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懷太子傳!
一直以來,王勃都是循規蹈矩的人,對於離經叛道的事,態度從來都是敬而遠之。但如今鄠縣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百姓,正身於水深火熱之中,形勢也容不得他再固執下去。
王勃再迂腐,也知道人命的分量。但他對雍王提出的解決辦法表示懷疑,因為從來沒人這麼乾過,沒有前例可循不說,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與百姓們解釋,並讓他們積極地參與進來。
看到王勃撓頭,該怎麼展開時候,李賢很嚴肅的告訴他百姓並不是愚昧無知的,他們是不懂孔孟之道,也寫不出辭藻華麗的文章,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可能不會寫。
但他們的心裡有杆良心秤,這杆秤不僅能辨明是非曲直,更能鬥量天下,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壞,都會被一筆筆的記著。
時間會記住這一切,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那些對他們敲骨吸髓的世家大族,及無良勳貴,早晚會得到應得的報應。
“人們常說走的夜路多,越來越怕鬼。本王與他們不同,是不會拿百姓的活路開玩笑的,相信我。”
看了一眼,李賢拍在他肩膀的手,王勃不得不承認,他被說服了,也許這位與其他皇子有著迥異性格的親王,真的可以做到彆人做不到事。
在前往鄠縣的路上,王勃先是領教到了什麼叫天家富貴,財大氣粗,且不說百車糧食、布匹,單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買到一千頭羊,兩千頭豬之多。
要知道,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肉食的物價奇高不說,更是不好湊齊這麼大的數量。而且,看王府侍衛統領秦晙的意思,需要的話,他還能弄到更多。
“殿下,您這可是個大手筆,也是好手段,臣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王勃這話說的可有一語雙關的意思。裹著大氅的李賢,用鐵棍捅了捅,馬車中的小火爐,微微一笑。
秦晙的老爹是左金吾衛將軍秦善道,是負責長安防務的將領之一。長安的市麵上的大商人,哪個不是有求於他。
讓秦善道找他們買點吃喝,李賢敢保證,他們不敢多收一個銅板,否則這買賣也就到頭了“秀才遇見兵”嘛!
“子安,錢能通神,三炷香也能敬佛。什麼人,什麼對待,秦將軍要比你、我更適合與他們打交道。”
“好吧,臣確實不適合乾討價還價的活計!那殿下到鄠縣後,第一步要從哪開始?”
王勃問的很認真,可李賢顯然是想賣了一個關子,他想看看鄠縣的家底還有多少,然後再決定,投入力度的大小。
,整整一夜,李賢都是在在翻著鄠縣各鄉宅基地,及人口分布的賬簿。連膳食都是隨便吃了一點饃和一些鹹菜,自始至終都沒有看那些物資一眼。
就憑這份自控力,王勃就不得不承認,過去,他還真是小看這位雍王殿下,在皇宮中嬌生慣養,錦衣玉食的李賢,一點矯情的意思都沒有。
在王勃眼中,這就是心胸;能上能下,舍得花錢,也有心機利用人際關係,雍王的這份心智已經不輸於任何成年人了。
不,或者說,他比很多成年都強,最起碼王勃是比不了,否則也不會跑到長安去求援!
,該看都看了,李賢又與王勃討論了一下施展步驟,及細節問題。不得不說,王勃這個人,雖然迂腐了一點,但可塑性卻是很強的。
了解內情之後,很快就進入了狀態,不僅能舉一反三,更是能發散性的想出很多可行建議。看來,這讀書人隻要肯腰彎下來,務實求真以後,也是挺好用的。
第一步計劃如下其一將逃難的鄠縣縣城的百姓集中起來,供給熱食,棉衣,藥物,儘最大的可能將縣城死亡人數降到最低。
其二繼續采購糧食、布匹、藥品,由專人組織被救助的青壯,負責輪輸轉運,押送鄠縣府庫。
其三征用鄠縣城外的空地,就地修建救助營,為了保證營地建設進度,李賢還向秦善道借了五百有豐富紮寨經驗的監府軍。
其四將鄠縣的文書、差役等水銀瀉地一般撒下去,摸清需要救助的具體數字,並分批、分次的遷入救助營地。
其五雍王府出資,鄠縣縣衙牽頭,在長安購置商鋪,並高薪招募有技藝的工匠,以備後用。
“子安,把你手下的差役都撒出去,先把人都弄回來,剩下的就好說了。”
兩日後,城牆外西側的打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