿白掛孝,便問何人亡故。
孫權:朕聞諸葛丞相歸天,每日流涕,且令百官儘皆掛孝。又恐魏人乘喪取蜀,故增巴丘守兵萬人,以為救援。我正欲遣使前往成都請教,卿主何故忽增江州之守
宗預:貴國東益巴丘之戍,與我主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
孫權聽罷,破顏笑道:卿之辯才,真不亞於鄧芝。
宗預頓首拜謝。孫權遂折箭設誓:朕若負吳蜀前盟,子孫絕滅!
又命使齎香帛奠儀,隨宗預入川致祭。宗預同吳使還歸成都,入見後主,將吳國百官為丞相掛孝,又益兵巴丘以防魏人乘虛而入,折箭為誓,絕不背盟之事,一一報說。
後主由此如釋重負,重賞宗預,厚待吳使去訖。
遂依孔明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為尚書令,同理丞相事;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薑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同吳懿出屯漢中,以防魏兵。吳班因傷心丞相之死,染疾病故,追封驃騎將軍,綿竹侯。升鄧芝任前軍師、前將軍,領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替李豐督領江州,與陳到共防東南邊境。
孫權聞說鄧芝督領江州,更為放心,多次與其互致問候,饋贈豐厚。因寄書鄧芝,論魏延之死道:某前曾與費文偉言及,楊儀、魏延皆豎牧小人,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今果應孤論。然說魏延之反,亦是冤枉。其人過於自負,歎恨己才用之不儘,故諸葛卒後,蓋欲遣楊儀等文官護送丞相喪歸,自留渭南與司馬決鬥。其才不及諸葛,興複漢室之心,卻與孔明同也。則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國之大事,冀孔明死後以己代之,豈有背叛之理。貴國朝中人才本少,橫加魏延以背反罪名,長城自壞,楊儀之肉寧足食哉!
鄧芝覽書,讚佩孫權斷事之明,長自歎惋,深引以為恨事。
話外音:魏延久為漢中太守,善待士卒百姓,東川之民皆感其恩。雖以反叛罪遭誅三族,漢中之民卻不懼官府究問,各捐錢帛磚石,為其修蓋祠堂,年年致祭。
蔣琬既為丞相,欲繼承孔明遺誌,上表請兵繼續北伐,但為楊儀等重臣反對,後主亦不願再動刀兵,故而作罷,魏蜀吳三國皆樂太平,兵戈不興。
楊儀自以為年宦先於蔣琬,而位出其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賞,便對費禕口出怨言道:昔日丞相初亡,我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
費禕正為楊儀陷害魏延而惱,又聞此言更是氣憤,乃具表密奏朝廷。後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並欲斬之。
蔣琬奏道:楊儀雖有妄言,但念其隨丞相多立功勞,當廢為庶人。
後主從之,遂詔貶楊儀赴漢嘉郡為民。楊儀羞慚不已,自刎而死。
按下蜀漢,複說曹魏。司馬懿回師洛陽,前來見駕報功。魏主曹睿聞說孔明已死,心花怒放,遂封司馬懿為太尉,總督全**馬,安鎮諸邊。
又在洛陽賜予華宅一座,修建園林,甚是氣派。太尉府修造完畢,司馬懿即將全家亦搬到洛陽居住,與老妻張春華相見,互致久違。(本集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