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月時間,祖大壽便將寧遠打造得固若金湯。城頭遍布紅夷大炮,有宣大、甘肅、山西邊軍助陣,還有覺華島水師,連山海關的守軍都抽調過來,城中守軍至少四萬,且皆為精兵,怕是不好打。”
“鄧軍長此言差矣!大戰在即,不可長彆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開原現有兵馬四十五萬,蒙古、女真、漢民、朝鮮,皆臣服平遼侯,大軍投鞭可以斷流。祖大壽有紅夷大炮,我軍何嘗未有?再說,此戰還有平遼侯親自坐鎮指揮,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於我,區區小城!何足道哉!”
崇禎元年二月二十一日,錦西,葫蘆島,望海寺。
望海寺位於葫蘆島東端,瀕臨遼海,向南十裡不到是連山灣,向西五十裡便是遼西重鎮寧遠。
望海寺建於五代末期,至今香火旺盛,求因緣求子嗣的百姓絡繹不絕,據說,隻要買了方丈法器,祈福便會靈驗許多。
大軍進入遼西走廊後,望海寺被臨時征用,成了平遼侯的中軍大帳。
一間朝東臨海的禪房內,劉招孫身披袈裟,靜靜坐在蒲團上。
他手握無乾大師開光過的佛珠,雙目緊閉,嘴唇微動,念口中念有詞。
據無乾大師說,隻要握住這法器,虔誠誦讀《金剛經》三千遍,必能感動地藏菩薩,祈福靈驗。
於是平遼侯向康應乾借了三百兩銀子,買下佛珠後開始虔誠誦經。
康應乾氣勢洶洶找到無乾大師,老和尚見來者不善,連忙把銀子還給老康,順帶贈送康施主一瓶秘藥,說是達摩祖師所製,服之金剛不倒,又名金剛散……
康應乾收了迷藥,怒道
“賊禿,竟敢騙到平遼侯頭上,姑且饒你!要是不靈,老夫回頭便拆了破廟,把你這花和尚賣去漢城當龜公!”
~~~
眼下劉招孫身處遼西戰場,不可能撇下大軍,隻身飛過遼海去拯救金虞姬。
作為夫君,現在能做的,隻有為妻子祈求平安。
隻是作為這支四十萬人馬的領袖,誦經念佛未免顯得太過荒誕。
若非提前得知今日主題為寧遠之戰,大家還以為是平遼侯看破紅塵,有出塵之想,要在這望海寺出家為僧。
劉招孫閉目念經時,他的手下卻沒閒著。
康應乾、鄧長雄,茅元儀、王增斌、馬士英等人正在為明天的攻城行動爭論不休。
據劉興祚打探得到的情報,王在晉和祖大壽這兩個殺才,在寧遠好一番折騰,數萬遼民在城外修築工事,日夜不停。
山海關至寧遠的官道上,運送糧草兵器的牛馬車堵塞道路,前後連綿數十裡。
寧遠城中秣馬厲兵,做好迎戰開原軍的準備。
京師也不讓平遼侯放心。
登基不久的崇禎皇帝停止大修萬壽宮、坤寧宮,把截留下的銀兩用於增發遼餉。
在兩百萬兩白銀的刺激下,邊軍士氣大振,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不再龜縮於山海關中,紛紛增援寧遠。
除薊州邊軍因總兵官滿桂重病突發,退回關內,其餘邊軍全部出動,進駐寧遠城,增援遼西。
寧遠城中明軍兵力一天比一天多。
就在平遼侯參禪打坐的這會兒,寧遠邊軍兵力已達四萬人。
“滿桂總兵官真是講義氣,關鍵時刻,沒坑咱們!”
王增斌大聲感慨,這次遼西戰役,騎兵團傾巢而出。幾仗打下來,他麾下七千多精騎幾乎沒什麼傷亡,想到馬上就要和邊軍騎兵對陣,他心裡多少有些緊張。
“薊鎮撤走,寧遠之戰的壓力便少一分,不過這滿桂要危險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是新皇登基,他的總兵官怕是做到頭了。”
馬士英搖頭歎息,憂心匆匆望向窗外,遼海碧波蕩漾,海岸上紮著密密麻麻的營帳,望不到儘頭。
袁崇煥升為開原二把手後,馬士英便接替負責對外聯絡事宜,和滿桂打過幾次交道。
要說開原諸多將官中,除了平遼侯,便是他與滿桂關係最好。
馬士英心中清楚,滿桂作為薊鎮總兵官,這次能放棄援遼,已是對開原軍最大的幫助,總不能讓人家直接在關內造反吧?
“遼鎮加固了城牆,對城牆加高加深,前麵還新建望樓和角樓,城牆後麵修築有戰馬牆,方便邊軍精騎隨時出擊。城內的工事看不到,城外工事全部重新修葺。他們還聘請了弗朗機教官,幫著操炮和修築棱堡,夜不收在城外見到了弗朗機人。”
鄧長雄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副寧遠城防示意圖,向眾人彙報。
這幅地圖是情報局隊員和近衛第二軍夜不收聯合繪製而成,他們潛伏在寧遠城外紅石山上,險些被遼鎮夜不收發現。
“祖大壽每天領著家丁在城中捉拿細作,王在晉拿出二十萬銀子,犒賞百姓,擒拿開原奸細,抓獲一人賞賜二十兩銀子。咱們的人隻逃回來一個,不知有沒有叛變的。開戰之後,王在晉便會用巨石封死各個城門,不讓任何人進出。他們還將周圍村莊的房屋、田地全部焚燒。用祖大壽的話說,不給開原軍留下一粒糧食。十三山的人好幾次去寧遠哀求收留,都被王在晉以妨礙守城拒絕,覺華島上水師把部分流民運送到磨盤山島上,也不發糧食,任由幾千難民自生自滅。看來這些殺才是鐵了心要死守寧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聽了都是搖頭,祖大壽比他的兩個弟弟中用,看這架勢,是想讓開原軍在寧遠碰個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