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素王天啟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_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30章 素王天啟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

第930章 素王天啟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1 / 2)

厚重肅穆的鐘聲在新的大明宮太極殿繚繞,中外數十巧匠所建構,恢宏的石質挑起高高的頂,足有數丈,琉璃之瓦在其上熠熠生輝,五彩之色凜然而下。

宮殿之上的瞻牙上,站著一道道婀娜的身姿,各自手捧花籃,無數花瓣自蒼穹上灑落,宛如五彩之雪紛亂滿天。

朱紅大門以金玉裝飾而成,儘顯尊貴,木質外包裹著略有些暗淡的銅軌,有種交雜的美感,無數奇花和異獸各展姿態,布滿了大門以及上下左右的宮牆。

走進殿中,一眼所見,便是極致的金碧輝煌,無數琉璃盞中的燭火將整座大殿襯得宛如恢宏天界,再也沒有舊製建築屋中泛黑的缺點,在視線的儘頭,距離青銅門數百步處,幾道階梯,禦座高立,皇家威嚴儘顯。

站在太極殿外,向外而看去,數十階階梯上,無數朱紫大臣匆匆而來,臉上都帶著無儘的疑惑,這些人有分散在各地的宗親,有已經頤養天年的功臣,還有整個帝國最核心的一眾官僚,諸州刺史、諸州都督,現在這些人都紛紛出現在這裡,抬階而上。

大明宮後殿中,隻坐著二人,李世民和洛蘇,今日這大事,便是二人所共同做下,“國師,朕可真是做了一件敢為天下先的大事啊。”

洛蘇隻淡然沉默著,李世民卻好似回到了那一日在靈天閣。

……

靈天閣內殿並不如何大,無數白布懸掛,重重疊疊,有種淒淒慘慘的味道,白布上黑色線條,勾勒描畫,宛若山川金石,有錚錚之音透出。

人站在其中,便如同淹沒在白水中,左衝右突都走不出去,李世民緊緊跟著洛蘇在垂落的白布間穿梭,已分不清東南西北,大日在何方。

“國師,這似乎是河西邊界,這裡是西州,那這片巨大的空白,難道就是吐蕃嗎?”

李世民又在一副堪輿圖前停下,他認出了這幅堪輿圖,即便隻是幾道極其輕微的線條勾勒,他還是認出了那是祁連山脈。

“正是吐蕃。”

李世民聞言振奮,連忙上前去看,卻隻能看到最大的那一條山脈團團勾勒,宛若蒼龍在雲山間浮沉,他臉上有些惋惜,這堪輿圖幾乎相當於沒有,沒有任何山口、水源的標識,不能用來行軍,他最後盯著那起伏的山川,“國師,吐蕃這裡的山脈有多高?”

洛蘇站在垂下的白布旁,神情肅然,“此去長安南向五千裡,地高兩千丈,再向南千裡,有峰高三千丈,號稱神峰,山川之上,白雪終日,鳥不能飛,人不能行,乃是生靈絕域。”

……

大臣們已經各自在大殿中落座,當宦官高聲宣告著天子和國師到來時,所有人都抬眼往青銅門處望去。

殿外踏著齊齊的步聲,先是兩隊宮娥,而後一雙人聯袂出現。

天子和國師。

天子穿著針繡繁複無比的龍袍,帶著十二旒冠冕,縱然大多數人都看不太清他的臉,卻依舊能感受到那股肅然之感,縱然不曾穿著戎裝,他的氣勢依舊如同火焰。

洛蘇亦是一改往昔素衣的穿著,穿著極其浮華,手中握著一支鑲嵌著瑩瑩閃爍寶石的神杖,宛如從壁畫上走下來的祭司,他顧盼之間滿是攝人的威嚴,望去如雲,又如同山峰刻就。

二人聯袂從殿中央走過,一步步走到禦座之上,李世民轉身坐下麵向群臣,洛蘇手中神杖一頓。

宦官適時尖聲高昂道:“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國師萬安萬福!”

殿中群臣齊齊起身拜見,三次往複,方才停下。

對於天子出現那不值得什麼注意,但國師今日竟然如此盛裝出席,著實讓幾乎所有人都不曾想到。

再加上天子同樣如此盛裝。

當今天子,有時候就連大朝會,都很少穿這一身朝服,這明顯就不對勁。

頓時殿中就出現了一些交頭接耳的聲音,臣子們互相詢問著到底有什麼大事發生。

但最近大唐風平浪靜,實在是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

然後又讓眾人有些驚疑的一件事發生了,那就是今日朝會的流程還沒有開始。

負責這件事的官員好像忘記了這件事。

洛蘇手中持著神杖,和李世民對視一眼,而後點頭。

他向前走了一步,這下所有臣子都將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若是常人,現在定然緊張,但洛蘇並不在意。

他在萬人注視中,手中持著神杖,而後重重在地上一頓,站在李世民身邊,深吸一口氣,然後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肅然聲大喝,“肅靜!”

這一聲猶如雷霆震懾,幾乎在瞬間響徹大殿,在廊柱中回旋,然後炸響在每個人的耳邊,殿中頓時安靜下去。

“蒙素王上皇恩典、天啟賜福者、諸夏的天子、草原的天可汗、西域的萬王之王、大唐帝國皇帝。”

李世民昂然道:“臣李世民,敬至高至聖,至尊至貴,素王上皇天,願素王庇佑大唐萬年。”

這是祭天之時的祭文,殿中眾人即便進殿時就知道,但心中還是疑惑,在太極殿中祭天,陛下要做什麼,伴隨著一道鐘聲,所有人都按下疑惑,齊齊跪在地上,露出雙手交叉,而後置於額頭眉心處,齊聲應和唱道:“至高至聖,至尊至貴,素王庇佑大唐。”

李世民和洛蘇站在大殿之首,望著整座大唐如同潮水般跪下,洛蘇手中神杖再次一頓,李世民唱起頌聖曲,兩側數百位樂師齊齊奏響,諸公卿群臣齊聲隨唱,“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諸夏光輝萬萬年!

巍巍高山相連綿,滔滔江河永流轉!

皇天之下眾神靈,佑我諸夏大光明!”

頌聖曲有無數不同的填詞,而今日所唱的,意味卻大不相同,這是上古邦周時期,姬薑聯盟每次會盟的時候所頌唱的。

在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便是洛國女君、洛神、洛隱公姬靈均在邦周六百年的時候,所主持的姬薑會盟,為邦周帶來了數十年的和平。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大唐的光輝萬萬年!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大光明!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福壽延!”

越來越高的曲響徹皇宮,這裡是大明宮,這裡是太極殿,這裡如同潮水般跪下,天下就如同潮水般跪下。

洛君薇跪在地上,目光中瑩瑩有光。

武曌跪在地上,瞳眸宛若星辰,萬千星光不及一瞬。

李治、晉陽公主、洛君卓三人放下手中活計,愣神望著太極殿的方向。

一道道鐘聲在宮中響徹,所有人,在這一刻都記起了那一個從出生就已經學會的禮儀,垂首叉手,跪倒在地上。

太極殿中,三次反複頌聖賜福,有些年紀大的公卿,已經有些氣喘噓噓,此刻終於能夠挺直腰板,李世民頭上的十二珠冕旒微微搖擺,他神情肅然如同神聖,又是一陣鼓聲,諸王、國公等大貴族按列上前跳起戰舞。

“咚咚咚!”

“咚!”

殺伐聲,揮舞刀戈的聲音,戰舞激昂的敲擊聲,幾乎每一下都落在眾人心中,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所有人感受到了一種不同凡響的味道。

坐在略後的眾人將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諸位王公臉上,許多邊緣王公臉上同樣都有驚疑,隻有諸位宰相和雍國公等幾人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這些人心中一凜,這意味著隻有宰相和真正的近臣才事先知道今天要做什麼。

而他們這些人,就是一個被宣布這大事的人選,就如同過去每一次大事一樣,早就已經定下,隻是今日昭告天下。

當最後一聲鼓聲停下,青銅門大開,鮮豔的陽光從外間灑落進來,照在地上以及滿殿群臣身上,那無數燭火,在這太陽之光的映襯下,便如同皓月旁隱沒的群星,黯淡無光。

廊柱上的金玉反射著瑩瑩輝光,朱紅的袍服愈發鮮豔,玄色的袍服肅然,青藍之色沉靜,光照過來,一列列,一排排。

數不清的宮娥從殿外捧著禮器走進,宛如蝴蝶穿行在花間一般,在一個個坐席上放下禮器,衣袂飄揚間,詹詹脂粉香氣彌漫,輕輕而來,輕輕而走。

“國師,請開始吧。”

安靜近乎落針可聞的殿中,李世民的聲音響起,所有人立刻將目光投向了那位從始至終站著的國師。

他頭上戴著金玉的冠冕,到處都是鳳紋,華麗到極致的黑袍披戴在身上,黑袍的袖口、領口都用黃金絲線所繡成,袍服上更是用黃金絲線繡著振翅的鳳凰,那龐大的尾羽幾乎就要蓋住他的心口,黑底襯得金色愈發的尊貴。

洛蘇望著滿殿公卿大臣,他持著神杖緩緩走下高台,良久才緩緩開口道:“天子拜托我向天下人說些什麼,我思索良久,該說什麼才能不負今日之盛世煊赫呢?

這世上有無數崇高偉大的理想,如果我直接說那些的話,就如同先前的頌聖曲,你們都會唱,但刻在心間的又有多少呢?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大唐天命萬萬年。

諸卿將諸夏最高的祝福獻於天子,實在是讓人振奮啊,但今日我想要問一個問題,大唐真的能萬萬年嗎?大唐的君王真的能萬萬年嗎?”

洛蘇的問題讓大殿的溫度幾乎在瞬間下降了幾度,所有人都呆住了,誰也不敢接這個問題。

刷刷刷。

幾乎下方的人都望向了端坐在上首的大唐天子李世民,想要看看他的表情,但那重重冕旒垂珠之後,依舊是那一張威嚴神聖的臉,看不出任何變化,就像是不曾聽到洛蘇的話一般。

“縱然泰山被磨成平地,縱然黃河如同腰帶一樣細小,也愛及你們的苗裔,大唐的諸位公卿啊,你們的富貴又真的能永遠享受嗎?”

洛蘇先問國朝社稷,再問天子君王,最後問王公諸卿,所有人的心中都出現了一個注定的答案,那就是不可能。

“諸夏的曆史,從一千六百年前,走進了禮樂的時代,開天辟地的素王為諸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明,蠻荒、血腥、古老的舊時代,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周朝曆經了千年覆滅,秦朝十幾年,漢朝三百年,二朝諸國興起覆滅,興亡勃焉,隋朝三四十年,已經成為了一灘灰燼。

在這一千六百年中,我一直都在思考,留下了什麼呢?

諸位王公貴卿,我曾經聽說,站在山中的人,他的眼睛會被雲霧所阻擋,是永遠都不知道山有多高的,今日,我這個局外人,就為伱們掀開雲霧,看看這座山到底有多高,看看這座山,到底是什麼樣子。”

“轟隆隆。”

從殿中側邊傳來了車輪轉動的聲音,幾個宦官推著一車書走上殿來,那些書堆得高高的,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緩緩散開。

洛蘇隨手拿起一本書,“這本書是《漢書》的目錄卷,其中記錄了漢朝三百年奮鬥,以及漢朝天子和臣子為了維護漢朝統治的事跡。”

他放下這本書,又舉起一本書,“這是《秦本紀》,記錄了秦國八百年曆史和建立秦朝後的曆史。”

說罷他麵向眾人沉聲道:“每一個君王都想要維護自己的君位,延續王朝的傳承,為此他們不惜做下種種錯事,就如同‘道路以目’的那位太子一樣,用殘酷的刑罰和恐怖的統治,來斷絕所有的言語,以為堵住百姓的嘴巴,這些就不會有人知曉。

但王朝終究會崩塌,君王終究會死去,一切的真相都會大白,留在青史上終究是滾滾罵名。

你仁慈的對待百姓,擁有卓絕的功績,千百年後依舊有香火祭祀。

而那些在曆史上用奸刻之計的君王,後世的史官,難道會留下一點情分嗎?

在撰寫隋煬帝史記時,可有任何人會想過為他遮掩一絲一毫嗎?

諸位王公貴卿啊,千百年後,你們都是要上史書的人,可曾想過,自己在史書上的隻言片語,須知青史恢恢,疏而不漏。”

洛蘇的言語就如同一記重錘,重重地錘擊在所有人的心裡,這是第一次有人這樣和他們說這些,他們忍不住開始將自己和史書上差不多的人,對號入座,然後一想到史書上的評價,以及最後的下場,就忍不住渾身顫抖。

“天下之事,終成門戶私計,君王隻想著王朝長久,不顧及百姓死活,公卿隻顧著眼前利益,不顧及王朝興衰,又有什麼用呢?

周天子和八百諸侯何在?

秦朝皇帝可還有後人?

漢天子和靖難諸侯在哪裡?

漢末列國、二朝皇室,還是否尊貴?

最終不過祖先任由評說,王朝被世人譏笑,虐民之舉罵名不休,害民之事每被痛恨,那些出謀劃策的臣子跪在廟前,後人改氏或族滅。

臣子是忠是奸,後人自有公論,是你在當世狡辯再多也無用的。

對天下有功還是有過,千百年後,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臣子如此。

君王,亦是如此!”

一直端於禦座宛如神像般威嚴的天子,終於緩緩動了,一直都在關注天子的群臣屏氣,李世民摩挲著禦座,聲音沉凝,“天下人都知曉,朕乃是素王天啟者,朕在這裡與諸卿說,朕首先是諸夏天子,而後才是大唐皇帝。

國師所說的道理,便是素王之道。

何謂素王之道呢?

那便是功德之道。

一功一德。

開拓四夷是功,鎮撫諸夏是功,弘揚文化是功,天子前為什麼要加諸夏呢?

因為這一切都是對諸夏有功,如同漢孝武皇帝開拓西域,縱然漢朝覆滅,他的功績也永遠都彪炳史冊,於是所有人都稱呼他為聖王。

秦始皇帝是著名的暴君,但青史依舊記載他混合六一的功績,但他不是聖王,所以朕立聖王廟,其中沒有秦始皇帝。

這便是功之道外的另外一道,德之道。

什麼叫做德?

親睦親族是德,愛護百姓是德,君臣相得是德,德便是人生在世上,要做人,而不做野獸。

天下沸反盈天的無論如何,都稱不上德行高。

功績總是要去做,但如同漢戾帝那樣,便是暴君了,隋煬帝難道沒有什麼功績嗎?

也有,但和他所付出的代價相比,便不值一提,功績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掌握功績和德行的裕度,這便是素王的功德之道,功德具備,聖王乃成。

國朝要如何去延續,那便是建功立德,隻要有功德加持,國朝就永不滅亡,如果有朝一日,國朝要用奸計、陰謀、心術來維持,那就是國朝滅亡的時候了。

朕和國師在靈天閣中,相談幾日,今日將這番道理講給諸位聽,望諸位能且行且珍惜。”

陛下還在鋪墊。

國師也在鋪墊。

今天到底是要做什麼,竟然能鋪墊這麼久,群臣都知道,天子和國師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不可能僅僅是給他們講個道理。

即便今日這素王功德之道是如此的新奇,是如此的振聾發聵,但略聰明一些的人都知道,這絕對不是天子和國師今天所真正要說的。

嘩啦啦!

嘩啦啦!

一張巨大的堪輿圖被推上來,其上黑色描摹,線條勾勒,如龍飛舞,坐在前排的那些大臣立刻就認出了這是大唐的堪輿圖。

洛蘇手中拿著一支細毫筆,走到堪輿圖前,“想必諸卿都知道這是‘大唐萬國堪輿圖’,這上麵有大唐數百州,有都督府,有大都護府,有山川河流,還有周圍臣服於大唐的諸國。”

洛蘇執筆輕輕在長安以及洛陽,黃河沿岸劃了兩個圈,望著兩個圈,洛蘇臉上滿是複雜的神情,他懷念著什麼,而後麵向一眾大臣,感慨道:“大唐疆域廣大,諸夏的疆域還要超過大唐,東西一萬二千裡,南北一萬五千裡,有高山、平原、川流、斷崖、大漠、戈壁、草原,一個人一輩子都走不完諸夏的疆域。

但誰還記得,在一千六百年前,我們隻有這兩塊地方,鎬京、洛邑,而且還龜縮在城中,每日都在擔憂那如同天上繁星一般多的蠻夷,將我們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呢?

還有誰記得,這裡曾經不是繁榮的商業中心齊州,而是東夷人和萊夷的土地!

還有誰記得,就在隴右,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戎人,他們茹毛飲血。

還有誰記得,就在長安和洛陽之間的伊水、洛水間,有伊洛之戎,天子出行都可能會遭遇攻擊。

還有誰記得,大唐的龍興之地,那裡生活著狄人,直到一千年前,都還未曾絕跡。

還有誰記得,如今號稱天下賦稅重地的江淮,那裡掀起過一次差點滅亡諸夏的淮夷之亂,我們的祖先差點就消失在曆史中。

諸位能忘記這些嗎?”

“不能!”

“不能忘啊!”

潛藏在身體中的血脈在其中被激發,殿中此起彼伏的響徹,而後化作齊聲大喝。

“不能忘記!”



最新小说: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 靈霄戰紀 天天造反,你們擱這兒打卡呢?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核爆仙帝 一出生便驚天下 我在女子監獄修仙,出獄已無敵 柯南:我燕雙鷹畫風哪裡不對? 人在修仙界,係統要我娶妻納妾 重生1959:從巡山員開始發家致富