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卞城王”俗家名字叫做畢元賓,是南朝劉宋名將,後隨父親投降北魏。
在他死後,因為孝心感天動地,被“昊天至尊”玉皇大帝敕封為“第六殿閻羅卞城王”。
因此“卞城王”的職責除了管轄枉死城之外,就是“大叫喚大地獄”。
“凡世人忤逆不孝、怨天尤地者,發至此獄,被小鬼分屍、錐打、火燒,刑滿發往第七殿。”
與此同時,畢元賓祖籍山東,其父畢眾敬曾任泰山太守。
而陽間的泰山太守,如果做得好的話,死後是有機會成為“泰山府君”的。
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泰山太守有可能是前任“泰山府君”的投胎轉世。
跟“城隍”的任命一樣,“泰山府君”也是陰陽聯動的。
由此還能引出地府諸神一個更加有趣的設定,那就是輪換製。
“土地公”可以換人當,“城隍”可以換人當,就連“泰山府君”都能換!
每一任“泰山府君”的任期隻有500年,由公正廉明者出任,而不像天庭諸神那樣是終身製。
對於諸神悠長的壽命來說,一任“泰山府君”猶如過眼雲煙。
這就導致很多人會搞不清現任“泰山府君”叫什麼名字,乾脆隻稱呼其神職,而忽略其本名。
至於卸任之後的“泰山府君”會去哪裡,據寶林寺“土地公”所知,就是重入輪回當一個凡人。
當然,當過“泰山府君”的人即便重入輪回,也不會是凡夫俗子。
他們的靈魂和心智遠勝於普通人,很容易就會從碌碌眾生中脫穎而出,要麼成為泰山太守這樣的封疆大吏,要麼成為仙道新貴。
總體來說,生死輪回是維護“西遊世界”諸界穩定的頭等大事,“後土”皇地隻決不允許“泰山府君”因為一成不變而偷懶或者腐化墮落。
輪換製能確保這個位置上永遠都是最合適的那個人。
與此同時,“十殿閻羅”的殿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比如現任的第五殿“閻羅天子”包拯,原本位居第一殿,因為工作上的失誤,被後移到了第五殿。
其實聽神職封號就知道,“閻羅天子”本就是應該身為“十殿閻羅”之首。
奈何包黑子過於心軟,總是把那些冤死的人放回陽間複活,破壞了地府的規矩,這才直接被貶到第五殿。
同樣的道理,“卞城王”原為第六殿,如今卻被後移到了第九殿。
在“十殿閻羅”當中,替代包拯前移到第一殿的“秦廣王”負責對初來乍到的亡靈進行功過審核,第十殿“轉輪王”負責亡靈的輪回轉世投胎工作。
除了一頭一尾這兩位地位並列第一之外,其他八殿是殿次越靠前地位越高。
因此現任“卞城王”畢元賓被降為九殿,地位在“十殿閻羅”中就處於非常尷尬的墊底位置。
個中的原因,就不是寶林寺“土地公”這種底層小神可以知道的。
不過即便“卞城王”在“十殿閻羅”中墊底,地位依然要比烏雞國“城隍”和寶林寺“土地公”要高。
考慮到“卞城王”被貶之後心情肯定不好,大家都不太願意去麵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