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琴的特彆關心隻有一個人,那就是楊若謙。
因為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她才工作半年多,工資就一路從最開始的8000塊錢底薪猛衝到現在的16000,這還沒算各種提成,各種獎金,各種福利折合的金錢價值。
如果都算上,最保守估計也得有也有24000一個月。
可和工資瘋狂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翁子琴與日俱減的工作量——公司裡的業務明明沒幾個,可幾乎是每出現一個新業務,就會出現一個對應的新運營。
翁子琴已經逐漸從一個參與運營工作的人徹底變成了管理者的角色。
最關鍵的是這些業務的盈利能力早已成熟,公司內部的諸多事宜也都在《員工守則》上寫的清清楚楚,翁子琴就是想管一管手下,都不知道從哪個方向開始管理。
偶爾來一兩個任務,也大多是上下級的傳話筒。
把楊總的要求傳遞給手下,再把手下的工作結果傳遞給楊總,整個過程最多一分鐘。
而這就是她一周的工作量了。
明明有個工作,還是高管,可怎麼總是感覺自己和失業了一樣呢?
現在,楊總終於發下來一個,真正有她參與的工作了!
雖說要求上寫明了主要要聽取宋丹蕾的計劃,但翁子琴好歹也有點參與感。
“快快快,工作來了,大家集中精神!”翁子琴看到老板下發的任務,如獲至寶,“我們不但要按楊總的要求列一個排序,還要把為什麼這麼排序,以及這個人的優缺點全部寫出來。”
“趕緊拉個組內討論!”
沒過多久,一個臨時討論組就被建立了起來,所有運營小組的成員都可以在裡麵各抒己見。
當然,他們也遵守楊若謙的要求,以宋丹蕾的意見為主。
很快一張張帶著批示的照片就被發到了群裡。
“我覺得這個人可以被排在第一名,這長相和說話聲音,都挺符合很多人的‘小鮮肉’審美,而且廚藝還算不錯,除了個人私生活稍稍亂了一點之外,其他各方麵都挺完美的。”
“同意,私生活這種事情,簽合同之後我們來管就可以了。”
“那就把他排第一吧。”
“大家夥兒,這人第二怎麼樣?雖然長相沒有那麼突出,但是廚藝是專業級的,感覺很符合楊總的要求啊。”
“確實可以,楊總的反複重申廚藝,應該是十分看重這一點的。”
“不過他的待遇要求挺高……也能理解,畢竟是專業的廚師,肯定不缺一口飯吃。”
“……第三這個,第四這個。”
一天的工作,運營小組很快就給林曹遞上來的名單排好了序。
而最後剩下的那位,是個看著就泯然眾人的小胖子。
“排最後的,身材管理不太好,長相中等偏下,甚至廚藝都隻停留在非常業餘的水平,感覺應該得排在最後一位了。”
“宋姐怎麼看?”
“我沒意見。”
“行,那就把這份名單發給楊總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