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_紅樓之不要攔著我上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5章(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十六一開始接到暗衛傳回來的信,說使團一行人在嘉峪關遇到麻煩的時候,簡直憤怒到無以複加,這是大明境內,這是軍事重地嘉峪關,居然有細作混進去駐守關城的將領是個死的嗎

因為暗衛傳信比林如海等人上奏的途徑要來得快,朝中人應當是並不知道此消息的。未免叫下頭人妄加揣測,十六強忍著怒氣,隻裝作因為京兆尹的奏章而生氣,隻得在晚上多吃了幾碗飯。

是夜,十六冷靜下來之後,才有心思慢慢看另一封信,寶玉的來信。

因為相信楚沂不是話不著調的人,故而整個事情的經過寶玉隻在信中做了簡述,倒是此後代表的意義,著重了不少筆墨,為的便是引起十六的重視。不負好友所望,十六也從寶玉的信裡,終於對西北的軍務有了比較客觀的了解,結合寶玉在蘭州府時傳回來的信,十六皺著眉,去細細翻閱了先帝曆年政事記錄,上頭明明白白地寫著,太初十三年之後,對西北一地的兵將各種調遣政令。

十六是半路出家的太子,政治覺悟其實還有待長進,但是不妨礙他從中看出先帝當時的這些調令對西北駐軍有多大的影響。再深思下去,簡直叫人覺得有些心寒昔日的榮國公、平北大將軍賈代善,正是太初十三年因傷卸職回京的,病逝於太初十五年,西北駐軍的調令和榮國公回京有沒有關係可是關於其中詳情,卻並無記載了。

親爹都死了,總不能去地下問他吧,再說了,十六並不是笨人,這樣越是含糊的記錄、春秋的筆法,就越是說明其中有異。忽然間,他很茫然縱使先皇有千萬般的不好,終究對他還是一片慈父心腸的,所以西北其中的異樣,要不要徹查還是不管前塵往事,不究前因後果,隻按照現在的形式和自己的心意去整改

初一和平安知道有密信,可是未知是何事,當然,他們也一點都不想知道,隻是恪守內侍官的本分而已。大內總管一把手和未來的一把手眼見著三月末的某夜,養心殿後殿主屋的燭火亮了一夜,此二人便在門外站了一夜。一夜過後,陛下仿佛變了些,又好像什麼都沒變。

隻是在第二日,陛下召見過了幾個勳貴人家的家主,好似因為前日京兆尹程大人的奏折,參了某些勳貴子弟,在日春耕時間,縱馬傷了郊外的農田一事,把幾個王爺侯爺國公爺的申斥了一頓。留在最後的理國公柳彪出來的時候也苦著臉呢,據說他庶出弟弟的兒子,他的堂侄子也在其中倒是叫人替他掬一把同情淚,庶出弟弟的鍋也得他背,理國公也是難辦。

再接著,就是嘉峪關以及甘肅府當地官員對此事的奏報以及比請罪折子稍晚一點抵京的嫌犯和盧陳二人。

養心殿一番爭論,最終定下盧陳二人,降至為小旗,調往長春府。

真當是一擼到底。

不過比盧將軍和陳副將估計得要好一些,至少,沒被問罪麼,再說了,有命在,才有以後啊,慢慢熬資曆,總能再往升一升的,聽說遼東那邊的孫將軍很是方正,想來總比在西北這邊受窩囊氣要好。所以他倆謝恩的時候還是十分誠心的

這是三方人協商的結果,衛閣老那一邊終究也不是以致此二人於死地為目標的,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嘉峪關的位置空缺之後,填了這個空的人選是誰,並與兵部角力。在蔡閣老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舉證證明盧陳並無其他罪過,甚至於在鎮守嘉峪關期間還立了不少功勞,終於說動中立派。

最後,也是因為十六板著臉開口了此二人雖有失察之責,但確實無通敵之罪,念其從前鎮守之功,叫他們將功贖罪去吧。

如是,誰也不知道陛下曾經有過怎樣複雜的心路曆經,倒是暗衛中丁部的丁一柳彪卻是好險地出了一身冷汗真慶幸今上與先皇的性子不同,不然單一個辦事不利,自己就有苦頭吃。

隻是,二十多年前的舊事嗬柳彪想著自己那時候還不是丁部的一號,在京城中,也能算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了吧相貌比照著家裡的老麼再帥三分柳岩嗯哼,傻吃傻玩的,就覺得暗衛很特殊,特殊到酷兒這個詞也不知道是怎麼在京中傳開的,現在大家都喜歡說某某某好酷兒,代替了某某某好威風。當時的自己以成為暗衛為榮,哪裡會想到如今的騎虎難下的局麵呢咳咳,扯遠了,年輕時候,好打聽,倒是沒錯的,雖然是丁部的最後幾位,但是還是被他無意中探聽到了一個大消息等閒人都不知道的大消息先皇登基初年期間,暗衛乙部一號正是賈代善哪怕其病逝之後,至今為止,暗衛乙部一號依舊空缺,隻有從二號開始,如今的二號是江南水師統領吳濤,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隻是不知陛下問賈代善生平做什麼柳彪搖搖頭,決心不去想,年紀大了,好奇心越發輕了。

這事兒,終究瞞是瞞不住的,便是朝廷封口,二月裡嘉峪關外郭城還有那許多行商呢。與其瞞著叫彆人瞎猜,還不如直接明麵兒上把這事兒給蓋棺定論了,就說賽音一夥人是祁連山附近的江洋大盜,看到瓦剌大王子一行金銀財寶多,按捺不住、見財起意才撞上來的

反正也不管彆人信不信,就不能往瓦剌啊細作啊之類的扯,隻好委屈了江洋大盜。弄得祁連山附近山頭藏著的好漢們一頭霧水咱們什麼時候吸納了番人做弟兄來著了

且不說遠在千裡之外的祁連山好漢們是在月餘之後才聽說此事的,屆時另有一番故事。單說京中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除了朝廷重臣核心中的那幾個知道真相之外,其餘人麼都靠猜的,嘴上承認朝廷的官方說法,實際上哪一個心裡不是描補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戲

便是和使團有關的人家,有能耐的去托關係拐著彎和閣老尚書打聽譬如侯俊即他爹修國公曉明、沒能力的譬如陳淳一大家子又是想多聽聽街頭市井的傳聞,又是怕聽到什麼危險的事體又要多擔心。

像是榮國府這樣的,倒是有點尷尬,說是老牌勳貴,但是青黃不接沒落了二十多年,才重新起來沒幾天呢,誰不清楚,整個榮國府,最有分量的就是賈瑛了可是賈瑛正是當事人,遠在千裡之外。就剩下兩個能打探消息的人賈政和賈珠。

於此,榮國府的一大家子還能說什麼呢幸好有珠哥兒珠大哥哥珠大叔珠大爺

饒是如此,也因為此事,帶動了京城附近不少人開始搞封建迷信,其中榮國府老太君和一等將軍夫人王氏是個中翹楚。不過因為先前大家都對馬道婆的事兒心有餘悸,所以去的,都是京中有名的寺廟和道觀,是萬萬不會在請人來府裡了。

原本黛玉倒是更對道教的一些典籍感興趣的,得閒的時候看了幾遍南華經,說起來卻是既不信教也不信佛的,此時倒是能夠稍稍理解有時候,大家無所寄托,便隻能祈禱神佛的做法了。如果念經抄經真能保人平安,便是做了又何妨呢

黛玉跟著老祖宗、太太出了幾次門子,老祖宗年紀終究是大了,後來便是王氏帶著黛玉去,但是這兩婆媳又沒什麼共同語言。黛玉看不慣太太隨手布施就是幾十幾百兩的,王氏覺得黛玉人是跟著去了但是既不多捐香油錢,也不願去求簽,隻是跪一跪念念經,就覺得媳婦兒這是不重視兒子。

如是幾次,直到兩人都覺得無法忍受對方,要不是東府發生了一件事,這婆媳二人說不定就要把矛盾鬨到明麵兒上了。

說起來,東府的事兒大也不大,小也不小。

就是蓉哥兒媳婦,秦氏去了。

秦氏自前年起就總是身子不好,說起來現在去了也不算突然,怪就怪在,東府的尤大奶奶也病了,居然要珍大爺這個做公公的來操持兒媳婦的喪禮

這要是傳揚出去,成何體統

賈母想起早年間寶玉悄悄給自己提的醒,結合東府那邊來報喪婆子話,隻道是“咱們大爺對幾副杉木板皆不滿意,想買了一副薛家木店裡的一副出自潢海鐵杉木的,又給蓉大爺捐了個龍禁尉的前程,如今的卻是不得不來勞煩老祖宗,好叫珠大奶奶去幫著協理。”

賈母聽完之後後額角跳了跳,直接趕去東府“依我老婆子看,海底鐵衫木還不夠貴重,我的那一副楠木豈不是正正好”

賈珍雖然形如枯槁,但是好歹還沒癡傻,聞言連連給賈母告罪。

“你一個做長輩的,為晚輩操持這些,也不怕蓉哥兒媳婦黃泉路上被問不孝之罪,走也不安生”賈母冷哼一聲。

賈珍這才冷汗涔涔,直說自己是糊塗了。

接著,賈母便點了王熙鳳去幫著治喪便是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愛不愛我

話說以後要是臨時有事更新不了,你們選擇我放偽更還是不放不放我怕請假條大家漏看了咯會白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農門長姐:她隻想種地養娃 嬌貴 撩帝心!貴妃茶又媚,宮鬥贏麻了! 全京圈都盼著我早死讓位 七零錯嫁隨軍,被最強大佬寵上天 萬獸圖鑒 妖魔江湖 如夢令:雨疏風驟 短刀集 從日入過萬開始的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