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方蒼狼!
李興的到來固然引起了朝堂的一陣風暴,但很快也隨著李興的離開而平息。
留下金銀美女、送上美酒良藥,帶走大批工匠和皇甫嵩等人贈送的幾本兵書,李興心滿意足的率軍返回了遼東。
京城雖繁華,但終究不是久居之地。
離開之前,李興佇立在城門外數裡處,如來時一般定定的看著雒陽城那連綿高聳的城牆。
“他日再回來,卻不知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戰馬低聲嘶鳴,不住的伸腿刨著地麵。
賈詡輕撫儒袍“天下亂象已顯,京城更是是非之地,他日主公再來,怕是另一重身份了。”
“若非不可逆轉,有時我真希望這天下能夠一直這般太平。隻可惜……”李興呢喃道。
“大亂之後方有大治。一棵爛到根部的大樹,便是再挽救也隻是徒勞,隻會造成更多的傷害。不若快刀亂麻,從頭開始。”
賈詡眼中閃過異樣的光芒,語出驚人道。
……
光和六年,夏大旱。
巨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
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愈,眾共神而信之。
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
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
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太尉楊賜、司徒掾劉陶上書諫言張角之患,帝不從之。
李興借此機會,從各地大肆招募流民,遷往遼東。
有張角在前方背書,儘管湧向遼東的百姓倍增,卻依然無人在意。
此時天下有識之士的目光都被太平教徒所吸引。
各地郡守縣吏不知出於何因,對於太平教徒的行動視而不見,甚至還有不少大力支持。
李興卻絲毫不慣著這些教徒。
雖然遼東苦寒,前來的教徒寥寥無幾,但有一個算一個,都被李興驅趕離開。
遼東境內嚴禁太平角行動,一旦發現視同作亂。
這一年,太平角蓬勃壯大。
這一年,李興埋頭發展,一心撲在基建農耕之上。
中原大旱,遼東卻再創新高,又一次大豐收。
兩季耕種收獲糧草無數,各縣村糧倉早已堆滿。
遼東百姓家家戶戶糧食充盈,甚至有不少百姓開始私自修建地窖容納。
李興更是不斷地在各地修建秘密糧倉,儲備糧食。
糧草充足的情況下,李興也開始緩步推進養豬大業。
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覷,隻是因為信息閉塞等各種原因,很多好的政策很難推進下去。
其實漢朝就有了十分成熟的養豬閹豬手段,甚至還利用豬糞積肥,地方豪強很多家中都養豬上千。
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曾推行過帶有強製性色彩的勸農政策,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李興通過隴西李氏的關係,從各世家手中換得了不少畜農典籍,其中就有不少涉及養豬的,比如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比如商邱子的《養豬法》和卜式的《養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