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核的第一步,你必須要讓細胞的細胞核顯現出來,才好將之抽吸出來。
如果將去核實驗比喻成快樂的遊藝場的話,顯核就是買票排隊的步驟,枯燥的要死,隻是不停的用探針撥弄細胞,好再用固定針將之正確的固定起來,然後才能做好玩的部分。
可悲的是,去核實驗並不是快樂的遊藝場,它本身就枯燥的要死,想象顯核的部分,又是何等的無聊。
然而,王良才做的一絲不苟,用楊銳看的也是一絲不苟。
有他在旁邊,其他人也都不過來了。
兩個人,就這樣一個做一個看的持續了近一個小時。
楊銳從前到後的看完了顯核的部分,不禁有些感慨。
再過二三十年,去核步驟,也不會有本質上的變化,到了那個時候,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像是王良才這麼好呢
每個學校的生物係,每年基本都要招收一兩個班額的遺傳學的學生,一年年的積累下來,到30年後,每個學校都能有至少一個做得了細胞去核的實驗的研究員嗎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大多數醫院,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心臟科醫生一樣。
他們或許會有一兩名拿得出手的好醫生,從而組建一兩個過得去的科室,就像是大部分學校都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專業一樣。
但也就是這樣了。
至於王良才的操作,卻已經遠遠超過拿得出手了。
依靠實驗生物學的水平,殺入院士評選的人有多厲害你要是捆一隻白臉的羊給他撓癢癢,他能讓這隻羊笑一輩子。
“全部是標準操作。”這是楊銳感慨的原因。
標準操作說起來好像大家都會,但是真的問起來,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全部做出來。
就像是籃球場上的運動員,難道職業球員都能做出標準操作嗎
若是真如此的話,罰籃命中率低於50的品種是樹上長的嗎
比起穀強此等依靠天賦的選手來說,標準操作一步步的練出來,不僅需要更多的資源,還意味著更多的付出。
有的時候,不用標準手法也能做出不錯的實驗結果,還能將自己的操作習慣全部改過來的,那得是對自己多狠。
王良才卻沒有察覺到楊銳語義中附帶的讚賞,笑笑道“做多了就是這樣,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沒事乾,就到實驗室去剝卵。試驗台不夠了,就做實驗準備,一來二去的都熟悉了。”
“我看你的實驗記錄,成功率到30了”就像是病床邊有一個記錄本似的,試驗台旁邊也有一個本子,用來記錄簡單的數據。
當然,能做到這種詳情記錄的,都得是遺傳工程實驗室這樣的高端實驗室了,普通實驗室,就像是去市縣的醫院那樣,有個臟兮兮的本子擺樣子就不錯了。
王良才對30的成功率既不驕傲,也不氣餒,淡定的道“是,我想做到50左右的成功率,再繼續做下一步。”
顯核,去核和注核,說是三個大步驟,最終是要一氣嗬成的來完成的。
按照前人的經驗來說,這三個步驟能有百分之幾的成功率,就算是不錯了。
不過,成功率是以乘積的方式來計算的,如果王良才每一步的成功率都是30,那三步下來,也就隻剩下27了,堪堪達到及格線。
考慮到越往後的困難越多,前麵能爭取高成功率的,就還是要多爭取一些。
楊銳點點頭,道“做的不錯。我聽說你最近經常淩晨就來實驗室了”
“是”王良才回答的不是很堅定。
來得早不一定就是好事,實驗室紀律千奇百怪,他作為借調來的人員,總歸是有些摸不準。
再者說,淩晨四點鐘到體育館打鐵的就一定能獲得讚賞嗎萬一影響到教練和經理的纏綿呢
“我想調整一下機時,如果你還願意早一點到實驗室來的話,我把早上的時間留給你怎麼樣”楊銳的回答,有些出乎王良才的意料。
“可以給我嗎”
“恩,就按你之前的機時,還是你想多要一點”
“可以多要嗎”
“最多給到你中午一點鐘,可以嗎”
“可以可以。”王良才高興壞了。
早上的時間,毫無疑問是最好的實驗時間。清靜不說,所有的儀器的狀態也都是最好的,因為一天實驗結束的時候,能歸零的儀器都是要歸零的,第二天用來調整的時間也少,既省時間又舒服。
前些天,王良才淩晨到實驗室來,到早上八九點鐘的時候,就要將倒置相差顯微鏡之類有機時分配的顯微鏡騰出來,若是一時有實驗沒完成,還得給早上來的研究員說好話。
現在機時連起來了,他可就方便多了。
穀強在旁邊聽的徹底無奈了,他知道楊銳重新調整時間,也是為了給他騰出整塊的機時,但是為毛不給我早上時間
“看來,已經到了要用實力來證明自己的時候了。”穀強默默攥緊了拳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