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稚頓悟,遂回書裴邃公調集兵力,必有用意,何說我欲修築白捺城耶?古雲“彼有心思,我能度之”,勿謂我北國無人也。
裴邃得書,遂遣散軍隊,不敢謀圖壽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瓜花久候梁軍不至,錯過約定時間,即互相告發,其謀遂敗,有十多家被處死。
此時阿那瓌在魏明帝相助下複歸,故柔然國剩餘數萬部眾,遂來邊境迎接。阿那瓌複向孝明帝上表請借一萬精兵,助其平亂複國。
孝明帝議於諸臣,涼州刺史袁翻奏道蠕蠕與高車國反複交戰,方至我邊境數十年塵土不起,乃我國之幸也。今蠕蠕兩個國王相繼歸順,若使其國尚存,高車必無力覬覦我國;若任蠕蠕滅亡,則高車強不可製矣。以臣愚見,應使蠕蠕國兩個國主並存,以阿那瓌在東,抵製高句麗;婆羅門在西,築西海舊城以居。西海城在酒泉北,距高車國金山一千餘裡,實是北虜來往要塞,土地肥沃廣闊,宜於耕種。我應派遣良將監護婆羅門,並使屯田自給,亦可省糧運煩勞。若婆羅門能收集離散部眾,複興其國,則使其北越沙漠,為我外藩,且是高車強敵,於是西北一帶無慮矣。即便婆羅門反叛,則不過為外逃流寇,亦對我國無損。
朝廷公議,乃準其奏。
正光二年九月,柔然可汗俟匿伐到懷朔鎮,迎接其弟阿那瓌。
高陽王元雍奏請將阿那瓌安置在吐若奚泉,使婆羅門投降前來投奔魏國蠕蠕人還至懷朔鎮,交給阿那瓌管理,孝明帝複詔準之。
十一月,東益、南秦二州氐人反叛,朝廷遂命秦州刺史河間王元琛引兵前往討伐。
元琛倚仗劉騰權勢,貪婪殘暴,諸將皆不聽其調遣,遂被氐人打得大敗而歸。中尉彈奏元琛失機陷軍之罪,但因逢國內大赦,因此隻被除名,因重賄劉騰,不久恢複王爵。
北魏遂命安西將軍元洪超兼任尚書行台,到敦煌安置柔然婆羅門可汗複國。
高車王伊匐派使節向北魏進貢,北魏朝廷任命伊匐為鎮西將軍、西海郡公、高車王。其後伊匐和柔然國交戰失敗,其弟越居殺伊匐自立為王。
婆羅門率部反叛北魏,逃奔嗕噠。北魏派平西府長史費穆兼任尚書右丞西北道行台,率兵前去討伐婆羅門,柔然不敢迎戰,四散逃跑。
費穆對眾將說道見敵就跑,乘虛又來,乃戎狄本性。若不滅其主力,恐其後患不除,我則疲於奔命。
於是挑選精銳騎兵,埋伏於山穀,另派瘦弱步兵在外紮營,以惑敵兵。
婆羅門果然上當,引柔然兵大至,來擊魏兵。費穆軍將其引入埋伏,精騎大出猛烈進攻,柔然人一敗塗地,婆羅門被擒獲,送至洛陽囚禁。
北魏正光四年,柔然國發生嚴重饑荒,阿那瓌率部進入北魏境內,上表請求賑濟。魏明帝命尚書左丞元孚為行台尚書,持符節去安撫柔然。
元孚上表蠕蠕向來強大,昔我國在代京時對其常置重兵防衛。如今天福於魏,使其自生敗亂,來請臣服,陛下宜趁此慮其長策。昔漢宣帝時,呼韓邪來降,漢遣董忠、韓昌送出朔方城,且以大軍衛護助之;光武帝亦遣中郎將段彬設安集掾史,以察其行。今宜依前例以閒地借其放牧,簡置官署護之,且置兵力防之,使其近而不詐,疏而不叛,上上之策也。
朝廷不納其奏,終使人以糧米賑之。柔然國俟匿伐可汗親來洛陽,朝拜孝明帝。
夏四月,元孚持白虎幡在柔玄、懷荒二鎮慰問柔然。阿那瓌擁眾三十萬扣留元孚,使其坐在車中,稱為行台,以示尊敬。
因而率兵向南,所過之處橫加掠劫,至平城方許元孚南歸。
北魏派尚書令李崇、左仆射元纂率十萬騎兵攻打柔然。阿那瓌掠民驅畜北竄,李崇追三千餘裡未及,隻好撤回。
元纂使鎧曹參軍於謹帥騎二千追柔然至鬱對原,前後十七戰,屢破之。
元乂囚禁胡太後,常入宮執勤,百般獻媚,孝明帝因此始寵信之。元乂始掌朝政,尚能自我粉飾,得勢之後則傲慢無禮,欺上淩下,隨心所欲,破壞綱紀。其父京兆王元繼更加貪婪放肆,與其妻子皆受賄賂,操縱朝政,無人敢抗。
故領軍將軍於忠之弟於景,字百年,時為征虜將軍、懷荒鎮將。柔然入寇,鎮民請糧於將軍府,於景不給,鎮民遂反,將於景及其妻子分彆關押,折辱月餘之後殺死。
此事上報朝廷,元乂置之不理,亦不詔恤鎮民,於是各鎮鮮卑族人皆起造反。
未幾,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反殺鎮將,自立年號,稱為真王。諸鎮華夷之民響應,遂引發六鎮之亂。
字幕破六韓拔陵,原居沃野鎮,匈奴單於後裔,六鎮之亂發起者。
畫外音自皇始至延和年間,北魏設懷荒﹑柔玄﹑撫冥﹑武川﹑懷朔﹑沃野六鎮,外禦柔然,內製高車,拱衛京都,世為朝廷北部屏藩。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世守邊陲六鎮者逐步淪落為鎮戶、府戶,由是引起六鎮軍民普遍不滿。至此隻因柔然入侵,終於引發民變。
破六韓拔陵引兵南侵,遣彆帥衛可孤包圍武川鎮,又分兵往攻懷朔鎮。
懷朔鎮將楊鈞聞說叛民來攻,急升帳聚將,擢武川豪強賀拔度拔,及其諸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為統軍,率眾抗禦破六韓拔陵;同時遣使六百裡加急,具表呈報朝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魏明帝覽奏,詔命臨淮王元彧都督北討諸軍事,帶兵前往平叛,屯駐雲中。
此時高平鎮民赫連恩亦聚眾造反,推舉敕勒部落酋長胡琛為高平王,攻高平鎮以應破六韓拔陵。魏鎮邊大將盧祖遷率本部軍擊破赫連恩叛軍,高平王胡琛北遁還國。
韓拔陵複遣部將衛可孤攻陷武川,再引得勝之兵往擊懷朔。
官軍大潰,賀拔勝父子俱為衛可孤所虜。破六韓拔陵親攻五原,大敗魏軍主將臨淮王元彧,魏將李叔仁敗於白道。
字幕元彧,臨淮宣王拓跋譚後代,臨淮懿王拓跋提之孫、濟南康王元昌之子,本名拓跋亮,字仕明。因避穆紹之父穆亮名諱,而請求皇帝下詔改名元彧,字文若。
元彧敗於叛軍,滿朝驚震。魏明帝改派李崇為北討大都督,命撫軍將軍崔暹、鎮軍將軍廣陽王元琛皆受李崇節度。
李崇奉命北上,以崔暹為前鋒都督,先領軍二萬前往白道迎敵破六韓拔陵,囑其與李叔仁取得聯係,內外夾擊。
崔暹恃其武勇剛愎自用,獨自與破六韓拔陵戰於白道,至於大敗,單騎走還。
破六韓拔陵乘勝追擊,率全軍並力進攻,李崇乃引還雲中,與之相持。
官軍一敗再敗,東西兩部高車亦趁機背叛北魏,歸附破六韓拔陵,義軍於是大盛。
秀容人乞伏莫於攻殺郡守,南秀容牧子萬於乞真殺太仆卿,俱反北魏自立。
孝明帝複下詔改鎮為州,以求安撫,並召崔暹進朝,由廷尉問罪。
崔暹回京之後先還家宅,儘搜府中女妓,再以田產莊園賄賂元乂,最後竟未治罪。孝明帝反將李崇免官,使元淵代總戎政。
破六韓拔陵在白道大勝北魏名將李崇,不由軍威大振。但此時忽然噩耗傳來,說武川鎮有賀拔度拔父子,及宇文肱等糾合鄉裡豪強,襲殺六鎮義軍前鋒大將衛可孤。
破六韓拔陵聞心腹大將喪亡,不由心中大痛,連日號哭,飲食俱廢,義軍軍威亦由此受挫,暫停向南進擊。
正在進退兩難,探馬來報今有柔玄鎮羌人莫折大提,起兵叛變魏廷,發動關隴起義。
破六韓拔陵急問其事到底為何?你可細細說與我知。
探馬魏秦州刺史李彥為政貪暴,又對部下將士極其殘苛。便有士兵薛珍、劉慶等人不耐其酷,遂聯合漢、羌、氐各族部民首領密謀,於秦州城內擒殺李彥,因而起兵。羌人莫折大提為人智勇兼備,且部族眾多,眾推其為首領,號稱秦王。又有南秦州城兵張長命、韓祖香、孫掩等據城反魏,斬殺刺史崔遊,響應莫折大提。兩鎮義軍聯手,猶恐不敵北魏官軍,於是聚會商議,欲遣使前往懷朔,同奉主公為首。小人得知此訊,故星夜馳馬來報。
破六韓拔陵聞報大喜,遂止悲痛,當下親自修書,派人前往柔玄鎮,主動先與莫折大提聯係,商議其同進兵向南。
莫折大提得到破六韓拔陵書信,當即回書定約,並遣來使回報;一邊趁勢起兵征伐,派卜朝攻克高平鎮,斬殺鎮將赫連略及行台高元榮。
不料正在高歌猛進之時,莫折大提忽發暴疾,病亡於軍營之中。部屬大悲,一邊為主公發喪斂葬,一麵擁立四公子莫折念生為首,統領先父部眾,繼續作戰。
莫折念生為父親辦完喪禮,重整雄師再編軍伍,兵分兩路派己弟莫折天生為前鋒大都督,帶兵五萬向西征發,自率大軍合後。
莫折天生英勇異常,且善用兵,連續擊敗魏國宗室大將元誌,以及歧州刺史裴芬之,陸續占領歧、涇、涼三州。
孝昌元年正月,莫折天生駐軍黑水,魏岐州刺史崔延伯及南梁降將蕭寶寅率眾來攻。
兩軍戰於馬嵬,莫折天生因連續獲勝而致輕敵,遂中崔延伯伏兵之計大敗,被俘斬部眾十餘萬,率殘部退保小隴,北魏軍遂複占領涼州。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其後南秦州義軍首領韓祖香亦敗,被北魏益州刺史魏子健擊殺。張長命走投無路,率餘眾投降蕭寶寅。
四月,高平鎮義軍首領胡琛複起,遣大將萬俟醜奴、宿勤明達等攻擊魏涇州,大敗蕭寶寅及崔延伯,蕭寶寅退保安定。至此情勢逆轉,叛軍儘占六鎮之地。
破六韓拔陵聞說胡琛在涇州大敗魏軍,遂趁勢揮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節節獲勝,軍威複振。義軍兵鋒所指,各鎮邊將皆望風而逃,或起兵應之,六鎮儘為破六韓拔陵所占。
朝廷接到邊報大驚,元乂無可奈何。
胡太後雖在幽禁之中,外間耳目尚存,及時得到六鎮叛亂消息。於是趁機密見孝明帝及高陽王元雍,與二人定下計策,施行宮變。
結果宮變輕易成功,元乂及其同黨皆都被誅,並無一個落網。
胡太後再度臨朝聽政,詔命大赦天下,改元孝昌。聞說六鎮叛軍屢敗王師,急命派出使節,帶重禮出使柔然,求柔然東部可汗阿那瓌出兵助魏平叛。
阿那瓌既奉胡太後詔旨,遂發大軍十萬,浩浩蕩蕩向六鎮殺來,進攻武川、沃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破六韓拔陵遣將迎之,頻戰不利。六月,阿那瓌攻破武川,複引眾西向沃野。
孝昌二年,丁零族敕勒部鮮於修禮亦起兵於定州左人城,恒州、朔州流民紛起響應。
二月,西部高車斛律洛陽又起於桑乾河西,與費也頭牧子勾連,旋即被秀容酋長爾朱榮鎮壓。四月,朔州城民鮮於阿胡據城造反,並率流民南下,七月攻克平城。
爾朱榮旋即亦反,率軍奔襲肆州,殺北魏刺史,收降猛將賀拔勝。複乘魏軍在六鎮節節失利,積極網羅北鎮酋帥、豪強,以賀拔勝為大將,兵力日盛。
孝昌三年正月,鮮於修禮部將葛榮大敗趙郡豪強李元忠,攻克殷州,進圍冀州。七月,相州刺史元鑒舉鄴城投降義軍。
魏廷遣源子邕、裴衍攻打鄴城,擒斬元鑒,進逼葛榮。
葛榮避敵鋒銳,輾轉北上,十一月攻克信都,生俘冀州刺史元孚,及本州豪強潘紹等五百餘人。十二月複又回兵南下,趁魏軍不備奇襲,大敗源子邕、裴衍,再次進圍鄴城。
武泰元年正月,定州長史李裔舉中山以降,俘刺史楊津,瀛州刺史元寧亦舉城以降。
葛榮連克冀、定、瀛三州,又敗據守鄚城之河間大族邢杲,以及割據勃海郡豪強高乾。二人不敵義軍攻勢,各率部曲鄉裡十餘萬戶南逃。
至此,葛榮擁有燕、幽、冀、定、瀛、殷、滄七州之地,南圍鄴城,西逼並、肆二州,兵力大盛。
爾朱榮勢力也急劇擴大,高歡、段榮、尉景、蔡俊等懷朔豪強並起,先叛玄柔鎮高車族首領杜洛周,後又背叛葛榮,皆投奔秀容爾朱部下。
爾朱榮將此四將皆為重用,尤其器重高歡,使其常參軍謀。
並州刺史元天穆見爾朱榮勢力日盛,暗中與之勾結,勸其襲取洛陽,爾朱榮猶豫未決。
複說莫折念生,因弟天生驕兵而敗,遂複遣屬下都督楊伯年攻打仇鳩、河池兩個寨堡。
東益州刺史魏子建派將軍伊祥迎敵,一戰擊敗楊伯年,斬首一千多人。
部將皆向魏子建進言東益州本是氐王楊紹先封國,城中民眾勇悍不馴。南秦州及秦州叛賊皆是楊紹先同族,請先沒收其兵械,再以兵圍府宅,禁其家人出入,免通消息。
魏子建說道絕計不可,城中民眾數次經曆戰陣兵火,安撫即可為我所用,急逼則為心腹之患。若依諸公之議收氐王兵器,則必令其複反。
於是將城中民眾召集起來,先安撫曉諭,然後逐漸將其父子兄弟分派到外地各郡戍守。如此內外相顧,終無叛者。
東益州雖然暫安,涼州卻又大亂。時有北魏涼州幢帥於菩提,引部眾拘押刺史宗穎,占據涼州而反。折報入京,魏帝急召群臣朝議。
員外散騎侍郎李苗上奏兵法雲糧少兵精,利於速戰;糧多兵眾,利於持久。今隴賊猖狂,但無糧資儲備,雖占州城,其勢在於急攻,遲則離散,坐待崩潰。飆至風舉,逆反者求萬一之功;高壁深壘,王師有全製之策。若使隴東失守,元誌軍潰,則秦州莫折念生及張長命等反賊勢力便強,長安危弱,國家右臂廢矣。陛下宜下旨令主將堅壁而守,不要出戰,另命副帥偏將率兵數千出麥積崖,從背後襲擊叛賊,如此則秦隴之地群妖自散。
魏帝聞言大悅,乃命李苗為統軍,同彆將淳於誕分彆從梁州、益州出發,往征叛賊。
然而朝廷之軍尚未到達,莫折念生便遣高陽王莫折天生率兵來攻隴地。都督元誌與莫折天生在隴口交戰,元誌兵敗,棄眾跑到岐州自守。
此時東西部敕勒人皆叛北魏,投附於破六韓拔陵。
孝明帝詔令改鎮為州,遣兼黃門侍郎酈道元為大使,命去安撫宣慰六鎮。時因六鎮已全部反叛,酈道元不能成行。
秀容人乞伏莫於聚眾攻打郡城,殺其太守。南秀容放牧人萬於乞真殺太仆卿陸延,秀容酋長爾朱榮討伐平之。
莫折念生複遣都督竇雙攻打盤頭郡,又被東益州刺史魏子建所敗。
涼州司馬長史宋穎向吐穀渾王伏連籌求救,伏連籌親自率兵援救涼州。守將於菩提不敢抵敵,棄城逃跑,被伏連籌追上斬之。
於是城中百姓趙天安等,複推舉宋穎為刺史。
未料涼州剛剛平定,營州又反。
城中百姓劉安定、就德興擒殺刺史李仲遵,占據營州反魏。未料義軍中有個王惡兒忽然反水,複又斬殺劉安定,宣布投降朝廷。就德興率眾東逃,自稱燕王。
朝廷聞報,急派黃門侍郎盧同為幽州刺史,兼尚書行台,使持符節去營州慰勞叛民。就德興降而複反,屢敗盧同。
當時朔方胡人亦反,圍攻夏州。
刺史源子雍率眾嬰城固守,城中糧食吃儘,軍民煮馬皮為食。源子雍見此,隻得留其子源延伯固守統萬城,自率羸弱之卒去東夏州運糧。
糧草未集,便被胡人頭領曹阿各拔得知,率眾將源子雍擒拿。
源子雍雖然被囚,仍設法暗中派人給統萬城送信,命城中軍民努力固守。全城軍民得知源子雍被擒,憂懼非常,複被源延伯節義所感,無不奮發,立誌守城。
東夏州城中,源子雍見胡人以禮相待,遂對其陳述利弊,規勸投降朝廷。(本集完)
喜歡華夏真相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真相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