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先收到楊安玄的通報,朝庭事先有過準備,建康周圍的要處都被中軍駐守,朝中官員以及城中百姓也未像上次王恭出兵那樣驚惶失措,司馬道子見兒子有條不紊地將兵馬布署到位,也恢複了些信心。
想到庾楷曾是自己親信,司馬道子決定送去親筆信,派庾楷好友袁清勸說庾楷回心轉意。
在信中,司馬道子回憶了兩人當年的交情,“往年帳中之飲,結帶之言,寧可忘邪”。
見到庾楷後,袁清勸道:“庾兄,王恭一旦掌權,必定以你為反複小人,恐怕到時榮華富貴得不到,身家性命反倒不保。”
庾楷料定朝庭無法抵擋三家聯軍,怒道:“先帝駕崩之時,王恭赴山陵,相王憂懼無計,愚率軍抵達京師,王恭才不敢輕舉妄動。”
“去年王恭興兵,愚整兵以待,隨時準備支持相王,可是相王迫於王恭之勢,殺王國寶王緒自保,自那以後,誰還敢為相王效力。若他日王恭要相王殺庾某全家一百餘口,庾某可不願伏首就誅。”
袁清無奈,隻好回京返報,稱庾楷已經決意反叛,正在積極備戰,讓司馬道子早做預防。
…………
八月十九日,楊安玄收到五兵部的急件,讓他率軍南下做出攻打曆陽之勢,牽製庾楷大軍。
汝南郡不到二千兵馬,帶足輜重南下到達曆陽估計要有大半個月時間,勞師遠征,等趕到曆陽已是疲憊之師,不堪一戰。彡彡訁凊
楊安玄擰眉思索,出兵是肯定要出的,這場兵變盛宴,若不從中分一杯羹,那自己枉為穿越人。
兵貴神速,此次出征僅帶五百輕騎南下,不帶糧草,加快行軍速度。
至於補給,夏糧已入庫,大軍所食用便從沿途官府索要,事後讓朝庭從稅賦中扣除。
眼下秋高氣爽,輕騎一日至少可突進二百裡,應該在五至七天內可以到達曆陽城外。
命令傳至軍營,眾軍磨拳擦掌,原來的安玄軍更是紛紛請戰,蒯恩、陰績等人為誰去誰留爭得不可開交。
楊安玄把安排出征的事丟給了趙田,趙田是最先追隨他的人,處事公正,軍中諸人對他很信服。
萬事俱備,隻等西平應家提供的軍械到來。應家答應在八月底之前提供百把砍刀、百杆長槍還有兩萬隻箭隻。
軍中配置的是皮甲,鐵甲至少要校尉以上才能配備。楊安玄從秦人手中要到一百具“甲騎具裝”,卻發現多數戰馬具裝之後跑不了數裡,更談不上作戰。
囊中無錢,加上秦、燕、代等國對良馬控製很嚴,即使有錢也難以大規模地買進,楊安玄暫時隻能徒呼奈何。
不過鐵甲不能放著生鏽,重新組建郡軍後,楊安玄拿出鐵甲分給營中屯長以上的將官。
自古以來朝庭對鎧甲控製極嚴,私藏鎧甲是重罪,西漢名將周亞夫就因為買盔甲欲做陪葬品而喪命牢中。
像李世民那樣打造一隻三千玄甲軍縱橫沙場是楊安玄的夢想,眼下隻能是夢想。
八月二十七日,楊佺期率水師五千出現在湓城1),江州刺史王愉正在府中宴客,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帶著隨從出南城逃往臨川郡。
楊佺期和隨後到來的桓玄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江州九江)。王愉是桓玄的姐夫,得知他落荒而逃,桓玄大笑,派麾下猛將吳甫之前去追擊,叮囑不可傷及性命。二十九日,吳甫之於臨川郡生擒王愉回返。
荊州兵馬取江州,庾楷大喜,率兩萬豫州兵馬於當利口渡江,占據重鎮牛渚,派遣部將段方北上占據慈湖,威逼建康南部。
到達慈湖後,庾楷誌得意滿,沒有進軍,他在等待北府軍和荊州軍到位,屆時北府軍從北,荊州軍由西,豫州軍往南,三麵合圍建康,司馬道子隻能出降。
九月二日,朝庭以司馬道子加黃鉞,坐鎮中樞;司馬元顯為征討都督,率前將軍王珣、右將軍謝琰與桓不才、毛泰、高素等人北上占據竹裡,迎戰北府軍;命右衛將軍、吳郡內史王愷率兩萬從三吳新募之兵北上曲阿,牽製京口兵馬;譙王司馬尚之兄弟南下牛渚,攻擊豫州兵馬。
九月三日,楊安玄玄五百輕騎渡過淮水,走弋陽過安豐,於九月七日通過合肥,距離曆陽尚有二百餘裡。
探馬將消息陸續送來,譙王司馬尚之兄弟於慈湖、牛渚、當利口接連大敗豫州軍,庾楷見勢不妙,逃回曆陽城中。
楊安玄召陰績、蒯恩、孟龍符等人商議,庾楷敗亡在即,若被譙王司馬尚之先破曆陽城,那他們兼程趕來便隻能喝口剩湯了。
“明日卯時動身,趕在亥時前能到達曆陽城下,看看能否趁夜混進城中。”陰績建議道。
孟龍符搖搖頭,道:“一日疾行三百裡,即便能趕到曆陽城也是人困馬乏,依愚所見還是分成兩日,這樣還可在曆陽城外休整一下,保持戰力。”
楊安玄緊盯著案上地圖,思謀良久道:“愚讚成陰績的意見,夜長夢多,要早些到達曆陽城尋找戰機。”
九月八日,戌正時分,楊安玄所率的輕騎趕至曆陽城西五裡外,疲憊不堪。
天色已暗,楊安玄下令眾軍下馬歇息,陰績自告奮勇前去打探消息。
半個時辰後,陰績帶來曆陽城城門緊閉,城牆之上防守森嚴,沒有看到朝庭兵馬的消息。
以五百輕騎攻城是不可能,楊安玄想等天亮之後,看看能否以奉命前來的名義混進城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